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当天晚上。
三个人是喝的酩酊大醉。
高凯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提前检查好了所有的炉子。
三个人喝醉之后,就躺在了床上呼呼大睡。
接下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高凯一直都不让他们两个人,离开这一片山谷。
只因为这天气越来越冷了,雪时不时的会飘落下来,还伴随着呼啸的风。
温度也直接抵达到了零下55度左右,从西伯利亚那边过来的食肉动物越来越多。
饥肠辘辘的西伯利亚狼,还有西伯利亚虎,以及远东豹,也都会在这个时候,进入到大兴安岭当中。
这里的气温,已经抵达了零下55度,西伯利亚那边的气温,将会更加的寒冷,有可能会抵达零下六七十度。
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当中,李天顺和刘大憨两个人的狩猎经验,以及在雪地里奔跑活动的等等经验。
都不足以让他们能够安全的出去打猎,一不小心出去了,就是给其他食肉动物送菜。
他们三个人从除夕夜那天开始,也算是彻彻底底的进入到了猫冬当中。
山谷中的积雪越来越厚,哪怕脚上面套着一个滑板,想要快速的跑动起来,那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李天顺和刘大憨两个人,在山洞里面猫不下去了,就会穿好全身装备,背着枪去山谷里面晃悠,看能不能碰到一些动物,给他们练练枪法。
对于他们这样的行动,高凯没有任何的拒绝,只是再三的叮嘱,不能离开这一片山谷,不能在外面待太长的时间。
在这整整的一个多月里面,他们只见过三种动物。
这里是大兴安岭与西伯利亚交界的极寒区域,温度达到零下55度的时候,仍有少数适应力极强的动物会外出活动。
仍会活动的耐寒动物,就有驼鹿(狍子冬季亚种),它们的活动时间,仅在正午零下50度以上时段短暂外出,啃食柳树皮或雪下枯草。
它的鼻腔毛细血管网,能够加热吸入的冷空气,防止肺部冻伤,腿部毛发形成“雪靴”,防止陷入深雪。
李天顺和刘大憨两个人,也是利用望远镜,在山谷底下看到对面半山腰有一头驼鹿。
他们在这一个多月里,碰到并且打到的唯一动物就是雪兔。
雪兔在零下55度的时候,会将活动的时间,压缩至每天20分钟,集中在日照最强的11:00-11:20。
它的耳廓血管收缩至仅1mm直径,减少热量流失。
他们看到的最后一种动物就是西伯利亚紫貂,
这家伙可以在极寒的环境当中狩猎,凭借3cm厚的冬季毛皮,每平方厘米4万根毛发,可以在雪下追捕鼠类。
采用“雪洞突袭”战术,体温可短暂耐受-60c持续不超过15分钟。
温度低到这里,连狼群都已经放弃了狩猎,找了一个地方抱团取暖。
在这样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极限,裸露皮肤5分钟即可以被冻伤,睫毛和胡须会结冰影响视野。
雪地反射率>90%,动物出来活动都需要眯眼行动。
所以面对这种恶劣的天气,高凯才会下了死命令,让大家在避难所里面猫冬,哪怕出去也不能在外面待太长的时间。
哪怕他们两个人实在想要出去,也会让他们穿上足够多保暖的衣物,才会让他们走出避难所。
每年在这个与西伯利亚交界的地方,温度达到零下50度到55度,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后面温度会慢慢的回升。
漠河那边,有的时候,温度会直接低到零下58度左右。
如果在那样子的情况下,人们除了猫冬,啥事都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