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吐了吐舌头,哭嘻嘻地说道:“虽然林院士是我偶像,但就我这水平,那完全是给咱们实验室丢脸呐。”
“还是婉如来吧,我可不想在我偶像面前丢脸,呜呜呜……”
吴大为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语气中带着无奈:“你要是有婉如一半水平,我就省心喽!”
“你那论文还要改到什么时候啊?你都已经延毕一年了,还想不想毕业了?”
小芳听到吴大为的话,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肩膀一垮,嘟囔道:“老师,你是不知道那论文有多难写,我那实验根本做不出来。”
“有的时候我越是好好搞,可最后烧成的样品根本没有超导特性,有时候我瞎做,又反而有了,搞得我头都大了。”
“老师,我有一个猜测,我怀疑有人在搞我。”
“一定是有人嫌弃我长得太美,故意破坏我的实验,毕竟上天不允许这么美又有才华的人出现,哈哈哈……”
“得,又疯一个。”吴大为无奈摇了摇头。
不过倒也不怪小芳,他手底下好几个博士,几个硕士,没有一个不疯的,每年光延毕的就得三四个。
材料学这个专业,尤其是常温超导这个领域,难度确实很大,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甚至还有一部分运气在里面。
还好还有个好苗子,吴大为看向小芳旁边的女生,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
他其实已经很多年没带硕士生,去年遇到两个好苗子,起了爱才之心,便又收了两个,一个是周小芳,一个是李婉如。
周小芳要差一点,不过基本功很扎实,各种实验器材用得很熟。
李婉如则更有天赋一些,各种天马行空的灵感层出不穷,两人搭配倒是蛮合适的。
“婉如啊,最近实验做得怎么样了。”吴大为微笑着看向周小芳旁边的女生,语气中带着欣慰。
李婉如摇了摇头,眉头微蹙,有些疲惫回道:“吴老师,我最近尝试在铁基超导实现临界温度65K的常压超导,可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再更进一步。”
“唉……”吴大为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已经很不错了。”
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水平,铁基超导由于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各向同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各大超导研究所都在朝着这一方向使劲努力。
但是由于过低的临界温度,需要液氦作为制冷剂,较高的成本导致一直没法大规模应用。
而铜氧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虽然能够达到130多K,成功进入液氮制冷区域,但是铜氧材料像千层饼一样的结构注定了它又酥又脆,无法实用。
所谓温度不够,压力来凑,有的研究所剑走偏锋,在高压下实现最高能实现250K的超导。
在动辄上百万大气压的实验条件下,超导的温度的确一直在上升,逐渐接近所谓的室温。
但那又怎样?
这几百万个大气压,在超导领域你打算怎样应用在日常应用中,还不如回去研究低温制冷更靠谱。
自从超导材料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发现的超导材料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是毫无意外,限制于技术参数,很难得到大规模低成本的应用。
“老师,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常温常压超导?”李婉如有些犹豫地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
她从研一直到今天,烧制的超导样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青春美好的年纪头发都有些稀疏了,但均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听见李婉如的疑问,吴大为放下了手中的论文。
如果是二十年前,他将会坚定不移,但是现在,他摇了摇头。
“不清楚,但是从理论层面来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就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努力了。”
“如果常温超导可以实现,到那时,世界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大为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老吴,咱们可有一段日子没见了吧。”只见一堆行政夹克簇拥着一个老头,身后还有几个穿军装的人跟在后面。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我这个老家伙开开眼,看看你们的新成果。”
吴大为听到声音,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老林啊,你这大忙人,怎么今天有空来我们这小庙?”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亲切。
林佑华是他在学术界的老朋友,两人从年轻时就在超导领域并肩作战,如今虽然各自带领团队,但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互相调侃几句。
“怎么,不欢迎我?”林佑华笑眯眯地走进实验室,身后的几位行政人员和军官也跟了进来。
他们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李婉如和周小芳身上。
“这两位就是你的得意门生吧?”林院士指了指李婉如和周小芳,“听说你们最近在铁基超导上有些进展?”
李婉如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是的,林老。我们最近在尝试提高铁基超导的临界温度,但目前还卡在65K。”
林佑华挑了挑眉,走到实验台前,随手拿起一份实验记录翻了翻:“65K?不错嘛,又前进了一步,可惜了,要是再高一点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了。”
作为龙国可控核聚变负责人,林佑华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1000秒左右的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稳定运行。
但是要想实现真正核聚变的真正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其实现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而超导材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可控核聚变的核心技术是磁约束,目前使用的超导磁体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运行,维持低温的制冷系统需要大量能量。
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那么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磁约束装置的能耗,还可以简化聚变装置的设计与建造,提高磁场强度和等离子体约束能力,降低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成本。
可以这么说,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如果能够实现,将对可控核聚变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为此,燕大在林佑华的领导下创立了超导实验室,试图在超导领域实现突破。
最近他们团队试验碰到了瓶颈,他跑了国内四五个顶尖超导实验室,都没有得到好的消息,正好路过燕大,过来见见老朋友。
吴大为端着水杯喝了口茶,将手中的论文递到林佑华面前。
“你看,这是米国超导实验室的论文,他们比我们领先一些,不过也只到了70K,离正常的应用还差得很远。”
林佑华苦笑道:“老吴,你也知道,我们那边最近卡在磁场稳定性上了。”
“超导材料的问题不解决,聚变装置的能量损耗根本降不下来。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你们这边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唉,哪有这么容易!”吴大为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林佑华叹了口气,随即笑了笑:“哈哈哈,算了,不说这些,今天正好有空来燕大,咱们一起吃个饭吧,对了,把你的两个小徒弟也叫上。”
吴大为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对李婉如和周小芳说道:“你们两个也收拾一下,跟林老一起去吃饭吧。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好好向林老请教请教。”
吴大为说完,刚想锁门,突然想起来还有同学在实验里,立刻询问道:“同学,我们要锁门了,你好了吗?”
“要不今天先到这里,你下次再来?”
林深皱了皱眉头,超导体的合成已经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相变诱导。
这个时候一旦放弃,前期的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于是头也不抬回答道:“吴老师,我马上好了,就五分钟可以吗?”
周小芳听到林深的话,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她插了一嘴道:“这位同学,你是想让这么多领导在这里等你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