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贞观七年春,长安城柳絮纷飞。

李承乾站在尚书省都堂前,看着各地刺史派来的使者领取新印绶。历时半年的官制改革终于初见成效,三百多名通过科举入仕的寒门子弟被派往各州县任职,取代了那些因世家倒台而空缺的官职。

\"殿下,这是最后一批赴任名单。\"吏部尚书高士廉递上一卷名册,花白胡须微微颤动,\"不过...仍有十七个州县无人愿往,多是边远苦寒之地。\"

李承乾接过名册,指尖在\"岭南道崖州\"几个字上轻轻摩挲。崖州远在天涯海角,历来是流放罪臣之地,难怪无人愿往。

\"传孤令,凡赴边远州县任职者,俸禄加倍,三年考绩优异者,擢升京官。\"

高士廉面露难色:\"国库恐怕...\"

\"从孤的东宫用度里扣。\"李承乾打断道,\"另外,传令将作监加紧印制《氏族志》,务必在下月前发至各州县。\"

高士廉躬身退下后,杜荷匆匆走来:\"殿下,马周求见。\"

马周一身青色官服,比半年前消瘦了不少,但双目炯炯有神。自科举案后,他被擢升为监察御史,负责巡查各州县新政推行情况。

\"殿下,臣刚从河东道回来。\"马周压低声音,\"情况不妙。当地豪强暗中抵制《氏族志》,有寒门官员到任月余,竟连衙门都进不去!\"

李承乾眉头一皱。虽然五姓七望的核心人物已被铲除,但数百年来形成的门阀势力,岂是一朝一夕能清除的?

\"最严重的是哪里?\"

\"并州、绛州、蒲州三地。尤其是并州,新任长史到任三日,就被当地豪强设计陷害,如今关在大牢里。\"

李承乾手中名册\"啪\"地合上。并州是李唐龙兴之地,若那里都敢如此猖狂...

\"备马,孤要亲自去趟并州。\"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听完太子的请求,皇帝放下朱笔:\"区区地方豪强,何须你亲自出马?朕派一队千牛卫去便是。\"

\"父皇明鉴。\"李承乾恭敬道,\"这些地方豪强虽不如昔日世家势大,但根深蒂固。若只靠武力镇压,恐难服众。儿臣想借机推行'均田制'试点,从根本上瓦解他们的势力。\"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从土地入手?\"

\"正是。这些豪强之所以能横行乡里,无非是掌控了大量土地,百姓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若按丁口均分田地,使其失去对百姓的控制...\"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朕准了。不过...\"皇帝话锋一转,\"此事凶险,你必须带足护卫。另外,朕会让李积暗中派兵接应。\"

三日后,李承乾带着马周和三百名东宫卫率,悄然离开长安。为免打草惊蛇,一行人扮作商队,沿着汾水北上。

途经绛州时,李承乾特意绕道去看了当地着名的引汾工程。这是他三年前设计的灌溉系统,如今已使数万亩旱地变成良田。但奇怪的是,本该繁忙的田间却少见农夫。

\"老丈,这田地为何荒芜?\"李承乾拦住一个背着柴禾的老农。

老农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低声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地虽是朝廷分的,但灌溉用水却要经过王老爷的地。王老爷说了,不用他家的种子,就不给放水...\"

马周怒道:\"岂有此理!朝廷明令禁止豪强垄断水利!\"

老农苦笑:\"这位郎君,官府?官府大门朝哪开我们都不知道。听说新来的刺史上月就被气走了...\"

离开绛州后,李承乾心情愈发沉重。他没想到地方豪强已经猖獗至此,连朝廷命官都敢驱逐。若不尽快解决,恐怕会酿成大乱。

五日后,并州城出现在视野中。这座北方重镇城墙高大,城门处却冷冷清清,只有几个懒散的衙役在盘查行人。

\"站住!路引呢?\"一个满脸横肉的衙役拦住车队。

杜荷上前递上早已准备好的商队文书:\"这位差爷,我们是长安来的丝绸商队。\"

衙役翻开文书,眼睛却一直往车上瞟:\"近来匪患严重,所有货物都要查验。\"说着就要去掀车帘。

李承乾使了个眼色,两名侍卫立即上前,暗中塞了一贯钱。衙役掂了掂分量,顿时眉开眼笑:\"过去吧!记住,进城后先去王家拜码头,否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进城后,李承乾发现街道上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行人也是低头疾走,全无北方重镇应有的繁华。

\"先找家客栈住下。\"李承乾低声道,\"马周,你带人去打听那位被关押的长史下落。\"

傍晚时分,马周带回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新任并州长史张玄素已死在狱中,官方说法是\"暴病而亡\",但狱卒私下透露,是被活活打死的!

\"岂有此理!\"李承乾一拳砸在案几上,\"一个六品朝廷命官,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殿下,情况比想象的更糟。\"马周面色凝重,\"这并州城大小事务,全由王、谢、薛三家把持。刺史形同虚设,就连驻军将领都和他们称兄道弟。\"

李承乾沉思片刻:\"明日孤亲自去会会这位刺史。\"

并州刺史府门可罗雀,衙役们无精打采地靠在墙根晒太阳。李承乾扮作长安来的御史,很顺利就见到了刺史崔仁师——正是当年反对科举改制的那位崔氏子弟。

崔仁师比几年前苍老了许多,见到\"御史\"也提不起精神:\"上差若是来查张长史一案,下官劝您还是早点回京吧。这并州...早已不是朝廷的并州了。\"

李承乾故作惊讶:\"崔使君何出此言?\"

崔仁师苦笑:\"上差有所不知。下官到任三月,发出的政令不出这刺史府。税收、诉讼、徭役,全由三家豪强把持。张长史就是不服这口气,非要清查田亩,结果...\"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下官能活到现在,全因装聋作哑。\"

\"朝廷难道不管?\"

\"管?\"崔仁师突然激动起来,\"这些年派来的官员,不是被收买,就是被吓走。朝中那些大臣,谁没有几个亲戚在这几家族中?上差若不信,今晚可去城西看看,比长安西市还热闹!\"

离开刺史府,李承乾立即派密探去城西查探。深夜时分,密探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城西有一处黑市,不仅买卖私盐铁器,甚至还有军械交易!更骇人的是,密探亲眼看见几个突厥商人在王家大宅进进出出。

\"果然如此!\"李承乾眼中寒光闪烁,\"这些豪强不仅抗拒新政,还敢私通外敌!\"

次日清晨,一队骑兵突然冲入并州城,为首的正是英国公李积!原来李承乾早已暗中传信,请这位名将率兵接应。

\"殿下,老臣奉陛下密旨,特来听候调遣!\"李积虽已年过六旬,但威风不减当年。

李承乾拿出连夜绘制的城防图:\"李公请看,我们先控制四门,然后直取三家大宅。切记,一定要拿到他们与突厥往来的证据!\"

行动如雷霆般展开。训练有素的唐军迅速控制了并州各要害,当李承乾带兵冲入王家大宅时,家主王君廓正在与几个突厥商人把酒言欢。

\"王君廓!\"李承乾厉声喝道,\"你私通外敌,谋害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王君廓先是一惊,待看清来人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镇定下来:\"这位郎君好大的口气。就算是天子来了,在这并州地界,也得给我王家三分薄面!\"

\"是吗?\"李承乾冷笑一声,摘下伪装用的幞头,\"那孤这个太子,可够分量?\"

王君廓面如死灰,\"扑通\"跪地。侍卫很快从密室中搜出了与突厥往来的书信,以及——张玄素临死前写下的血书,详细记载了三家豪强如何霸占民田、私通外敌的罪行。

短短三日,并州局势天翻地覆。王、谢、薛三家主要成员全部落网,查抄出的田契堆积如山。李承乾在城中央设下公堂,亲自审理此案。

\"殿下饶命啊!\"王君廓跪地哭嚎,\"那些田地都是百姓自愿卖给我的...\"

\"自愿?\"李承乾拍案而起,\"孤查过了,你王家五千顷田地,有三千顷是用高利贷强夺的!\"他转向围观的百姓,\"今日起,并州试行'均田制',按丁口分田,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不得买卖!\"

城下百姓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许多人跪地痛哭,高呼\"太子千岁\"。

一个月后,李承乾站在并州城楼上,看着城外新划分的田地里,农夫们正热火朝天地春耕。马周捧着厚厚的名册走来:\"殿下,并州、绛州、蒲州三地已清丈完毕,共查出隐田二十万顷,足够分给所有丁口。\"

李承乾接过名册,满意地点点头。这三州的成功试点,将为全国推行均田制打下基础。从此,百姓不必再依附豪强,朝廷也能直接掌控税源和兵源。

\"殿下,还有一事。\"马周低声道,\"崔仁师请求辞官。\"

\"准了。\"李承乾叹息一声,\"不过告诉他,朝廷会念在其最后将功补过的份上,不予追究。\"

离开并州前,李承乾特意去祭拜了张玄素。这位寒门出身的官员,用生命揭开了地方豪强的黑幕。墓碑前,李承乾郑重地放下一卷新颁布的《均田令》。

\"张公,安息吧。你未竟的事业,孤会继续完成。\"

回到长安时,已是桃李芬芳的暮春。李世民亲自到城门迎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一柄镶金玉带赐给太子。

\"吾儿此行,不仅铲除了国蠹,更为新政开辟了道路。\"李世民朗声道,\"自今日起,均田制推行天下!\"

朝臣们山呼万岁,但李承乾注意到,仍有几个出身地方的官员面露忧色。他知道,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

两仪殿内,李世民留下太子单独叙话:\"承乾,你做得很好。不过...\"皇帝话锋一转,\"朕近日收到密报,有些宗室也在暗中兼并田地。其中就包括你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

李承乾心头一震。李神通是父亲的堂叔,在宗室中威望颇高。若他也抵制新政...

\"儿臣请命彻查。\"

李世民却摇头:\"不急。宗室不比地方豪强,处理不当会动摇国本。\"他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明白父亲的顾虑,但更清楚历史的教训——若不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大唐终将步上前朝覆灭的后尘。

\"殿下。\"马周不知何时跟了上来,\"这是臣拟定的《科举新制》,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翻开一看,是一套完善的科举体系,不仅增加了明法、明算等实用科目,还规定各地按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确保边远州郡也有机会。

\"好!\"李承乾眼前一亮,\"再加一条,宗室子弟若要出仕,也必须通过科举!\"

马周倒吸一口凉气:\"这...恐怕会引起宗室反弹...\"

\"所以要循序渐进。\"李承乾微笑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先从孤这一辈开始。\"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