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一个洪亮而带着激动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危险的寂静!
只见工部侍郎张维猛地从清流席位中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求知欲,对着景帝躬身行礼,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臣启陛下!方才在苑外,臣听闻陈九公子于琅琊书斋清谈,曾论及江南水患治理之道,其言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尤以梯田固土、湿地蓄洪、水密隔舱诸策,令臣茅塞顿开,振聋发聩!
此乃解江南困局、利国利民之良方!臣心痒难耐,恳请陛下恩准,容臣当面向陈公子请教这治水良策之精要,以解臣心中多年之惑!
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啊!”
张维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充满了对“学问”的渴求,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角落的羞辱牌上拉了回来。
然而,这看似求教的举动,在此刻无异于烈火烹油!
孔希声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住机会,声音洪亮地接口道:
“张侍郎此言差矣!琼林雅集,乃文华盛会,探讨的当是圣贤微言大义,治国经纶大道!陈公子纵有巧思,亦不过是些匠气十足的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
岂能在此等场合,喧宾夺主,妄论这些……这些末流之术?”
他将“奇技淫巧”和“末流之术”咬得极重,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孔师此言,请恕下官不敢苟同!”
张维毫不退让,梗着脖子反驳,他已被陈九清谈时的思路彻底折服,此刻只想抓住机会求解,
“《尚书·洪范》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治水安民,调和五行,本就是治国安邦之根本大道!岂能谓之末流?陈公子之策,直指水患本源,乃经世致用之真学问!若因出身而鄙其策,岂非因噎废食?下官恳请陛下圣裁!”
“荒谬!”
一位须发皆白、以古板守旧着称的老翰林拍案而起,气得胡子直抖,
“张侍郎!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推崇一个庶人妄议国政?还将其匠人之语拔高到经世大道?简直有辱斯文!
陛下!臣以为,陈九一介布衣,无官无职,更无寸土之权柄,在此妄谈国政,已属僭越!其所言所论,纵有几分歪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哗众取宠!岂能当真?
更遑论在琼林苑此等清贵之地喧哗讨论!臣请陛下,治其妄议之罪,逐出琼林苑,以正视听!”
“臣附议!”
“臣附议!庶人论国事,成何体统!”
“张侍郎莫要被其妖言蛊惑!”
一时间,清流之中,以孔希声和那老翰林为首,群起而攻之!
矛头不仅指向陈九的“奇技淫巧”,更直指他“庶人论国事”的根本资格!
将张维的求教,直接定性为“僭越”和“哗众取宠”,要求治罪驱逐!
勋贵那边更是乐得看戏,王玄策之父阴阳怪气道:
“哎呀,张侍郎,您这求教,可把咱们的陈大才子害惨喽!人家本来在角落里安安静静与……嗯,反省己身呢,您这一嗓子,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嘛?
啧啧,您看看,这老翰林都气成什么样了?
陈公子,您倒是说说,您一个庶人,连秀才功名都没有,到底哪来的底气,在这琼林苑里指点江山,教张侍郎这样的朝廷大员做事啊?”
恶意的笑声再次隐隐响起,
大皇子景昭眉头皱得更紧,看着清流内讧,勋贵煽风点火,而陈九被孤立在角落风暴中心,他越发觉得这局面诡异。
老三为何一言不发?父皇为何也默许?这分明是要把陈九往死里整!
二皇子景啸天则看得津津有味,低声对左右道:“打!打起来才好!最好让父皇直接把那烂泥叉出去!”
高座上的景帝,目光在激烈争论的张维、义愤填膺的老翰林、煽风点火的勋贵,以及角落那个沉默的青衫身影之间缓缓移动。
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极淡的、如同猫戏老鼠般的兴味。
他似乎在欣赏这场由他默许、由三皇子暗中推动的“围猎”。
终于,在争吵声稍歇的间隙,景帝缓缓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声音:
“好了。”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景帝的目光落在张维身上,语气平淡:“张爱卿求教之心,朕已知晓,治水安民,确为国之要务。”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落向角落的陈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和……推动,“陈九。”
被点到名字,陈九缓缓抬起头,迎向那道至高无上的目光。
他脸上的平静终于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仿佛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孤狼。
“朕也听闻你在琅琊书斋所言,确有几分新奇之处。”
景帝的声音听不出褒贬,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张爱卿既虚心求教,你便当着朕与满朝文武的面,将你那梯田固土、湿地蓄洪、水密隔舱之策,详细道来,也让在座诸公,都听听你这经世致用之学,究竟有何等玄妙。”
轰!
如同在熊熊烈火上又泼了一桶滚油!
景帝金口一开,非但没有制止这场围剿,反而亲自下场,将陈九推向了风口浪尖的最顶端!
这哪里是让他“详细道来”?
这分明是让他站在整个大景权力中枢的面前,接受最严苛的拷问!面对最挑剔的审视!稍有差池,万劫不复!
张维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求教竟被陛下如此“抬举”,反倒将陈九置于更凶险之地。
孔希声等老臣眼中则闪过一丝得意。
陛下亲自发话,看你陈九如何招架!在陛下和满朝重臣面前露怯,比被驱逐更丢脸万倍!
三皇子景宸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清晰的、冰冷的弧度。
父皇的推波助澜,正是他精心布局后最完美的收场。
他要让陈九在这金銮殿上,在父皇面前,彻底暴露其“烂泥”本质,让那所谓的“文名”和“开宗立派”,彻底沦为笑柄!让明凰的“镇国”之名,连带蒙羞!
大皇子景昭猛地看向景帝,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