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位于奉天市,原名三教堂,是清代道教建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天边的晚霞渐渐退去,王至诚随着葛月潭踏入这座古老的宫殿,眼中满是敬畏与好奇。
“这里是太清宫。”葛月潭微笑着开始介绍,语气中透着骄傲,“太清宫建于清代康熙二年,由镇守辽东的将军乌库理为关东道士郭守真所建。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楼、郭祖殿、丘祖殿、善功祠和郭祖塔等。原有殿堂楼阁及道舍等房室一百余间,总面积达五千二百余平方米。”
王至诚感慨:“在东北盗匪横行的年代,太清宫如此安静而完好,实属难得!”
身旁的葛道长轻捻胡须,赞同地点头:“这要感谢张大帅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清宫的命运却悬而未决。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发布了一项公告,计划从大西门经过太清宫开辟一条宽八丈的有轨电车道,车道两旁的商铺和民宅都将被拆除,当然,太清宫也在拆除之列。
消息传到太清宫时,众道士们个个面露忧虑,他们深知,若是拆了道观,便再无立足之地。葛月潭看着道士们无助的神情,心中思绪万千,毅然决然地决定去拜见大帅张作霖,为太清宫争取一个生存的机会。
葛月潭与张作霖早有交往,曾以一幅《金蟾扑蝇》赢得了他的欣赏。这幅画中,几只苍鹰急于捕食,而金蟾却神态自若,显现出强大与从容。起初,张作霖对此画大为震怒,甚至想要杀了她。然而,葛月潭却毫无畏惧地说:“用心血换不到知音,杀了也无妨,只要太清宫不被拆除。”
张作霖在仔细端详这幅画后,终于动心了:“这不是寓意我雄居东北、傲视群雄吗?好画!好画!”从此,他对葛月潭刮目相看,并允许她随意出入大帅府。
葛月潭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这太清宫在拆之列?”她的声音透着一丝紧张。
张作霖略有所思,他早已敬重葛月潭的人品与才华,称赞她时常救济灾民的善举。葛月潭此次前来,请求保留太清宫,张作霖二话不说,直接下令给奉天市政公所,命令对方立即停止拆迁。
“妈了吧唧的,不就是往北改个道儿吗!”张作霖的怒吼响彻大帅府,令在场所有人都不敢反驳。对方连连答应,太清宫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王至诚在一旁静静倾听着葛月潭的故事,跟随葛月潭继续深入太清宫的各个殿宇。
“张作霖不会再来,但这灵官殿还记载着他。”葛月潭介绍道,“王灵官是道教的重要神只,主司护法。他的传说中,王灵官曾在金銮殿发誓愿领百万貔貅护法每一位修行人。”
王至诚看着缭绕的香烟与进出的香客,感慨道:“来时还那么清静,眼前却聚集了如此多的香客。”
“灵官被道教奉为财神,自然吸引了许多香客前来祈福。”葛月潭说着,带他来到关帝殿。
“农历六月二十四为关公的圣诞,这时候香火更加旺盛,连张大帅也派家人前来烧香。”葛月潭继续说道,“张学良少帅孝敬先祖,无论接触西方基督教、佛教,还是信奉道教、儒教,在他看来,这都是一种信仰。”
王至诚走到关公雕像前,轻声说道:“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关云长吧?”
“没错,关圣帝君是关羽的神化,他是忠孝节义的典型。”葛月潭微笑着解释,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崇敬。
随后,王至诚跟随葛月潭来到了老君殿前。葛月潭低声说道:“太上老君,老子的神话,乃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宇宙的本源,对后世影响深远。”王至诚默念道。
“奉祀主位太上老君,左为韦陀护法,右为王灵官。”葛月潭继续介绍,带着王至诚走进玉皇殿。她的语气中透着一种对信仰的虔诚。
“玉皇大帝总管三界,统辖天地间一切生灵。”葛月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相传玉帝生于光严妙乐国王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
王至诚叩拜后,随即跟随她走进了三官殿,殿内奉祀尧、舜、禹三位大帝。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神圣感,仿佛天地间的福祸皆在这三位神明的掌控之中。
“您与道佛有缘。”葛月潭扶起王至诚,目光温柔而坚定,“如您般虔诚的人,实属罕见。”
王至诚微微一笑:“您这样说,我受宠若惊。”
“逢寺庙必虔诚礼拜,遇灾难必出手帮助,这便是出家出道人的法则。”葛月潭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似乎在将自己的信仰与生活理念传递给王至诚。
“张作霖生前,沈鸿烈曾经跟随张作霖来过太清宫。”葛月潭说道。
“我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留学期间,对此人有所了解。”王至诚回应道。
1911年夏,沈鸿烈从日本海军学校毕业回国,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沈鸿烈被任命为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6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岁月,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沈钧烈随观战团远赴欧洲。
王至诚想了想说:“一战结束后,沈鸿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祖国,被调任至吉黑江防军司令部担任参谋长。1925年,沈鸿烈又被任命为东北海军舰队司令兼东北水道局董事长。”然后问道:“近来,沈鸿烈如何?”
葛月潭说道:“去年沈鸿烈再次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东北与渤海联合舰队海军司令部总指挥兼第一舰队司令、海军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在沈鸿烈的领导下,东北与渤海联合舰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
王至诚说试探地问:“您看,如果通过沈钧烈能否接近张学良?”
葛月潭说:“但贫道看来,至诚为文官,和沈先生空无话题。倒不如直接接触张汉卿,方可在东北大学助汉卿有所发展。”
在这幽静的太清宫中,王至诚心中渐渐涌起一种崇高的信仰感与责任感。他意识到,保护太清宫不仅仅是保护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守护一种文化与信仰的延续。
在这条充满变数的道路上,葛月潭的坚定与勇气深深感染了他,让他立志要为这一切付出努力。他在王至诚的心中如一盏希望之灯,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