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这个曾经的“泥腿子”团长,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基建狂魔”。
他指挥着数万名战士和民工,在清源特区的外围修建起了更加坚固的,永备性的防御工事。
战壕、碉堡、反坦克壕、雷区……
一个立体化的,纵深的防御体系,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李云龙心里很清楚,林墨的计划再好也需要时间。
他要做的就是在“掘地龙”出山之前,为林墨为整个根据地守好大门!
绝不能让鬼子,踏进清源一步!
孔捷和丁伟,也没闲着。
他们按照林墨的要求,在各自的部队里,进行了一场严格的选拔。
他们挑选出那些胆子最大,水性最好,脑子最灵光的战士,组建了第一批“特种工兵营”。
这些战士被送到了一个位于深山里的秘密训练基地。
他们将在那里接受最严酷的,关于地下潜入、定向爆破、密闭空间作战的训练。
他们将是未来,驾驭“掘地龙”,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最锋利的尖刀!
赵刚则负责着最重要,也最繁杂的后勤和动员工作。
他组织根据地的百姓,开山采石,烧制水泥。
他发动妇救会的同志们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缝制军装,准备干粮。
整个清源特区就像一个巨大的,上满了发条的闹钟。
每一个人都成了这部战争机器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零件。
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目标却出奇地一致。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要把积攒了百年的怨气和仇恨都化作力量,狠狠地砸向盘踞在大同的侵略者!
楚云飞也没有食言。
他利用自己所有的关系和渠道,开始了一场秘密的“跨国采购”。
他派出的商队伪装成各种身份,活跃在昆明、重庆,甚至香港和上海的租界。
他们用黄金、药品,和各种珍稀的土特产,从那些唯利是图的西方军火贩子手里,换取着林墨清单上,那些被严格禁运的设备和材料。
过程充满了危险和艰辛。
但每一次,当孙铭将一箱箱的物资,冒死运回358团的驻地时,楚云飞的脸上都会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不仅仅是在帮助林墨,帮助八路军。
他更是在为他自己,为他的358团,为他所信奉的党国争取一个不被时代抛弃的未来。
……
一个月后。
深夜,赵家峪后山那个最神秘的总装车间里。
灯火通明。
林墨、李云龙、赵刚、孙振邦,以及所有项目的核心工程师都聚集在这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车间的正中央。
那里一个长达三十米,直径超过五米的,充满了压迫感的钢铁巨兽已经初具雏形。
它就像一条蛰伏在地下的巨龙,虽然还没有完全苏醒,但那狰狞的钻头和厚重的装甲已经散发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报告林总工!”孙振邦拿着一份报告,激动地跑到林墨面前,“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就等……楚团长的动力系统和核心钻头了!”
林墨点了点头,他的脸上也难掩一丝激动。
这一个月,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他亲自监督着每一个零件的生产和安装,确保万无一失。
眼前的这个大家伙,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样。
“告诉弟兄们,先休息一下。”林墨说道,“等最后的零件一到,我们立刻进行总装和调试!”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报告!林部长!李团长!”
“楚云飞楚团长亲自押送着一批物资已经到了!”
“来了!”
林墨和李云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兴奋。
他们快步走出车间,冲到了清源县城门口。
一支庞大的,由上百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静静地停在那里。
楚云飞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站在头车旁边,神情肃穆。
看到林墨和李云龙赶来,他迎了上去。
“林墨兄,李团长。”楚云飞指着身后的车队,说道,“幸不辱命。你们要的东西,我……全都给你们带来了。”
李云龙跳下车,跑到一辆被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卡车前,一把将油布掀开。
月光下,一台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德国造的柴油发动机,静静地躺在那里。
在它的旁边是同样用木箱装着的高精度的龙门铣床和那个造型奇特的,镶嵌着工业钻石的合金钻头。
“我的娘啊……”李云龙抚摸着那冰冷的发动机,像是在抚摸绝世美女的皮肤,“姓楚的,你……你小子还真有本事!”
林墨也走了过来,他仔细地检查着这些设备,眼中充满了赞许。
“楚兄,辛苦了。”
“为了抗日,应该的。”楚云飞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林墨。
“这是……?”
“驻印军,孙立人将军的亲笔信。”
楚云飞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他听说了清源大捷的事情,对你和你的星火兵工厂非常感兴趣。”
“他在信里说,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能派一个军事观察团前来清源与我们进行一次,深入的……军事技术交流。”
孙立人?军事观察团?
楚云飞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林墨和李云龙都有些意外。
李云龙的第一反应,就是警惕。
“军事观察团?我看是来偷师学艺的吧?”
他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重庆那帮人,打仗不行,搞这些名堂倒是一套一套的。”
林墨接过信,没有立刻打开。
他看着楚云飞,问道:“楚兄,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孙将军的意思?”
“都有。”楚云飞坦然道,“我向孙将军,介绍了清源的情况,以及……林墨兄你的神奇。“
”孙将军治军严谨,思想开明,他认为只要是先进的,能打鬼子的技术都值得学习。所以,他希望能有一次和你们当面交流的机会。”
林墨沉吟了片刻。
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但同样也伴随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