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才凑到王老太耳边,悄悄说了自己的计划。
王老太一听,这可是事关赵家的大事,当即应了下来:“放心,妈,肯定把事情给你办成。”
今天李淑兰搬到了龙阳街-175号。
马秀兰的搬家也有条不紊的进行,她们一行人先把东西转移到新家,然后帮着张老头和张老太把东西搬到138号。
中午来不及做饭,赵兴国在国营饭店买的包子给大家吃,下午马明强厂里的师傅给马秀兰送家具来了。
是用马明强的名义买的,可以走内部员工价,三个床,三个衣柜,两个书桌,餐桌,板凳一共下来便宜了二十来块钱。
牛春花看着这崭新的家具,散发着原木的清香,再看看这宽敞的院子和房间,感慨:
“要是王老太看了这一切,我估计她眼红的能瞎了。”
“不过,我肯定不会告诉她的,省的她来打扰你的好日子。”
“要是我以后也能住上这样的家,就好了。”
马秀兰拍了拍她的肩膀,满怀鼓励:“你肯定没问题的。”
很快时代就会发生改变,只要勤劳,胆子大,一切都不是问题。
赵兴国带着媳妇和妹妹收拾,马秀兰准备做饭,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得吃点好的补补,还好她今早提前去抢了猪肉。
一会油炸了,做点小酥肉,一半给大家干吃,一半放进白菜粉条炖菜里面。
牛春花一边给马秀兰打下手,一边感慨,怪不得马秀兰做饭好吃,自己炒菜只会放个油和盐。
马秀兰这葱姜蒜一个不落,其他的瓶瓶罐罐的料也不少。
酥肉下锅翻炒的时候,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由于厨房就是搭了个棚子,隔壁的王家一下子就闻到了这诱人的香味,那天撞到张老太的王家小子王耀祖一下子就闹腾起来。
“奶奶,我要吃,我要吃。”
梁翠娥今天带着一大家子去亲戚家吃席去了,本着不能亏了礼金的份上,除了上班的2个人,其他的全都被梁翠娥带上了。
大大小小坐了亲戚家两桌。
不顾亲戚的黑脸,从早吃到晚。
能蹭一顿是一顿,反正亲戚办喜事,不能发火。
回到家,就闻到了这个香味,她以为还是那老两口呢,想也不想的便端上碗敲了门。
看见开门的是牛春花,梁翠娥愣了一下,语气不客气:
“你谁呀,张老头和张老太呢。”
牛春花想着远亲不如近邻,不能给好姐妹以后惹麻烦,这老太婆是凶了点,但是有可能这人就是这种面相。
她好着性子:“张叔和张婶已经搬走了,这里是我们租的房子。”
梁翠娥惊得大叫一声:“她怎么能把房子租出去!”
这房子租出去了,万一张家那老两口死了,这租户要是给霸占了,不是给她家添麻烦吗?
梁翠娥神神叨叨:
“我跟你们说,你们被张家老两口骗了,这房子克子克孙,你们住在这里是要断子绝孙的,你们还是赶紧搬走吧,别沾染上一身的晦气。”
马秀兰知道这就是张老太口中的想霸占她们家房子的恶邻,她将灶膛里没烧完的粗柴弄出来,拿着烧火棍走了过来。
“我知道克子克孙的事,我不怕。”
马秀兰声音坚定。
梁翠娥着急:“你们这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就等着瞧吧。”
她得回去告诉她那几个儿子,一定要想办法赶走这家人。
王耀祖在家等了好一会,没看见奶奶端着肉回来,等不及跑了出去:
“奶奶,我的肉呢,是不是那两老不死的不给我,我再抓青蛙放到他们的被子里。”
梁翠娥对孙子的话,一点都不纠正,甚至还觉得对,那天王耀祖撞了张老太,回家还被奖励了一颗糖呢。
张嘴就对马秀兰命令道:“把你刚才做的肉菜给我孙子盛一碗。”
牛春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之前大家住在家属院,既是邻居也是同事,说话做事都很客气,绝对没有这样的语气上邻居家理直气壮要肉菜吃的。
这年头一个月才吃一两次肉,再馋肉,也没有邻居家吃肉菜,舔着脸上门的。
马秀兰冷下脸:“没有肉,只有烧火棍,吃不吃?”
王耀祖当即就暴怒了,要冲上来打马秀兰,碍于马秀兰手里的烧火棍,一直近不了马秀兰的身。
这动静也让屋里的赵兴国三人出来了。
王耀祖打不上马秀兰,又吃不上肉,原地撒泼打滚。
梁翠娥见马秀兰孩子们都出来了,也不怕,她嗷一嗓子,她那几个儿子孙子就能来,反而看赵兴国很单薄,剩下的是两个女的,心里觉得好欺负。
继续耍无赖:“你看你把我家孩子馋的,你必须哄好我家孩子。”
马秀兰扫过王耀祖,拿着手里的烧火棍晃了晃:“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是了。”
梁翠娥没想到马秀兰这么说,气急怒骂: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人,对孩子都这么狠,你就不怕你孙子遭报应吗。”
马秀兰气笑了:“那你不小气,你怎么不把你家里的白面拿一袋子给我吃呢。”
“再说了,我孙子,我早都不要了,他遭不遭报应关我什么事,至于你孙子,更关不上我的事情了。”
梁翠娥:“你,你,你!”
她就没见过不把子孙当一回事的人。
之前每次她说儿孙,张家老两口都是伤心难过的不行,任由她欺负。
现在碰到了一个完全不把儿子和孙子当回事的马秀兰,她有点不会了,不过她家人多,几个孩子往那一站,也够吓一吓马秀兰的。
“儿啊,快来啊,你娘受欺负了。”
然后狠狠瞪着马秀兰:“你给我等着,看我几个儿子来了不收拾你。”
马秀兰一点不带怕的,对付恶势力不能认怂,否则开了这个头,就没完没了了。
她直接站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大家评评理啊,梁老太上门要饭要不到,招呼儿子上门打人啦!”
这会正是下班点,路过这块的基本上都是住在这条街后面的,见这块有热闹,就都停了下来。
而梁翠娥那一嗓子把他家的四个儿子也都喊了过来,其中王大柱和王二柱还穿着造纸厂的工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