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局法医中心的空气是消毒水和焦虑的混合物。李晴坐在冰冷的金属椅上,左手缠着厚厚的无菌绷带,内部却如同包裹着一块持续搏动、冰火交织的活炭。严峰坐在对面,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堆满现场照片、物证袋和初步报告的桌子。强光灯下,严峰的眼神锐利如解剖刀,试图剖开眼前这位检察官身上缠绕的重重迷雾。
“李检察官,”严峰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指关节敲了敲桌上几张放大的照片——冷库内扭曲的维生舱、凝结的“钟摆”冰晶、控制台上狼藉的拓扑迷宫模型残骸。“我需要一个能放进卷宗、能说服法官、能向公众交代的解释。从你左手开始。” 他的目光落在李晴缠着绷带的手上,那晚在冷库外强光下目睹的诡异搏动和银灰色蔓延,是他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的景象。
李晴深吸一口气,胸腔的隐痛让她声音略显沙哑,但检察官的条理和冷静是她此刻最坚固的盔甲:“严队,解释需要建立在证据链上。我的手,是去年‘环亚制药案’爆炸现场的遗留伤,伴随严重的神经损伤后遗症。冷库内那个所谓的‘频率迷宫’核心,其发出的特定低频共振,与我受损神经产生了异常强烈的生理反应,类似一种…病态的共鸣。剧痛和痉挛是结果,不是原因。至于它当时表现出的形态变化和…应激反应,法医中心正在做全面检查和神经电生理评估,报告出来前,任何猜测都是不专业的。” 她巧妙地将超自然现象锚定在已知的物理创伤和科学可解释的神经病理学范畴,避开了“能量”、“混沌”等无法实证的词汇。
她将话题精准拉回现实:“当务之急,是那些受害者。周小舟他们情况怎么样?”
严峰眉头紧锁,暂时压下疑虑:“十七人,全部深度昏迷,生命体征极度不稳,体温远低于正常值,皮肤蓝白,部分肢体出现组织坏疽前兆。市一院组织了专家组,初步判断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复合性神经毒素和低温冻伤,毒素成分复杂,含有未知生物碱和金属离子,与你从诊所带回的针帽污渍残留初步匹配。他们称之为‘冰蓝天使综合症’。解毒和复温方案…还在摸索,情况非常不乐观。” 他拿起一张照片,上面是周小舟躺在IcU里,浑身插满管子,皮肤下的冰晶脉络在强光下清晰可见,触目惊心。“他们不是孤例,李晴。塘湾村及周边区域,近三个月上报的‘怪病’或失踪青年,数字远超我们想象。‘钟摆’在批量制造受害者。”
“批量制造,就需要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分发。” 李晴眼中锐光一闪,指尖点向物证袋里那几支从诊所垃圾桶找到的、带有蓝白色结晶污渍的废弃针管针帽。“‘为民诊所’的老医生张济民是关键突破口。他的恐惧和被迫沉默,指向一个组织严密的上线。他不可能独立完成毒素的获取和注射。审讯有进展吗?”
严峰脸色一沉,拿出另一份报告,推到李晴面前:“张济民死了。昨天凌晨,在临时羁押室的厕所里,咬碎了藏在衣领夹层里的氰化物胶囊。死亡时间在我们控制他之后不到六小时。尸检确认,胶囊是特制的缓释外壳,死亡过程极其痛苦但迅速。典型的‘灭口’。”
“灭口…” 李晴咀嚼着这个词,寒意从脊椎升起。“网吧那个网管呢?他颈后的抑制贴片升级版是关键物证!”
“王超,”严峰念出网管的名字,“在蓝星网吧后巷被我们找到时,已经神志不清,全身高烧,颈后贴片位置皮肤严重溃烂,渗出的组织液带有微量蓝紫色荧光,和你发现的机箱内荧光粉末同源。他嘴里反复念叨‘0618’和‘摆不动了…’。目前仍在IcU抢救,医生说他大脑额叶和海马区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萎缩,可能永远无法提供有效证词。” 线索在关键人证处接连断裂,如同被精准剪断的引线。
“不是断裂,是转移!” 李晴猛地站起,左手传来的剧痛让她身形微微一晃,但思路却异常清晰。“张济民诊所的医疗废物、王超接触的纹身贴和抑制剂残留、冷库维生舱的冷凝液…这些都需要源头!‘钟摆’不可能凭空变出这些东西!重点查诊所和网吧的物流记录、异常水电消耗、周边监控里所有运送特殊容器(比如保温箱、液氮罐)的车辆!特别是那些看似给城中村小超市、小餐馆送货的普通冷藏车!” 她指向墙上挂着的海东市地图,指尖重重戳在临港新区旧工业园的位置。“还有冷库本身!‘海丰冷链’废弃前的产权变更、水电恢复记录、近期所有进出车辆,尤其是工厂保安(灰夹克)所属的‘安泰’安保公司的调度记录!他们把人带走,需要车!需要通道!”
严峰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李晴的切入点精准狠辣,完全跳出了玄虚的迷雾,直指犯罪行为的现实骨架。“已经在查。安泰安保的背景不干净,注册法人是空壳,实际控制人层层穿透指向一个境外离岸公司。他们的车辆GpS数据在案发时段有大量异常屏蔽点,集中在临港新区的几个废弃码头仓库。我们的人正在那边进行地毯式搜查。”
“码头仓库…” 李晴沉吟,“原料输入,成品输出…黄海的坐标呢?” 她最关心的是U盘里陈刚用生命传递的信息。
严峰调出电脑屏幕,一张黄海海域图出现,一个醒目的红点标注在43.21°N,124.11°E。“技术部门正在全力解析你带回的U盘数据,里面的‘频率图谱’非常复杂且带有强干扰,像是某种加密的生物电磁场模型,直接关联到那个坐标点。初步比对卫星遥感、海图和水文资料,那片海域水深超过150米,海底地形复杂,有强洋流经过,没有任何已知的岛屿、钻井平台或官方记录的海底设施。但是,”他放大一片模糊的声呐扫描图,“海警巡逻船在距离该坐标点约5海里处,捕捉到一次极其短暂、来源不明的低频声波信号,强度巨大但瞬间消失,特征…与你U盘中部分图谱的噪声段有微弱吻合。海警和海洋局已经组成联合调查组,怀疑可能存在非法建造的海底装置或沉船改造点。”
海底迷宫!陈刚被困在那里?还是那里就是“秩序”企图锚定的最终节点?李晴的心揪紧了。现实的调查开始触及深海的核心。
“还有一个发现,”严峰调出法证科的报告,“从冷库维生舱外壁刮取的‘钟摆’冰晶样本,以及受害者体内提取的未知生物碱成分,经过质谱和元素分析,发现其中几种极其罕见的同位素组合和有机分子结构,与我国海洋研究所三年前在东海某海沟发现的一种未知嗜冷古菌的部分代谢产物有高度相似性!这种古菌的样本和研究数据,曾在研究所内部服务器遭遇过一次未遂的黑客攻击!”
生物科技犯罪!将深海极端微生物的恐怖特性武器化!“钟摆”的触角早已伸向国家科研机构!李晴瞬间联想到“环亚制药”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层联系。这不是孤立的城中村罪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融合了前沿生物技术与地缘野心的犯罪!
突然,严峰的加密通讯器响起。他接通后,脸色骤然变得极其难看。“什么?…确定吗?…保护好现场,我马上到!” 他挂断通讯,看向李晴,眼中是震惊和愤怒:“城北垃圾填埋场边缘,发现一具年轻男性尸体。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体表无致命外伤,但皮肤呈现不正常的蓝白色斑点,口鼻处有微量蓝紫色荧光粉末残留。死者身份初步确认…是塘湾村一个辍学在家的少年,有轻微智力障碍。他口袋里…塞着一张皱巴巴的、印着蓝色翅膀和‘0618’字样的劣质贴纸。”
新的受害者!新的物证!新的恐惧在底层蔓延!“钟摆”在清理外围?还是失控的毒素开始污染更边缘的群体?
李晴霍然起身,左手疤痕在绷带下传来一阵尖锐的悸动,仿佛嗅到了猎物的气息。“带我去现场,严队。” 她的声音冰冷而坚定,检察官的职责压倒了一切生理的痛苦和存在的疑虑。“每一个受害者,都是撕开这张黑网的一道裂口。垃圾场…或许藏着他们来不及销毁的‘泥泞’。”
警车再次呼啸着冲出市局,驶向城市边缘弥漫着恶臭与绝望的垃圾场。这一次,没有低频的嗡鸣,没有炫目的能量碰撞,只有检察官在泥泞中寻找指纹、足迹、纤维、毒物残留…用最现实、最扎实的证据,向深海中的黑暗发起无声却致命的检控。智力对抗的棋盘,已从超维迷宫落回布满尘埃与罪证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