刘好仃站在展会入口处,手里握着一沓宣传单,眼神却一直盯着对面展位——那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他们的展位,像个被遗忘的角落。
“这位置也太偏了吧。”小张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嘟囔,“咱们这是来参展还是来放空炮?”
“没事。”刘好仃笑了笑,“人气这东西,得靠实力说话。”
他走到展台中央,将那块智能变色玻璃竖起来,调整好灯光角度,然后拿起遥控器轻轻一按。玻璃瞬间从透明变成深灰,又迅速恢复原状,像极了人的情绪变化。
“来来来,大家看看这个!”他招呼着路过的观众,“这不是魔术,是科技!”
几位年轻人好奇地围了过来,有人伸手去摸玻璃表面。
“别碰,会变脸的。”刘好仃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可以试试看,对着它做表情,它会根据光线自动调节颜色。”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气氛渐渐热了起来。
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站在人群后方,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块玻璃。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演示过程,偶尔低头记录些什么。
“现场签约还能享受首单免费技术支持服务哦!”刘好仃趁热打铁,“错过今天,就得等下次了。”
几番互动下来,原本冷清的展位竟然有了点小高潮。陆续有客户上前咨询、留联系方式,甚至当场签下了试订单。
那位金丝眼镜男在临走前终于开口:“你们的产品……挺有意思。”
说完便转身离去,没留下名片,也没说来自哪家公司。
展会结束后,刘好仃带着团队回到厂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接到销售部的电话。
“刘哥,你快来看邮件!”电话那头声音激动,“我们收到第一批试订单了,而且有一家南方建筑公司问要不要谈长期合作的事儿!”
“好好好,先稳住他们。”刘好仃挂了电话,转头对小张说,“准备样品和性能报告,发给他们确认。”
但没过多久,问题来了。
“刘哥,”小张皱眉,“系统显示一封来自南方建筑公司的邮件被误删了,里面好像还有一笔大额意向订单。”
“啥时候删的?”刘好仃问。
“就在刚才,可能是操作失误。”
“查一下回收站,能恢复吗?”
“正在找,但时间有点紧张。”
“那就先把已有的订单处理好。”刘好仃拍拍小张肩膀,“客户信任我们才下单,不能让他们失望。”
接下来几天,工厂进入了加班模式。
刘好仃亲自带队,在车间里来回穿梭,协调生产流程。工人们虽然累,但干劲十足。
“这批货必须按时出。”他在晨会上说,“咱们不是为了赶进度,是为了兑现承诺。”
几个老工人点头:“刘哥说得对,咱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不靠谱。”
样品打包完毕后,刘好仃亲自检查了一遍,确保每一项数据都准确无误。他特意附上了一封手写信:
“感谢您的信任。我们深知每一份订单背后的意义,定不负所托。”
邮件发送出去后,很快收到了回复:“收到样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期待进一步合作。”
另一边,竞争对手似乎嗅到了危机的味道,开始新一轮降价。
部分观望中的客户也开始压价,要求与竞品持平甚至更低。
“刘哥,有几个客户想砍价。”销售部的老王拿着报价单过来,“说是别人价格便宜不少,能不能我们也降一点?”
刘好仃接过报价单,翻了几页,摇了摇头。
“不降。”他说得很干脆,“咱们的产品价值摆在这儿,不能因为别人低价就跟着跳水。”
“可客户那边压力大啊。”老王为难地说。
“那就用事实说话。”刘好仃拿起一张对比图表,“你看,我们的隔音效果比他们强30%,能耗低15%,维护成本更是少一半。这些数据不是随便说说,都是实测出来的。”
“道理我们都懂,可客户不一定愿意听。”
“那就讲清楚。”刘好仃笑了笑,“明天安排一场线上沟通会,我来讲。”
第二天,沟通会准时开始。
刘好仃面对镜头,语气轻松却不失专业。
“各位朋友,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单纯比价格。”他指着屏幕上的对比图,“比如这块玻璃,贵了200块,但每年省下的电费和维修费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他顿了顿,继续说:“买贵的东西不一定吃亏,买便宜的东西也不一定占便宜。关键是你用多久,值不值。”
一番话下来,不少客户频频点头。
会后,有位客户私信留言:“刘经理,您说得在理,我们决定继续合作。”
也有客户提出了一些新需求,比如希望玻璃能集成更多功能。
刘好仃看完留言,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市场热情起来了。
但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图表中某一项测试数据的来源标注有些模糊。
“这个得尽快补上。”他心里想着,“不能让别人抓住把柄。”
夜幕降临,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刘好仃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新订单通知,思绪却飘远了些。
他想起白天那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还有那封被误删的邮件。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机会。”他自言自语,“缺的是抓住机会的人。”
窗外,月光如水,洒进屋内。
他起身泡了杯茶,望向窗外的厂区。
灯火下,是一群仍在忙碌的身影。
他笑了笑,轻声说:
“走吧,继续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