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签订《岭州条约》一个月后,秦军陆续攻占了大夏南方共18省。
时至1902年1月15日,秦军还未掌控在手里的也就北方的青省,陇西省,蒙省,黑省,吉省等五个省份。
而就在15日早上,身为西南四大上将之一的王耀武再度飞往西蕃省,准备进军青省,攻灭冯玉翔。
毕竟之前攻占西蕃省的人是王耀武,此次进军青省的最佳人选自然是非王耀武莫属。
当冯玉祥探查到西蕃,山西,河北三地的秦军大军集体向青省边境靠拢之时,冯玉翔顿时坐不住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自从去年上半年同秦军一战之后,整个西北军元气大伤。
而冯玉翔的大腿东瀛国看见冯玉翔在战场上的不堪之后,也是抛弃了冯玉翔这摊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因此即使时间过了将近一年,整个西北军的部队总人数至今也不足十万人,其中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没有正规点的武器。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早知道今日,当初就不应该同东瀛合作,找秦浩明的麻烦了。”
一脸颓废的冯玉翔此时哪还有当初做西北王时的意气风发,脸上满是愁容,言语中充满悔恨。
“大帅,或许您用不着如此悲观,我们可以尝试联系一下东北那位,那位经营东北三省多年,底蕴深厚。
而且秦军一旦攻占青省,下一个就轮到他东北了,我想他不会坐视不理吧,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我想东北那位还是清楚的。”
参谋长张华想出了一个办法,瞬间让冯玉翔眼前一亮。
“好,不愧是我的参谋长,那你立刻着手去联系东北那边。”冯玉翔只觉得压抑在心头的阴云被张华的话给一扫而空,心情无比的舒畅。
“不,不行,还是我自己来吧!”想了又想,冯玉翔又觉得只有自己亲自出马,才能凸显出诚意,更有可能请动东北的援军。
……
“父亲,西北那位来电!”张雪良拿着从青省发来的电报,找到张成霖。
“呵呵,看来这位西北王是坐不住了啊,求援求到我这来了。”张成霖抚了一下长须,呵呵笑道。
“秦军三路大军齐出,冯玉翔肯定是走投无路了。”
秦军三路大军调动的动静,肯定是瞒不住东北的探查,因此对于冯玉翔的处境,身为东北军少帅的张雪良自然是一清二楚。
“呵,平时派重兵把守青蒙二省边境,防贼似的防着老子,到了这会,还想找我给他擦屁股,真是不懂一点人情世故。”东北王张成霖嗤笑道。
“那,我们不用理会?”
“嗯,不用管了,把冯玉翔发来的这封电报原封不动的发给秦军吧,我们也是时候该站队了。”
“是,父亲!”
之前张成霖父子二人就讨论过了接下来的计划,自然不会因为冯玉翔的一封求援电报而变卦。
而不知情的冯玉翔,还幻想着东北军大军入关帮助自己驱逐秦军。
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威名赫赫的东北王早已没了争霸之心,已经做好了投降于秦军的准备。
就连他亲口阐述发出去的电报,东北王父子二人都没看一眼,甚至还将其交给了秦军。
————
“怎么样,东北那边还没有回应吗?”脸上还有一丝希冀之色的冯玉翔,满怀期待的向参谋长张华询问道。
张华没有回答,脸上充满了苦涩,摇了摇头。
“那就继续给东北发报啊,我就不信他张成霖眼瞎耳聋,若我冯玉翔没了,下一个可就是他张成霖了。”状若癫狂的冯玉翔怒吼道。
“大帅,我们已经向东北发了十几封电报了,但没有一封得到回应。”
听到张华的这句话,冯玉翔仿佛被抽空了浑身上下所有的力气,瘫坐在作战会议室中的椅子上。
“秦军离西临还有多远?”
良久之后,冯玉翔有气无力的向张华问道。
“大帅,离西临最近的秦军部队,已不足三十里,要不我们联系沙俄方面的人?”张华试图再做最后的挣扎。
“哈哈,我冯玉翔之前同东瀛来往,已经背上了卖国求荣的骂名,若我在勾结沙俄,那我就要成为千古罪人了。
罢了,等秦军打到西临市,你们便降了吧,我想,他们应该不会为难你们。”
“大帅,那您呢?”
“我就算了,我知道秦浩明父子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我最好的结局,就是体面的自戕而已。”
对于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个破事,冯玉翔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因此他也清楚自己落到秦军手里的后果是怎样的。
“既然大帅不降,那我独活也无意义,我愿与大帅共赴黄泉,这样到了黄泉路上,也能有个伴儿!”
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冯玉翔,张华一直是满怀感激的,而此刻留下来陪伴冯玉翔,就是对冯玉翔最好的报答了。
“好,好,好,此生有你张华做我知己,也算是没有白活这几十年!”
听见张华的话,冯玉翔一改颓废之色,脸上满是欣喜。
1902年1月25日,秦军攻破青省首府西临市,早已得到命令的驻守西临的西北军,没有丝毫抵抗,便纷纷投降。
而等到秦军占领西临市之后,发现了自尽的冯玉翔与张华二人,以及早已被冯玉翔赐死的十几位冯玉翔的亲族。
“还算有点骨气,倒也勉强对得起西北王这个称号。”
收到从前线传来冯玉祥自杀身亡的消息,王耀武淡淡评价了一句。
“命令各部,组织部队对青省展开战后临时重建工作,另外,严令各部,不得扰民!”
此时的青省,气候比较寒冷,一些普通百姓的家园被战火波及,若不及时组织军队进行战后救护,怕是很多人都要死亡。
秦政早已预见到这一情况,并且已经向王耀武强调了这一情况。
为此调动大量青云号运输机,向青省被战火波及的各地区空投大量救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