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心思的不少,这让温家上门提亲的一下子就多了。
不过好在农忙期,见面的事没有那么快,不过先打招呼排个队的真不少。
可温饱还是那个样子,挑挑拣拣的,这不满意那也不满意。
她这样直让温母头疼,她砰的拍桌,“你真是我祖宗,你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啊!”
“你别急啊,咱老闺女材料好,找个什么样都行。”
“呵呵呵,老闺女你说,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温父疼闺女,又换个问法问。
温饱噘着嘴,站在地上低着头用脚画圈圈,支支吾吾的说,“就是啊,我长得好,哪哪都好……”
眼看温母气都都要抬手打她了,温饱用手挡了挡头,看着爸妈说,“我不嫁人行不行啊,要是嫁人了,以后他们对我不好怎么办……”
说着她就哭了起来,还哇哇叫着,哭的也越来越大声。
那悲惨劲,好像这事已经发生了似的!
温饱眼泪哗哗的流,张个大嘴,都能看见喉结,哭的毫无形象。
好伤心,好伤心,她直挺挺扑进生气的温母怀里,狠狠砸了温母一个懵逼!
可是人哪能不结婚呢,虽说温饱的哥嫂都是好孩子,对温饱也不错。
可以后他们两个老家伙老了,哥嫂也干不动了,那温饱她怎么办。
一层又隔了一层的,亲情也不是这么消耗的。
他们已经把闺女拖到这个岁数了,再拖真的就不像话了!
温父心疼皱眉,上前轻轻拍了拍老闺女的背,可他还是直拍的温饱咳嗽。
温母这时候倒是又心疼上了,扯开温父的大手,白了他一眼,“一身蛮劲,就不能轻点,你当老闺女是一袋子高粱吗!”
温父嘟囔着挠头,“……我也没使劲啊”。
等到温饱不哭了,温母和温父也不说这事了,起码不着急这会儿。
他们寻思着,等猫冬了,他们先挑选好后生,然后让温饱相看相看再选。
况且,他们其实也舍不得老闺女嫁远了。
他们这一大家子呢,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好的,不然跟让她大姐在部队找个要好后生也行!
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先从近处选后生,万一真有个什么事,他们抬腿就能到了,给老闺女撑腰做主!
……
时间过得很快,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地也越来越硬,活不多了。
可家家户户还忙着,忙着在下雪前往自家捯饬稻草,红薯藤,大豆杆子,什么的。
不论是引火,喂牲口,这些都是能用得到的好东西,一点也舍不得浪费。
十月十四日。
上头又分下来一批知青,足足十二个,四女八男。
温父愁啊,愁的都不想吃饭了。
这个时间点都要猫冬了,怎么又送知青呢!
又没什么活干,还要往外分粮食,这让很多人都不老舒坦了。
可是人不能不要,粮食又不能不给,住处又不能不分!
毕竟总不能让人饿死,冻死吧。
温饱喝着红糖,看着老爹发愁的样子直乐,“爸,别发愁。”
“哎怎么能不发愁,你看看多少知青了。”温父没有被老闺女安慰道。
温饱呲牙笑,“嘿嘿,爸,你发愁也没用,我看以后还会有知青来呢。”
温父“……!”。
温建国和温建军在一旁搓玉米棒子,抬头,温建国笑着问了一嘴,“小妹有什么想法?”
“咳咳,问到点子了,同志好眼力!”温饱清了清嗓子,给了大哥一个赞许的眼神。
看温大哥和二哥直笑。
“要我说,在猫冬的时候,我看可以在那些品相好的老知青里,挑几个人,来教孩子们上课识字嘛。”
“不说屯子里的娃娃,就咱家还有翠花,铁蛋,狗蛋,三个孩子呢,过了年也该上学了,还有二嫂肚子里的娃娃也是。”
“总不好一直让孩子们在家里打猪草吧!”
“读书识字可太好了,现在干啥都要认字的,对吧。”
三个男人听得不由自主都点头,温老爹敲了敲烟袋锅子,“老姑娘说的在理,继续说。”
温饱一抬头,“这个,新知青咱们也不凉着。”
“你看昂,男的身体好的,有手艺好,不怕死的,让他们自愿去山上打猎去,打回来那可是肉!”
“咱们给他们找事,总比让他们没事干,偷这家摸那家的强。”
“当然,条件好的知青也不用咱们发愁嘛。”
温母在一旁和两个嫂子做棉袄,纳鞋子。
等屋里安静了,温母才白了温饱一眼插话,“哦,你现在知道上学好了,那你怎么读了初中不去了呐!”
两个嫂子只是低头笑,没有搭腔。
温饱一噎,“我出门在外不是让你们操心吗,我不是知道你们舍不得我,我才不往外跑的嘛。”
“爸,你看妈,我在给你出主意呢,她倒是对我不耐烦了。”
“哼!我不在这碍你的眼了还不成吗!哼!”温饱吨吨吨喝完红糖,放下杯子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