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那扇仿佛由混沌原石雕琢而成的巨大石门,在最后几位大能狼狈挤入的刹那,发出一声沉闷如远古心跳的轰鸣,轰然关闭!刹那间,隔绝了外界翻腾不休、吞噬一切的混沌气流,也将宫门内外,彻底划为两个世界。
殿内虚空,星光流转依旧,却多了一份无上道韵凝结的静谧与肃穆。道台高悬,鸿钧道祖身影模糊,仿佛与这片虚空融为一体。道台之下,昊天、瑶池两位童子不知何时已悄然侍立左右。昊天面容方正,稚气未脱却已隐现威严,瑶池玉容清丽,眸若寒潭。两人气息与这紫霄宫虚空隐隐共鸣,此刻同时踏前一步,声如九天纶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天道威严,轰然响彻每一个角落:
“肃静!道祖开讲在即!蒲团座次已定,乃天意所归,不得妄动争执!违者,逐出紫霄宫,永世不得闻道!”
“永世不得闻道”六字,如同六道无形枷锁,瞬间镇住了所有蠢动的心思。那些因蒲团之争而起的法力波动、愤懑低语、贪婪窥探,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瞬间抹平。三千大能,无论盘坐于普通蒲团之上,还是立于虚空角落,无不凛然垂首,屏息凝神。偌大虚空,唯有道韵流转的细微嗡鸣。
高台之上,鸿钧道祖那模糊的身影,目光如同实质,缓缓扫过下方那六个牵引着无尽道韵、如同大道枢纽的玉色蒲团。目光过处,三清气息愈发沉凝,女娲正襟危坐,接引准提悲苦之色中难掩激动。当目光掠过茫然站立的红云和阴影中气息阴鸷的鲲鹏时,并无丝毫停顿。
“此座次,即定数。” 鸿钧开口,声音不高,却如混沌初开的第一缕道音,每一个音节都烙印在虚空法则之中,镌刻在每一个听道者的元神深处!言出,法随!天道意志轰然降临,那六个蒲团与其上的主人,瞬间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无形的、坚不可摧的因果道纹,与整个紫霄宫的气运彻底相连!再无人可撼动分毫!
玉清元始端坐第二蒲团,闻言,嘴角难以察觉地向上勾起一丝弧度,手中玉如意瑞光微吐,映照出万法归一的堂皇气象,似乎对这份“定数”极为满意。而远处角落阴影之中,鲲鹏的身体剧烈地一颤,玄黑羽袍下的双手猛地攥紧,指甲深陷掌心,留下漆黑如墨、散发着极寒怨气的冰痕。他死死盯着红云的后背,那目光中的怨毒几乎凝成了实质的诅咒之刃,若非紫霄宫禁制与鸿钧威压,早已不顾一切扑杀过去!红云似乎被这无形的怨念刺得一个激灵,茫然地回头看了一眼,却只见一片混沌阴影,只得困惑地挠挠头,又求助般看向身旁面色凝重的镇元子。
鸿钧不再多言,双目微阖。就在他闭目的刹那——
“嗡!”
整个紫霄宫虚空猛地一震!并非力量冲击,而是大道法则的共鸣!道台之上,混沌气流骤然活跃,凝聚成一朵朵虚幻而玄奥的“道花”,色泽各异,形态万千,蕴含无尽妙理,无声无息地绽放、飘落!此为“天花”,乃大道显化之象!同时,下方虚空之中,无数由纯粹道韵与精纯灵气凝结的“金莲”破空而出,莲瓣舒展,金光流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启迪智慧的灵光,此为“地涌金莲”!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紫霄宫开讲的异象,瞬间将此地化作了大道显化的圣地!
鸿钧道音再起,依旧平缓,却直指大道本源: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修行之始,在于筑基。凡俗之体,污浊沉重,何以承载大道?当‘炼精化气’!”
“精者,肉身之元,气血之根。引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涤荡凡躯,凝练精元,化为一丝先天之‘炁’。此炁如龙,游走经脉,冲刷关窍,伐毛洗髓,脱胎换骨。至此,褪去凡尘,筑就道基,乃为‘人仙’之境。寿元延绵,百病不侵,然未脱红尘樊笼。”
道音如同清泉,流淌过每一位听道者的心田。体内法力不由自主地加速运转,搬运周天,一些平日修炼中滞涩不通的关窍,竟在这大道真言的指引下豁然开朗!周身毛孔舒张,贪婪地吸收着飘落的天花道韵与金莲灵气,修为在无声中巩固精进。
“炁满则盈,盈则需养。‘炼气化神’者,以气养神,神气交融!”
“神者,性灵之光,意识之源。以先天之炁为薪柴,点燃心火,煅烧杂念,淬炼魂魄。使神意凝练,由散乱而清明,由蒙昧而通灵。神气相抱,如日月合璧,体内自成小周天循环,沟通天地大周天。神念可离体,御风而行,观千里之外,此为‘地仙’之妙。然神气未固,易受外邪侵扰,心魔丛生。”
此言一出,殿中众多大神,纷纷面露喜色或沉思之状。他们皆不得稳固元神、壮大神识之法,鸿钧寥寥数语,直指核心。有元神略显虚浮者,立刻默运玄功,引动金莲灵气稳固识海;有神念驳杂者,则借助天花道韵洗涤灵台,力求神气合一。女娲坐于第四蒲团之上,山河社稷图虚影在身后若隐若现,图中锦绣山河似乎随着道音微微起伏,演绎着神气交融、造化孕生的至理。
“神气既固,需觅不朽之机。‘炼神返虚’,返璞归真!”
“虚者,大道之本源,万物之母。神念壮大至极,需超脱形骸束缚,感悟天地虚空之真意。将凝聚之神念,散于四肢百骸,融于天地万物,体悟‘无’中生‘有’之玄机。神游太虚,感悟法则碎片,引法则之力淬炼元神法相,铸就不灭金身之基。至此,与天地同呼吸,与法则共脉动,元神凝练如金,万邪不侵,可称‘金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享无量寿元,神通初具。”
道音至此,殿内气氛陡然凝重。金仙之境,已是洪荒中坚力量,此关隘卡住了无数英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刻鸿钧点破“返虚”真意,直指法则感悟!许多不明就里的大能,如冥河老祖,血海虚影在身周剧烈翻腾,元屠、阿鼻双剑低鸣,显然在全力参悟那杀戮法则的“虚”境。镇元子虽未得圣位蒲团,但站在红云身侧,头顶地书“大地胎膜”虚影沉浮,厚重戊土之气与飘落的道韵金莲交融,气息越发渊深如大地。他身旁的红云,此刻也收起了茫然,头顶赤红云气翻滚,似乎在尝试理解那“返璞归真”的逍遥之意,脸上少有的露出专注神色。
“金仙不朽,然未得圆满。欲窥大罗门径,需证‘太乙道果’!”
鸿钧道音陡然拔高一丝,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一个金仙巅峰的心头!
“太乙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非仅法力积累,更在于‘道果’之凝结!需择一先天大道,或五行之一,或阴阳之变,或时空之妙……以此为基,穷尽感悟,将其法则烙印于元神核心,化为自身‘道种’!道种萌芽,汲取天地法则本源,凝聚独属于自身之‘道果’!道果初成,则神通自生,法力蜕变,元神寄托虚空,初步触及命运长河!此境,方为‘太乙金仙’!乃登临大罗之阶梯!”
轰!
此言一出,整个紫霄宫的道韵仿佛被彻底点燃!天花更盛,金莲喷涌!这些个顶尖大能,无不心神剧震!他们苦苦追寻的大道至理,此刻被清晰点明!帝俊头顶河图洛书虚影疯狂推演,周天星斗明灭不定;太一怀抱混沌钟,钟体上混沌气流加速流转;祖巫后土,虽无元神,但周身土之法则道纹前所未有的清晰,大地脉动与之共鸣。
而那六个圣位蒲团之上,更是异象纷呈:
老子居首,头顶天地玄黄玲珑塔缓缓旋转,垂下亿万玄黄之气,塔身明灭不定,仿佛在演绎“有无相生”的太初之秘。他气息愈发飘渺,似乎已超然于太乙之上。
元始位居第二,手中玉如意瑞气千条,映照出诸天万界、森罗万象的法理秩序,如同天道法则的具现,威严堂皇。
通天坐于第三,背后青萍剑虽在鞘中,却发出清越悠长的剑鸣,一股斩破混沌、截取生机的无上剑意含而不发,与道音共鸣。
女娲在第四,山河社稷图虚影在身前徐徐展开,图中造化之气氤氲升腾,万物生灭轮回,演绎着生命本源与造化法则的奇迹。
接引、准提分坐第五、第六,两人身下竟隐隐浮现出淡金色的莲台虚影(非实体的十二品金莲),莲瓣开合间,散发出大慈悲、大宏愿的独特道韵,与鸿钧道音中的普度之意隐隐相合。接引面黄枯槁依旧,悲苦之色却淡去几分,准提愁苦的脸上更是透出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坚定。
鸿钧的道音在阐述完太乙道果的奥义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深入,开始触及那令无数太乙金仙仰望的终极之境——大罗道果的门槛!其玄奥深邃,远超之前。
“太乙道果,乃登天之梯。然梯有尽头,天外有天。欲证‘大罗道果’,需……”
道音愈发宏大缥缈,每一个字都仿佛引动着宇宙初开时的法则本源。天花乱坠之景更加浩大,无数蕴含大道至理的符文在花瓣中明灭生灭;地涌金莲喷薄出璀璨霞光,莲心处仿佛有微缩的星河在旋转。整个紫霄宫虚空,仿佛化作了一口沸腾的大道熔炉!
那些已然在大罗境界走出一段距离的顶尖存在,如三清、女娲、接引准提,此刻无不心神沉浸,周身道韵与鸿钧道音产生最深层次的共鸣。老子头顶玄黄塔光芒内敛,返照先天;元始玉如意勾勒的法则轨迹越发繁复玄奥;通天青萍剑的剑鸣隐隐带上了开天辟地的混沌之音;女娲的山河社稷图中造化之气奔涌,似要衍化真实乾坤;接引准提身下的金莲虚影越发凝实,宏大的梵唱虚音仿佛自无尽时空之外传来。
而更多尚在大罗初期挣扎的大能,如帝俊、太一、镇元子、冥河等,则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无上妙谛。他们虽无法完全理解大罗之玄妙,但这道音如同指路明灯,照亮了他们未来修行的方向,许多困顿多年的疑惑豁然开朗,道心为之澄澈,根基在无形中被夯实、拓展。
唯有两人,在这大道洪流中显得格格不入。红云茫然地站在镇元子身侧,听着那玄奥无比的大罗道音,只觉云里雾里,天性中的逍遥让他难以沉下心去捕捉那深奥的法则轨迹,头顶的赤红云气显得有些散乱。而在最阴暗的角落,鲲鹏周身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怨毒寒雾,玄黑羽袍下的身躯因极致的愤怒与不甘而微微颤抖。鸿钧的道音越宏大,蒲团上那六位的气息越玄妙,落在他耳中眼中,便如同最恶毒的嘲讽和最灼热的鞭笞!他死死盯着红云的背影,又狠狠剜了一眼元始,指甲早已刺破掌心,漆黑的冰血滴落,瞬间被虚空中浓郁的道韵净化,不留一丝痕迹。那滔天的恨意,却如同附骨之蛆,在阴影中疯狂滋长。
紫霄宫第一次讲道,便在道祖阐述大罗道果玄机的无上妙音中,在三千大能或沉醉、或顿悟、或茫然、或怨毒的众生相里,徐徐推进。大道之音,如同混沌初开的洪流,冲刷着每一个灵魂,重塑着洪荒未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