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晴看着大田,他其实也只是个孩子而已,没这么多心眼很正常。
月晴叹了口气,拍了拍大田的头:“是他们太坏,不能怪你。但是今天吃了一次亏,下次就要记住。”
接着她对在场的所有孩子说道:“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地方是人家浅公子的,浅公子是珵国人,能收留你们只是出于一时的善心。他并欠你们什么,更不欠外面的那些流民什么,他也没有办法救所有的人,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像你们这样没有家的孩子。
他现在能收留你们,同样他也可以随时赶你们走。如果他因为自己一时的善意引来无尽的麻烦,那他还会帮助你们吗?换成是我,我一定不会,我一定是一人给你们几个馒头就打发你们走。
浅公子既然只说收留没家的孩子,那就只能收孩子,大家要团结起来,看到附近有坏人靠近,大家一起团结赶走他们。
大田你最大,以后再见到这样的人,不要放他们进来,说的再可怜也不能放。你可怜他们,后面你被赶走,他们会可怜你吗?他们不仅不会可怜你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欺负你们。”
孩子们很害怕,有的甚至哭了起来。
月晴没有可怜他们,就让孩子们在一边哭着,将大田和阿虎叫到了一边。
那边小芳开始哄几个孩子,给新来的两个拿吃的,因为是新来的,并没有给他们准备衣服穿。
两个孩子也饿的很,狼吞虎咽的吃着。
月晴瞧着他们两个的年纪,一个大概在五六岁左右,还有一个稍微大一点八岁左右吧。
收回目光,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大田和阿虎。
李氏和佘大夫也跟着来了。
大田愧疚到:“姑娘,对不起,我给你们找麻烦了。”
“准确来说是给浅公子找麻烦。”
“浅公子会把我赶走吗?”
“大概不会,他只会心里难受,觉得好心帮人还帮出个麻烦。”
“都是我不好。”
“你今天拦着他们了吗?”
“拦了,我本来只想带着那两个孩子回来,可他们就跟在后面不走。”
“你不知道那两个孩子是他们的孩子吗?”
“我知道,以前乞讨的时候见过。”
“那两个孩子有父母,你带走他们,他们爹娘跟着很正常。你说过你是被拐来的,那你知道吗?你如果不经过他们父母的同意,把他们带到咱们这儿来,也属于拐。”
“我是想着他们两个这么可怜,咱们这边儿又能收留孩子,就让他们一起过来。”
“你是好心,我知道。若不是好心也不会带着小芳和小六逃出来。后面更不会和阿虎一起保护那些可怜的孩子。你本意不坏,但是年纪太小了,考虑事情不够全面,也容易被有心人的人利用。就像今天这两个人。”
大田点头。
月晴接着道:“其实我也觉得那两个孩子很可怜,不仅那两个孩子,我觉得街上那些乞讨的人都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们,可我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我和李嫂子两个人,每天辛辛苦苦的卖鱼,一天也就挣个不到二两银子。就算自己不吃不喝,所得来的钱全部都给他们,也不够分。何况我们自己也得吃喝,李嫂子家里还有孩子,你可能不知道,她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丈夫。”
李氏在旁边道:“是呀,我家相公瘫痪在床,家里还有两个幼儿。相公等着治病,孩子等着吃饭。没来这镇上之前,我们与你们境遇也差不多,家里连口饭都不饱,我每天就靠着给人家洗衣服挣点吃饭的钱,我儿子在我洗衣服的时候掉进河里差点就死了。在你们看我,我可怜吗?”
大田点头:“可怜。”
月晴道:“是呀,李嫂子家也可怜,但我们没有厚着脸求浅公子。若是我们也仗着他心善,求他让佘大夫救她相公,浅公子是不是也得因为心善答应我们?他也许会答应,但肯定会很为难。你们看着小枝医治好像没什么,但你们知道这前前后后需要多少钱吗?”
佘大夫插话道:“小枝伤的很重,用了不少珍贵的药材,到目前为止,大概花了三千多两银子了,这还是往少里算。”
大田和阿虎吓了一跳。
阿虎:“这么多。”
佘大夫没好气道:“当然,这些可都是浅公子出的钱。”
月晴:“还有这院子,你见人家浅公子住过吗?人家本来没打算买这么早,就是为了收留你们这才买了这院子,自己都没住呢,先给了你们。如果收留你们会有大麻烦的话,人家完全可以不买这院子了。”
大田低着头道:“赵姑娘,我知道错了。”
“我说这些不是要责怪你,只是想告诉你这个道理。大田,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很想帮助那些和你一样境遇的人。
可你如果真的想对这些孩子好,就应该想着怎么保住他们现在的生活。你以后一定得记住,守着咱们的院子,防着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保护院子里的孩子。
还有阿虎也是,这些孩子本是你和大田聚在一起的。你们两个有事儿没事儿就要多跟孩子们讲一讲这些道理。”
阿虎点头。“姑娘,我知道了。”
大田也点头。
“好了,你们记住就行,以后长个心眼。今天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也不用担心那两个人真的会来找事儿,浅公子自然会处理好。”
大田明显松了口气。
“赵姑娘我记住了,以后一定防着那些人,不让他们跟到咱们这儿来。”
“嗯,对了,我们给你们找了两个老师。一个教你们识字,一个教你们习武。”
大田高兴道:“真的吗?我们能读书,练武吗?”
“认几个字而已,也不算正儿八经的读书。”
阿虎:“能认字也好,像我们这样的孩子本来是读不了书的。”
大田道:“我想习武,等我厉害了,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月晴点头:“对,我与李嫂子想了一下。让你们多学些东西,将来就算离开了这里也能自己生活。当然如果不想离开,就留在浅园里照顾孩子们。
浅公子已经说了,他打算把这里专门改成收留孩子们的地方。如果孩子们有地方可去就可以离开这里,就像小芳,如果我们能找到她的家人,她就可以跟着家里人走了。
阿虎虽然家里没什么人了,但如果你能独立生活,以后也不能一直留在这里。等你们离开了,如果记着浅园的恩情,就帮着回来照顾照顾孩子们。”
阿虎道:“姑娘,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浅园的孩子当成我的家人。”
大田也道:“我也是,我也会一直保护浅园的孩子,不让他们受别人欺负。”
“嗯,以后西边那个屋子就作为你们学习的地方。老师马上就来了,你们带着孩子们到西边的屋子收拾一下。咱们现在虽然什么东西都没有,但很多东西都可以代替。
比如说没有坐的凳子,咱们就找一些批好的小木头当凳子。没有纸笔,咱们就找一些小棍子在地上写字。我也没读过书,不知道人家书院里面还有什么?你们先自己看着,准备准备。”
阿虎道:“姑娘,我知道书院里面有啥,以前我爹带我去看过。”
“那你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准备,能准备多少是多少,最好赶在老师来之前弄好。”
“好。”
两个孩子跑开了。
佘大夫问:“姑娘如果想要办个学堂,何不让岳掌柜准备?”
“这些孩子们有自己的人生,我不想让山庄的人太过介入他们的生活。
人得靠自己成长,接受别人的帮助总是需要还的。”
佘大夫点头。“姑娘是真的为他们好。”
孩子们正在准备的过程中,王镖头和老三来了。
王镖头还是第一次来浅园,见到这里有这么多孩子,直说浅公子真是善人。
月晴看着他们准备好的板子,已经与他设想的差不了多少。
“真不错,西面那个屋子就当孩子们上课的地方了,孩子们正在准备着呢,老三,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好。”
王镖头刚才进门时见门口有一些杂乱的棍子:“门口那是怎么了?”
“刚才来了两个闹事的。。。”
月晴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怪不得你要让孩子们学点功夫呢,这是强行上门讨饭呀。浅公子做善事反被人利用,当真令人心寒。这些流民确实可怜,人数太多,方大人也没办法安置他们,只能沦为乞丐。咱们这还算好的,好歹没有将这些人赶到城门外,有些勤快些的也有找到些事情做。我们走过的地方多,看到过有些地方一见到流民便会驱赶,根本进不了城。”
说完便也跟着老三进去看孩子们。
来之前月晴已经交待了李氏,向孩子们介绍老师。
等王镖头、老三带着孩子们一起将西屋收拾出来后,孩子们整整齐齐的坐在小木头上,李氏站上去向孩子们介绍两位老师,并告诉他们以后要学些东西。
一通介绍过去,决定今天先让老三教几个字。月晴他们听了一会后就出来了。
王镖头:“这些孩子大的大,小的小,放在一起,能学会吗?”
月晴:“小的就让他们在旁边凑个热闹行了。”
王镖头:“那成,我就先教他们扎马步吧,然后打打拳。”
月晴:“王镖头自己看着办,我们也不懂。”
王镖头笑:“好,我回去跟镖局里的人商量一下,谁哪天没事就谁来。”
月晴:“最好和我三弟也商量一下,一个上午教,一个下午教。不过下午教的话,我和李嫂子还能抽时间过来管管孩子。上午的话,我们得去卖鱼,可能没时间过来。”
“放心,想要习武就得先学会挨打,哪个不听话,我教训他们。”
月晴点头:“只要别打坏了就行了。”
说笑了几句,月晴问王镖头,“场地需不需要布置,孩子们习武都需要哪些东西,我们虽然没多少经费,但有些东西可以自己做。像今天这些小木头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挑好,摆进教室,哦,摆进西屋的。”
“刚开始不需要,就在院子里训练,每天扎马步,跳一跳,跑一跑,打打拳什么的。”
“那省事,对了,我们带了些鱼,王镖头走的时候带回去。”
“上次你们送去的鱼,好多人没吃上,正想着呢。我这次把鱼带回去可得说清楚,谁过来教孩子们,这鱼就给谁。”
“行呀,我们别的没有,这些鱼倒是不缺,就害怕时间长了,你们会吃腻。不过,我们再过一阵子会开个小吃铺子,到时候如果师傅们喜欢上哪种小吃,就用哪种小吃当报酬。”
“你们要开小吃铺子了?”
“打算呢,现在太忙了,顾不过来。等过段时间就会开了。”
“鱼做的那么好吃,到时候这些小吃味道一定也好。”
“做出来先给镖局送去一些尝尝。”
王镖头聊了一会儿便走了,说明天上午让人过来给孩子们训练,月晴和李氏将人送到门口。
准备进门时,常榕在灵戒中道:“姑娘,有人在附近观察这里。”
月晴四处看了一圈,“哪呢?”
常榕:“。。。。,藏起来了,我过去看看。”
“需要拿着灵戒吗?”
“不需要,离的并不远。”
说完,灵戒闪了一道光,月晴便知道他走了。
月晴关上门。
回到院里跟佘大夫说一声。
佘渔:“姑娘放心,附近有暗卫,如果真有什么事,他们会查清楚的。”
月晴皱眉:“他们平时不会跟着我吧?”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两个院子里的暗卫都是周亭安排的。”
月晴心道:如果有的话,常榕会发现的,等会问问他。
孩子们都在上课,小一点的也被在西屋一角坐着玩。
李氏从西屋门口过来:“赵三郎教的真好。”
月晴:“还好吧,刚开始,他还能应付。”
李氏:“我觉得姑娘说的有些道理,小四、方儿还有狗儿直接在这里开蒙也可以。”
“嗯,不过二哥也得经常来才行,我这三弟自己学的都不咋样,教教基础的东西还行。”
李氏:“要是赵家二郎能来就更好了。”
“我想办法劝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