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凌云未曾想鲁浔如此不给面子,还真像传说中一言不合就动手的鲁疯子。
尴尬之余他也有些恼怒,作为卓家长子,五十多岁的他在江湖上扬名也有三十余年,却被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指着鼻子责问,还是在他搬出卓家的时候,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
但是他一看到鲁浔那双白玉神掌,立马清醒过来,江湖有云:“不怕混元功,就怕白玉掌,若遇天罡法,同档避一旁”。
郑家的天罡混元童子功出了名的难学难精,可一但练成威力无比,直上心、体、气三关,极擅捉对厮杀,只是威力太过,常有控制不住误杀的情况。
威力无比又难以留手,是以少有人愿意和练成太虚无尘的郑家人交手。
更何况面前这位入江湖不足一个月,刀砍延平王,大败火行魔,光小宗师就打了两个,净火的手说是自家弟弟砍的,卓家人那还能不知道真实情况?
当时净火被打的就剩一口气了,可这位主呢?这才过去十天就看着半点伤都没有了,同档放对近乎无伤败敌,就是自己老爹上也未必做得到!
想到这,卓凌云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怎么就忘了这位凶神出了名的谁的面子都不给,自己把老爹搬出来那不是自取其辱么。现在上不上下不下,被架在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卓凌云不知如何收场时,一道女声打断了现场的尴尬。
“卓师兄,好久不见,师妹有礼了。”
卓凌云先是瞪着眼睛看了好一会,才一脸恍然,而后大喜。
“你是?是静仪师妹!”
只见鲁浔身后一位粉白襦裙女子款款走出,微微施礼,此女星眸竹腰,骨相舒阔,美若楚辞中的山鬼,原来是月母宫的张静仪。
正是方才鲁浔在听风楼门前碰见的女子。
张静仪来此乃是奉师门之命,随二师姐骊沁到此与名剑山庄商量成婚之事,骊沁先去处理些宗门事务,张静仪则到听风楼打探消息。
故人巧遇,自然会谈及近日遭遇,张静仪近日来多有听闻鲁浔大战净火不知所踪之事,见到鲁浔毫发无损,也十分欣喜。
又听说鲁浔要处置人口案之事,二十出头的少女心性跳脱,正是对江湖事好奇的年纪,便请求跟随鲁浔,没成想第一刀就砍到了卓氏亲家身上,实在让她尴尬不已。
可毕竟未来婆家,张静仪也怕鲁浔悍然动手杀人,这才现身为卓凌云解围。
卓凌云自然能看出张静仪解围之意,欣喜之下连忙就坡下驴。
“静仪师妹来建州,怎不跟我卓氏知会一声,你可是我们卓家未来三媳妇,旁人看了还以为我卓家怠慢你呐!”
张静仪羞怯一笑。
“静仪也是刚到,师姐去办些宗门庶务,本来打算明日上门拜访,商谈……哎呀,不说这个。”
女儿家羞于谈及自家婚事,连忙岔开话题,一脸关切。
“卓师兄,小妹与鲁大哥有些交情,您跟小妹交个底,今日这事到底要如何处置。”
卓凌云听了面色微变。
“静仪师妹,鲁大侠方才一言不合喊打喊杀,险些将我这妹子和妹夫一并结果,难不成你要站鲁大侠一边?”
张静仪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方才听鲁大哥讲跟卓……三师兄颇有义气,可如今动起手来却毫不犹豫,古人都讲亲亲相隐,做朋友哪能如此铁面无私、大义灭亲?静仪对此并不认同,心里是站师兄这边的,可鲁大哥性如烈火,在海门村的时候就…总之,咱们得小心应对才是。”
说着,一双大眼睛轻轻瞟了一眼鲁浔。
“静仪的面子,可没多大。”
卓凌云眼睛一沉,寻思思索了一下,将四把宝剑收入剑匣,走到鲁浔面前。
“鲁大侠,三弟这几日在府中养伤,谈及您时多有赞誉,言您英雄豪杰,与您义气相投,二人已兄弟相称,十日来一直牵挂您的安危。
卓氏也从未想过因延州卓氏之事与您交恶,可今日建州之中,您对卓氏之人喊打喊杀,岂不可惜了与三弟的情分。”
鲁浔看着面前的卓凌云,突然遗憾的摇了摇头。
“怪不得五十多岁还困于四剑境界,卓凌云,你比你弟弟差了不止十万八千倍!”
他抬手指了指瘫在地上的翟地临。
“卓晓松是你弟弟亲手结果,今日若换做你弟弟来,恐怕也是大义灭亲,剪掉卓氏身上的枯枝败叶,这才是维护卓氏最好的方法,可你呢?搞那些江湖同道,蝇营狗苟之事,做人做事顾这顾那,满心利益算计,出剑还能义无反顾?”
他放下手,又耷眼看了卓凌云一眼,其中满是鄙视。
“龙蛇不与虫豸为伍,你跟他们混迹在一起,简直自甘堕落!卓氏立足江湖难道靠的是这群蛀虫帮衬?离了手中长剑,你卓氏在他们眼中又算得了什么?这点事都拎不清,怪不得卓氏这一辈名声最大的是卓凌昭!也罢!”
说完,鲁浔毫不在意卓凌云铁青脸色,一把将翟地临摄到手里,掀起马上掩布拴住其腿,托在马后。
“我就让你看看卓凌昭怎么处置这个畜生,他就在马后拖着,死了算他活该,活着算他命大!”
马上的鲁浔看着卓、翟两家之人冷笑一声,打马飞奔而出,翟地临被拖的飞起,惨叫着不断打滚,没跑出多久便在地上脱出一道血痕。
翟家人哭天抢地,一脸惊恐,卓凌云看着周围人指指点点,已是面如黑锅,也顾不上跟冯到、张横寒暄,阴着脸怒哼一声翻身上马追了上去。
张静仪见此也是一脸焦急,她也没想到鲁浔做事半点情面不讲,也连忙追了上去,她却不知鲁浔就是不想当着众人面驳了她的面子才不给她开口机会,只是鲁浔懒得解释,至于误会不误会,他可毫不在意。
西格玛男人,是不会陷入女人的陷阱的!
翟家人见状也顾不上一地鸡毛,连忙追了上去,周围百姓看着平日横行霸道的翟家仿佛老鼠见了猫一样如丧考妣,惊其之下难免窃窃私语,打探鲁浔身份。
李云一行人知晓内情,又感激鲁浔恩义,自发将鲁浔诸多事迹翻着番的夸大其词,没半日鲁浔的传说便传遍全锁江城大街小巷。
“生佛眼,看大千,有天耳,辨忠奸,佛祖派下降魔主,天王鲁浔诛妖邪!”
“鲁天王来了!百姓有救了!鲁天王来了!青天就有了!”
“鲁天王是哪个天王?多闻天王?持国天王?”
“都不是!”
“那是什么天王?”
“是均补公平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