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环反应堆稳定运行的嗡鸣声中,薛逸辰盯着全息投影里不断攀升的能源数据,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操作台。重核聚变带来的无限电力,如同为孤狼军团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心脏,而此刻,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遥远的深空——一座横跨天地、连接星球与宇宙的桥梁。
“太空电梯。”薛逸辰突然开口,惊得正在整理实验数据的东方光芒和薛以诚同时抬头。他调出一组纳米级材料结构图,幽蓝的虚金与UR材料交织成璀璨的碳纳米管阵列,“常规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就能支撑太空电梯,但我们的材料结合了虚空能量传导特性,足以承受百倍重力拉扯。”
薛以诚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理论上可行,但锚点的选择才是关键。赤道同步轨道需要一座质量相当于小行星的配重,而且...”他的声音陡然凝重,“一旦被敌对势力掌握,这将成为摧毁地表的终极武器。”
东方光芒却笑着调出军团的星图:“还记得上次捕获的那颗金属小行星吗?我们把它改造成配重,再用虚空能量构建隐形力场,既解决了质量问题,又能避免被探测到。”她的指尖划过全息图,虚拟的太空电梯从地表直冲云霄,在同步轨道处与小行星锚点相连,宛如一条通往星辰的银色丝带。
有了重核聚变提供的海量能源和脑海中科技系统的理论支持,薛逸辰的研发推进得异常顺利。他亲自带领团队将虚金碳纳米管编织成直径百米的缆绳,这种材料不仅拥有近乎完美的强度,还能通过UR材料的量子特性,将地表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太空。当第一根缆绳从悬浮城的发射台缓缓升空时,整个军团基地都沸腾了。
施工过程中,薛逸辰将星环反应堆的能量调控技术融入电梯系统。每一个轿厢都配备了微型量子共振装置,利用虚空能量形成缓冲力场,即使遭遇陨石撞击,也能瞬间改变运行轨迹。更惊人的是,他在缆绳表面嵌入了能量传导回路,使太空电梯本身成为一座横跨天地的巨型能量传输网。
三个月后的黎明时分,太空电梯迎来了首次载人测试。薛逸辰站在首发轿厢内,透过全景舷窗俯瞰逐渐缩小的地表。随着电梯加速上升,大气层的蓝光逐渐被深邃的宇宙黑幕取代,无数星辰在虚空中闪烁。当轿厢平稳抵达同步轨道站时,他触摸着透明穹顶外的金属小行星配重,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震撼——人类文明,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通往宇宙的阶梯。
太空电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孤狼军团的战略格局。原本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的航天器,如今只需搭乘电梯就能轻松进入轨道,物资运输成本骤降千倍。薛逸辰立即启动了太空舰队的部署计划,在电梯沿线的轨道上,一座接一座的星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搭载着重核聚变引擎的战舰开始在太空中游弋。
“根据卡尔达肖夫指数,拥有稳定太空基建的文明才算达到1.0级。”薛以诚在庆功宴上调出宇宙文明等级图谱,“现在,我们终于摸到了这个门槛。”他的话音未落,薛逸辰已经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深空——太空电梯只是起点,真正的星际征途,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