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2月24日,这天是新教的平安夜,理查德却收到一个特殊任务,那就是去访问他们的盟友——苏联。
这本来属于外交工作,为什么这个任务会跟他有关系呢?
这次访问苏联属于一个“试探行动”,明年的2月份罗斯福总统要和传说中的“钢铁之人”斯大林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会面,为了了解苏联现在的情况,国务卿爱德华·斯退丁纽斯特意安排了一个团队,提前对苏联进行友好访问。
其实最主要的是,苏联是布尔什维克阵营的国家,很多美国政客对那里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场西伯利亚的红色寒流”,觉得他们下了飞机就会被各种“极左”撕成碎片。
为了打消这个疑虑,证明苏联人也是一些普通人,所以斯退丁纽斯特提前安排了这次外交访问。
由于他们是战争同盟,最初的名单里除外交人员外,拟定了四位陆军将领,两位海军将领共同赴苏访问。
一来是和苏联军方进行接触,为日后双方的会师,乃至登陆日本的联合作战做准备。
二来是考察苏联人武器装备,军容风纪方面的情况,看看这支部队的状态如何。
不过这也轮不到海军主官理查德参加,毕竟前线的战事还需要他指挥。
12月20日,有人向总统建议,苏联是一个军事政权,应该派出战功耀眼的高级将领前往,否则会被俄国佬嘲笑。
因此最终海军方面决定派海军里战功卓着的理查德和威利斯·李一同前往,他们于26日从华盛顿出发,乘坐飞机前往伦敦,随后再乘坐飞机前往列宁格勒。
(其实海军方面是选了一个航母专家,还有一个战列舰专家。)
1月1日,理查德抵达了列宁格勒,下飞机前他还有些紧张,这个神秘的红色国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理查德穿着呢子大衣,跟着斯退丁纽斯特走下飞机,两侧站着一群高大的士兵战列,旁边还有军乐团。
他们都穿着冬季棉装,随后一阵军乐奏响,先是他熟悉星条旗永不落,随后是国际歌。
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和几个将军前来迎接他们。
“不知道哪个是朱可夫。”理查德看着他们。
显然朱可夫在莫斯科等着他们。
随后莫洛托夫讲起一串串俄语,还带着弹舌音。
除去客套话之外,翻译最后还说了一句:“很冷吧,我们为你们准备了火炉。”
一旁的几个士兵手里还捧着棉袄,但理查德他们没有穿。
一阵寒风吹来,理查德被冻的发抖,但他依旧忍住了俄罗斯的严寒,毕竟不能给美国人丢脸。
当天晚上,他就强烈要求日后的行程改穿俄国人的棉衣,他和威利斯·李说:“据说莫斯科比这还冷。”
1月3日,他们抵达了莫斯科,斯大林亲自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他们。
不得不说俄国人的建筑跟英美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莫斯科这座城市里既有东罗马式的古老建筑,又有十分惊艳的红色美学。
来到斯巴克斯塔楼外,上面镶着一颗闪亮的红星,为这座古建筑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威利斯·李说:“苏联的红星随处可见,哪怕是工人的每把锤子上都有一颗。”
这个季节的房檐上盖着皑皑白雪,本来是绿色的房顶此刻也是一片雪白,跟同样白色的天空映衬在一起,说这里是一座“雪城”也不为过。
走进克里姆林宫的接待室,列宁的画像摆在中央,下面就是等待着他们的斯大林。
他那浓密的大胡子,坚韧的眼神让理查德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他。
斯大林的后方是一些将领,还有苏联的政客们。
靠近他旁边的有些稍胖,穿着青色的陆军军装,上面挂着的勋章几乎成了一面墙,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苏联战神朱可夫了吧。
随后斯大林宴请了他们正宗的俄式午餐,传统的红菜汤和莎士雷可,还有俄式馅饼、格鲁吉亚恰恰普里,总之理查德都没吃过。
不得不说俄罗斯人的菜系属于粗犷中带着精细。
另外他还吃了俄罗斯列巴,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硬。
宴会上,理查德跟着俄国人一起举起伏特加,他本身没有什么酒量,喝这种高烈度的白酒更是难以下咽。
但为了顾及面子,他还是举起杯一饮而下,一股火辣的感觉从喉咙直抵尾部,随后窜上鼻梢,呛的他眼泪都流了出来。
斯大林还特意跟理查德单独说了几句话,赞扬他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不过这段对话在当时被禁止播出,因为苏联正和日本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之中。
随后的几天,他们检阅了苏联的军队,参观了列宁墓,莫斯科地铁站等景点。还去了图拉兵工厂,见识到了苏联的武器装备。
理查德注意到一款火炮,经过苏军军官的介绍,这是一款名为bS-3的反坦克炮,据苏联人吹嘘,其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虎王坦克的首上装甲。
理查德本身不懂陆军装备,虎王坦克是什么他也不太清楚,只是他怎么看这门炮都像是一门舰炮。
“苏联人还有海陆通用炮的传统?”理查德和李说。
1月25日,理查德回到了夏威夷,短暂的苏联旅程也告一段落,没想到他这是此生中唯一一次到访这个神秘的国度。
理查德后来跟记者回忆说:“这里的人们没有媒体说的那样痛苦、闭塞,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相反他们特别有干劲来建设他们的祖国,相信可以凭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这个世界。”
后来的后来,理查德因为这句话丢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