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县委大礼堂外早早围满了人。
红砖墙上贴着一张崭新的红头文件,纸张鲜亮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关于撤销陈廷敬‘投机倒把’罪名的决定”。
几个字像针一样扎进围观人群的眼里。
有人低声念出声来,声音颤抖,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礼堂内,陈砚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整洁的中山装,站在第一排。
他手里捧着父亲泛黄的照片,照片边角已经卷起,这是他父亲唯一的照片。
台上,县委副书记宣读完文件,全场掌声雷动。
那掌声如春雷炸响,滚滚而来,震得人胸口发颤。
有人激动得眼眶通红,有人低声啜泣,更多的人在交头接耳:“陈家那个孩子真有出息啊……”
陈砚站在那里,却一点都笑不出来。
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照片,轻轻摩挲着照片,仿佛父亲就在眼前。
他想说一句,“爸,我做到了。我帮你洗刷冤屈了。”可喉咙哽住,什么都说不出。
母亲林桂香坐在后排轮椅上,身子仍虚弱,脸色苍白,但眼睛亮得出奇。
她望着儿子的背影,眼里满是骄傲与欣慰。
这一刻,她等得太久了。
而此刻的赵德昌,正被两个纪委干部押着穿过礼堂后门。
曾经趾高气扬的供销社主任,如今灰头土脸,头发凌乱,神情恍惚。
他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一眼。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冷哼一声:“赵主任,现在滋味怎么样?”
还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你当年害了多少人,现在终于轮到你了吧!”
赵德昌咬紧牙关,一句话都不敢回。
他知道自己完了。
不只是官职没了,恐怕连自由都要失去很久很久。
刘国栋也没能逃脱惩罚。
派出所副所长的位置早已不保,此刻也被停职审查。
昔日那些对他点头哈腰的人,现在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
仪式结束后,陈砚推着母亲回到家。
家属院门口,原本空无一人,如今却是人头攒动。
邻居们提着东西来了。
王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满脸堆笑地走上前:“孩子,你真有出息,这碗鸡是我们家老王今早现杀的,补身子。”
张叔拎着两瓶白酒,拍着陈砚肩膀:“小砚,咱们可是看着你长大的,没想到你现在成了大事,真给你爹长脸。”
李阿姨也送来了自家腌的咸鸭蛋:“听说你妈还在恢复身体,这点小东西不成敬意,就当是我们一家的心意吧。”
陈砚一一接过,笑着道谢。
他心里明白,这些人从前不是没来看过热闹,甚至在父亲被定罪之后避之唯恐不及。
他知道,现在忽然态度转变,是因为人心从来都是趋利避害的。
但他没有责怪谁。
他只希望从今天起,母亲能安心养病,能找到他的妹妹,苏昭能陪在他身边,一起走完这一生。
他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风也温柔。
院子里,槐花簌簌落下,落在肩头,像是命运对他说的一句温柔的祝福。
夜幕降临,家人团聚。
林桂香坐在窗前的藤椅上,手中轻抚着丈夫陈廷敬泛黄的照片,嘴角带着一抹久违的笑意。
阳光透过槐树枝桠洒落进来,在她苍老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她的眼神温柔而坚定,仿佛在与照片中的丈夫对话。
“你爹要是知道今天……一定会笑。”她轻声说道,声音柔和却饱含深情。
陈砚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亲。
这么多年,母亲一直活在流言蜚语和生活重压之下,如今终于扬眉吐气,她眼中的光重新亮了起来。
他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妈,我会让你看到更好的日子。”
林桂香转头看他,眼中满是慈爱:“你长大了,比你爸厉害。”她顿了顿,又道,“不过,别只顾着我们,你自己也要好好的。”
陈砚点头,心中却明白,母亲嘴上说关心他,其实最挂念的还是那个尚未找到的女儿——他的妹妹,陈小雨。
夜色渐深,江风拂面,水波荡漾。
苏昭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毛衣,站在江边的小石桥上,望着天际闪烁的星斗,神情有些恍惚。
“你说,以后我们会不会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她忽然开口,语气轻柔,像是问陈砚,更像是问自己。
陈砚怔了一下,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当然,你想去哪儿我都陪你。”
他知道这句话分量有多重。
前世他没能守住苏昭,她在一场意外中为救一个落水儿童牺牲,年仅二十三岁。
这一世,他早早将她护在身后,不再让她涉险,也不再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
此刻的江风里,仿佛藏着无数未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承诺。
他们并肩站立,谁也没有说话,只有江水哗哗作响,像时间缓缓流淌。
回到家中,陈砚没有立刻休息,而是走进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旧笔记本。
那本子已经泛黄,是他小时候练字用的。
他翻开一页,沉思片刻,郑重地写下一行字:
“父亲冤案已雪,接下来,是妹妹的下落和未来之路。”
窗外春雨绵绵,细密的雨丝敲打屋檐,发出轻柔的声音。
而屋内灯光温暖,照亮了纸上墨迹未干的字句。
陈砚凝视着那行字,眼中浮现出一丝冷意和决然,他知道寻找妹妹的道路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上一世从没停止过寻找他妹妹,可直到最后也没法找到。
他也清楚,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立足、发家致富,光靠一点点小买卖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资源、人脉、政策支持,更需要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于是,他在笔记本的另一页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荒山承包、经济林种植、长毛兔养殖、副业合作社……
这些都是前世他曾尝试过、失败过的项目。
但这一次,他拥有重生带来的信息差优势,也有了更成熟的头脑和更坚定的决心。
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雨幕,眼神深邃如夜。
对于他而言,未来的路,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陈砚起了个大早。
他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背上一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地图、指南针和几样简单的工具。
他没惊动家人,只是悄悄出了门。
苏昭却是早已等在门口,见他出门,便迎了上来。
“我跟你去。”她语气平静,却不容拒绝。
陈砚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