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看了一眼高凯离去的背影之后,又看向了那个被高凯送过来的人。
他朝着这个人敬了一个礼,开口问道。
“你好同志,请问你是哪个部门的。”
对方在两个士兵的搀扶之下,也给连长敬了个礼,然后开口道。
“你好,连长同志,我是沈阳军区空军漠河雷达站情报部队,徐雷。”
连长听到对方的身份,脸色立马凝重了起来。
看到连长这个表情,徐雷缓缓的开口道。
“不用紧张,我这是追踪老毛子的预警机,进入到了他们境内,找到了他们的机场坐标,回来的时候,被克格勃特工抓住了。”
“好在刚刚那位同志,救下了我,那位同志刚刚所说的事情是真的,他们两个人血洗了对面那些走私的仓库。”
“那一些走私的仓库,事实上是克格勃特工的窝点。”
“你现在让士兵们,把身上的军装换掉,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里面的所有东西全部拉回来,说不定还会有惊喜。”
“对面那一个窝点里面的所有人,全部都被刚刚那位同志和另一位同志解决掉了,短时间内,老毛子应该还没那么快派人过来。”
听到对方说对面的那个仓库,是克格勃特工的窝点,连长立马召集了整整一个排的兵力。
让他们换上普通人的衣服,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个仓库给洗劫一空。
“噢,对了,派过去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操作雪地摩托车。”
“那里面还有大概10辆雪地摩托车,到时候用那些雪地摩托车拉着雪橇,就可以把东西拉回来了。”
听到了徐雷的建议,连长以最快的速度,点了整整一个排35个人,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任务。
然后将这名受伤的情报部队人员,带回了哨所里面,他必须要将这件事情上报。
在1977年的大兴安岭边境地带,华夏负责情报收集的主要部队就是空军漠河雷达站。
该部队隶属于沈阳军区空军,长期驻守在中苏边境,执行对空警戒侦察任务,并承担情报收集工作。
整支部队的位置,位于华夏最北端的大兴安岭无名山顶,紧邻中苏边境,是当时华夏对苏联空中活动监测的关键前哨。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对空警戒侦察,24小时监测边境空域,识别、跟踪苏联军机动态。
对所有得到的情报进行分析,记录异常空情,如越境侦察机、不明飞行物,并上报至北部战区空军指挥部。
同时还肩负着随时引导我们的军机作战,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为解放军战斗机提供目标引导。
这支部队的情报收集手段,有雷达监测,使用当时较先进的雷达设备,探测范围覆盖中苏边境纵深空域。
在极端低温(-50°c)保持运转,确保情报不间断。
同时还有人工观察辅助,雷达操纵员结合目视观察,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补充侦测。
那里有着加密通信网络,通过军用通信线路,1967年建设的东北边境通信防御体系,实时传输情报,防止苏军电子干扰。
典型作战案例有1970年,中苏紧张时期,多次发现并上报苏联侦察机米格-25“狐蝠”的越境试探行动。
这支部队的特点,是在极端环境下进行作战,冬季气温低至-57.3°c,官兵需在无取暖设施的雷达方舱内持续执勤。
这一支部队有着高情报合格率,连续41年情报合格率100%,在后来被原沈阳军区空军,评为“雷达情报信得过单位”。
反正这一支部队,在1977年的空军漠河雷达站,是华夏在大兴安岭边境的核心情报部队,依托雷达侦测、人工观察和加密通信网络,全天候监视苏联空中动态,为国家安全提供关键预警。
该部队以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性着称,是冷战时期,华夏对苏情报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支部队里面的所有士兵包括军官,没有一个是孬种。
他们会为了得到最真实的情报数据,经常都会以身犯险,进入到敌人的境内,收集最真实的数据。
有很多的士兵,进入到敌人境内之后,永远都没有回来过,牺牲在了这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自杀率达到了85%以上,要不然那两名克格勃特工,抓到徐雷的时候,也不会用木头绑着他的嘴巴,不让他咬舌自尽。
徐雷从漠河进入对面的西伯利亚地区,进入到了敌人的境内,然后把情报全部打探出来之后,绕了一个大圈。
最终还是被敌人给发现了,一路追踪着他,在他即将要进入大兴安岭的时候,被那两名克格勃特工给抓住了。
被敌人抓住,他没有任何的慌张,如果真的没有机会脱身的话,他也同样会选择自尽。
只可惜他所打探的那一些情报,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到万不得已的那一刻,他还是想找机会,活着将情报送回去。
本来被送到那一处仓库的时候,他已经绝望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惊喜等着他,让他捡回来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