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扎赛道,轮胎啸叫,引擎轰鸣撕扯空气。
林逸风死死咬住前方红牛赛车,新胎的抓地力透过方向盘传递到掌心,每一寸橡胶紧吸住赛道的柏油。
维斯塔潘的防守比之前更加滴水不漏。荷兰人每一次变线都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尤其是在阿斯卡里弯,那个他刚刚被林逸风超越的地方,维斯塔潘几乎是贴着内线的路肩在走,不给林逸风任何可乘之机。
林逸风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他像一架精密的仪器,不断调整着与前车的距离,在每个弯角尝试着不同的走线,轮胎在极限的边缘疯狂试探。他的呼吸平稳,心跳沉稳得如同节拍器,只有那双透过头盔护目镜射出的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维斯塔潘的尾翼。
一圈,两圈……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向维斯塔潘。
第三十九圈结束,进入第四十圈。林逸风再次在进入阿斯卡里弯前的长直道激活了dRS,SF70h的尾翼应声打开,速度骤然提升,猛地扑向红牛赛车的尾部。
维斯塔潘的后视镜里,那抹法拉利红正以惊人的速度放大。他毫不犹豫,再次死死卡住阿斯卡里弯的内线,甚至比之前更加靠内,几乎要碾上草皮。他认定了,林逸风会在这里,再次强攻内线。
然而,就在两车即将进入8号弯的刹那,林逸风的SF70h却如同幽灵般向外侧轻轻一带,一个微小的虚晃!他并没有像维斯塔潘预料的那样强攻内线。
维斯塔潘心中一紧,但已经来不及多想,只能按照既定线路通过8号弯。
林逸风则利用这个虚晃带来的微小空间,以一个更顺畅、更快的角度切入了阿斯卡里的组合弯。他的赛车走线如丝般顺滑,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经过千万次演练。当两台赛车咆哮着冲出10号弯,准备进入通往帕拉波利卡弯的短直道时,林逸风凭借着更优的出弯速度,已经将车头贴上维斯塔潘变速箱!
通过抛物线弯(帕拉波利卡弯),这个高速的长右弯,林逸风展现了惊人的控车技巧和勇气,几乎是与维斯塔潘并驾齐驱,轮胎与路肩擦出细微的火花。
冲出抛物线弯,便是蒙扎着名的维修区主直道!
dRS!
林逸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按钮,SF70h的尾翼再次张开,法拉利引擎爆发出最原始的怒吼。dRS瞬间激活,红影从维斯塔潘赛车旁掠过。!
不是在阿斯卡里,而是在主直道,在无数tifosi的注视下,在距离1号减速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地方,林逸风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超越!
“硬吃!”天空体育的解说员马丁·布伦德尔几乎是从解说席上跳了起来,“林逸风在主直道,凭借dRS和法拉利引擎的马力优势,硬生生从外线超过了维斯塔潘!太漂亮了!维斯塔潘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红牛的pit wall一片死寂。
片刻之后,全球直播捕捉到了维斯塔潘的车载无线电,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浓浓的疲惫:“伙计们……我尽力了。他今天……太快了。太快了。”
林逸风没有时间去品味对手的沮丧。他的目光依旧锁定前方,冷静地控制着赛车。在他身后,队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也凭借着新胎的优势,逐渐追近了维斯塔潘。
德国老将对发车时在主场被“羞辱”耿耿于怀,对维斯塔潘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维斯塔潘虽然在与林逸风的缠斗中落败,却依旧展现出了顶级的防守能力,硬生生地将维特尔挡在了身后,守住了第二的位置,直到比赛结束。
而林逸风,则在前方一骑绝尘。
他像一位孤独的王者,在蒙扎的赛道上巡航。每一圈,他的领先优势都在扩大。他冷静地管理着轮胎的衰竭,精准地控制着油耗,赛道记忆宫殿让他对每一个刹车点、每一个弯心都了如指掌,舒马赫的幻影在他身边,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中充满了欣慰。
最后一圈。
当林逸风驾驶着红色跃马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蒙扎赛道彻底沸腾了!红色的烟雾在看台上弥漫,巨大的法拉利队旗如波浪般翻滚,tifosi们的欢呼声、尖叫声、歌唱声汇聚成一股震耳欲聋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整个赛场!
“LIN!LIN!LIN!”
林逸风高高举起右臂,食指指向天空,然后比出了他标志性的“L”手势。他赢了!在法拉利的主场,在无数tifosi的见证下,他克服了车队策略的失误,两次超越了强大的宿敌,强势夺冠!
领奖台上,华夏和意大利国歌奏响。
tifosi们自发地唱起了《Nessun dorma》(今夜无人入眠)。
林逸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眼眶有些湿润。他看到阿德里巴贝内激动得满脸通红,看到罗伯托·奇亚帕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舒马赫的幻影在他身边,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轻轻说了一句:“你做到了,孩子。蒙扎为你而疯狂。”
香槟喷洒,喜悦在空气中蔓延。
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记者们再次将焦点对准了法拉利那次饱受诟病的进站策略。
“Ethan,恭喜你赢得比赛!”一位英国记者尖锐提问。“但很多人认为法拉利策略组出现重大失误,差点葬送你的胜利,你对此怎么看?”
林逸风笑容未减,平静望向记者。他淡淡回应:“我们赢了,不是吗?”
“这是一场属于整个团队的胜利。”
“至于比赛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我们会回到工厂进行内部复盘。”
“现在,让我们享受胜利的喜悦。”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团队,又暗示了内部并非毫无波澜,让记者们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庆祝的香槟泡沫还未完全散尽,法拉利车队的领队毛里齐奥·阿德里巴贝内已经沉着脸,将首席工程师马蒂亚·比诺托叫进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办公室内的气氛有些凝重。阿德里巴贝内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不容置疑:“马蒂亚,今天的比赛,如果不是Ethan的表现足够神勇,我们现在面对的会是什么?全世界的嘲笑!我们的策略团队,在主场,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比诺托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低声回应:“是的,毛里齐奥,我明白。今天的决策确实存在严重问题。”
“我们需要一些改变,马蒂亚。”阿德里巴贝内盯着他,“一些真正能够在高压之下做出正确决断的人。法拉利不能再因为这种低级失误而错失胜利。”
比诺托默默点头。他知道,一场针对策略团队的内部“地震”,已经不可避免。事实上,在比赛尚未结束时,一些备选的名字就已经开始在他脑海中盘旋。一场人事变动的暗流,正在法拉利这片红色的海洋之下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