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站在窗边,目光穿过夜色,落在远处城市的霓虹灯光上。房间里的空气还残留着主机运行后散发的温热气息,但所有电子设备已经彻底关闭。他将存储芯片小心地收进贴身口袋,转身走向书桌。
桌上摊开的笔记本记录着他过去几场比赛的关键数据,旁边是系统提供的战术模拟报告。联赛进入休赛期,这是一段难得的调整时间,也是他为团队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的最佳窗口。
他戴上耳机,轻点桌面图标,重新登录游戏账号。系统界面弹出提示:“策略模拟空间每日可用次数:3次,剩余时长120分钟。”
他深吸一口气,调出“小白兔”团队成员列表,逐一发送语音邀请。
几分钟后,频道内陆续传来确认声。林悦的声音带着一丝倦意,“夜莺,这么晚了?”
“训练。”沈逸语气简洁,“休赛期只有两周,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频道里一片安静,随后有人低声应和。沈逸没有解释更多,直接调出训练地图,设定好第一轮模拟参数。
模拟空间开启,战场瞬间构建完成。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难度副本场景,敌方AI行为模式基于过往比赛中最强对手的数据生成。
“进攻组左侧推进,注意掩护;远程输出位上高台压制火力。”沈逸一边观察战局,一边快速下达指令。
队伍迅速展开行动,但在第三次冲锋时出现了配合失误。一名队员操作失误导致整个阵型被打乱,最终团灭。
画面重置,众人沉默。
“刚才谁没跟上节奏?”沈逸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压迫感。
“我。”一名玩家低声回答。
“原因?”
“太累了,反应慢了半拍。”
沈逸点头,“我知道。系统每天只允许使用三次模拟空间,每次四十分钟,我们得高效利用。”
他打开背包,从“碎片收集兑换”中取出三枚淡蓝色药剂,分别发送给每位队员。
“恢复类道具,能缓解疲劳并提升五秒内的反应速度。但别依赖它,这只是辅助手段。”
林悦接过药剂,轻声道:“你什么时候弄到的?”
“刚换的。”沈逸没有多说。
他很清楚,团队需要的不仅是战术,还有状态管理。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容易让人心生倦意,而一旦形成惯性,就会影响比赛中的判断力。
第二轮模拟开始,队伍状态明显提升。他们按照沈逸制定的节奏稳步推进,成功突破关键防线,完成了任务目标。
休息间隙,沈逸组织了一次简短复盘会议。
“问题还是集中在配合节奏上。”他指着战斗回放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尤其是第三波冲锋,我们的阵型被压缩得太紧,给了对方集中打击的机会。”
“我觉得指挥风格可以再灵活一些。”一名队员提出意见,“有时候我们还没准备好,命令就已经下来了。”
沈逸没有反驳,而是调出过去五场比赛的录像片段,逐帧分析每一场的决策节点。
“这不是为了控制你们,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有效的动作。”他语气沉稳,“我们需要一套可变的战术体系,而不是固定的指令。”
他提出了“模块化战术”的构想——根据战场局势划分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由最适合的角色主导节奏。
“比如前期侦察由游走位负责,中期推进由核心输出带队,后期决战则由指挥官统一调度。”
这个想法引起了不少讨论,但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林悦看着屏幕上的战术草图,忍不住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沈逸只是淡淡一笑,“经验多了,自然就知道哪里该调整。”
第三轮模拟结束已是凌晨,所有人下线前都收到了一份详细的任务总结。
沈逸退出频道,调出数据库界面,开始整理其他战队的比赛数据。
多个强队的录像已被加密上传至付费专区,普通账号无法访问。他切换到“夜莺”的女性形象,借助隐藏身份加持,申请加入几个相关粉丝群组。
他以一枚罕见技能书碎片换取了所需资料,随后启动系统内置的数据解析功能,提取各战队的核心打法,并生成对抗建议。
分析过程中,他的眉头逐渐皱起。
某支战队的战术风格与之前遭遇的“黑莲花”极为相似,甚至在某些细节处理上完全一致。更令他警觉的是,这支队伍最近几次比赛的胜负曲线,与某些稀有材料的价格波动高度吻合。
他截取了部分数据,准备后续深入比对。
就在这时,系统右下角突然亮起一道红光。
【潜力挖掘预警】:检测到潜在危险逼近,请立即调整行动路径。
沈逸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眼神一凝。
他迅速关闭数据库连接,拔掉网线,同时将刚刚整理好的数据包复制到另一台离线设备中。
他没有再逗留,关掉房间里的灯,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月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外面的世界依旧喧嚣,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凌晨两点四十七分。
下一秒,他拿起外套,轻轻推开房门。
风从门外吹进来,卷起一角衣摆。
他走了出去,身后,房间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