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桥穹顶的全息投影突然泛起涟漪,新接纳的星光在星图上勾勒出螺旋状的纹路,像是某种宇宙语言正在书写。星瞳伸手触碰那片流动的光河,指尖传来细密的震颤,如同无数心跳汇聚成的共鸣。
“检测到周期性能量脉冲。”苏河的声音带着兴奋,战术屏上跳动的波纹呈完美的斐波那契数列,“方位073,距离2.7光年,能量强度是星门的三百倍。”
母舰穿过由冰晶构成的星云带时,舷窗外漂浮的冰棱突然折射出奇异的影像:无数文明的覆灭与重生在冰晶中轮回播放。星瞳认出了其中一些画面——正是那些被“熵蚀者”摧毁的文明残像。冰棱表面浮现出液态文字,翻译成通用语后,只有一行警告:“光的尽头是镜子。”
当母舰接近能量源,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数以万计的菱形晶体悬浮在空间裂缝中,每块晶体都囚禁着一道凝固的星光。这些星光并非普通光源,而是某个高等文明的意识碎片,它们被困在晶体牢笼里不断重复着最后的记忆。
“它们在求救。”星瞳的喉咙发紧。晶体表面浮现出类似脑电波的波纹,将绝望与不甘具象成可感知的能量场。苏河尝试用母舰的共振频率解除晶体封印,却触发了空间裂缝的连锁反应。裂缝中涌出黑色雾气,所到之处,晶体开始崩解,被困的星光化作灰烬。
危机时刻,星瞳突然想起冰晶中的警告。她调出母舰数据库里所有文明的临终记录,将那些充满遗憾与希望的声音混合成特殊频率,通过扩音器对准裂缝。奇迹发生了,黑色雾气开始退缩,晶体表面浮现出金色纹路,像是在回应这些跨越光年的故事。
第一块晶体轰然碎裂,释放出的星光化作人形。那是个由光粒子组成的少年,他开口时,所有文明的语言同时响起:“我们是宇宙的记忆体,记录每个文明最后的光芒。但有个存在在吞噬我们,它害怕被遗忘。”
随着更多晶体解封,星瞳发现每个意识碎片都携带着某个文明终结前的珍贵遗产。有个文明将整个生态系统压缩成能量种子,另一个文明把数学公理刻进量子弦里。这些遗产在母舰的舱室中绽放,形成璀璨的文明回廊。
追击而来的“熵蚀者”蜂群在此时抵达,但这次它们的攻击方式发生了变化。金属蜂鸟不再用物理武器,而是释放出能吞噬情感的暗物质波。当苏河的操作开始变得迟缓,星瞳意识到这些蜂群正在吸食他们的希望。
千钧一发之际,被解救的意识碎片们汇聚成光盾。少年的声音再次响起:“故事不会被吞噬,只会在讲述中重生。”母舰的广播系统自动播放起所有文明的故事,从原始人类第一次点燃篝火,到外星种族用超新星建造丰碑。暗物质波在故事的洪流中消散,“熵蚀者”的金属外壳出现裂痕,露出内部闪烁的星尘。
战斗结束后,星瞳做出了决定。母舰不再只是一艘探索船,它将成为移动的文明档案馆。每个被解救的意识碎片都化作导航星,指引母舰前往下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而他们身后的银河,随着新故事的加入,开始呈现出生命般的律动。
当母舰再次启航,星瞳看着舱室里穿梭的光粒子,突然明白: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星门的能量,也不是文明的科技,而是那些永不熄灭的故事。它们如同火种,在黑暗中传递,证明着每个生命、每个文明都曾在星河中闪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