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情绪被谢长宁点燃。
他们不知道此刻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是,他们知道,他们要站在世界上的舞台!
他们想要让世界看看,他们华夏也有厉害的钳工!焊工!各种工人!
他们的科技没有落后很多!
越想,他们看谢长宁的目光就越是火热。
“小谢顾问,我们听你的,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要参加傲什么刻!”没听说过这个比赛的工人们,说不出来奥林匹克的名字。
但是他们知道,有个比赛,代表着世界级。
他们的目标,就是世界级!
谢长宁点头,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所以,先让我了解一下你们的技能吧?都擅长什么?”
厂内的关系就是技术说话。
其实,谢长宁在厂内可以当得起一句谢工,不过,大家都习惯叫她顾问,所以厂长也就没有纠正。
李厂长跟王利生站在不远处,看着围在一起的人,忍不住感慨:“到底还是年轻人啊,充满赶紧,对了,你听说那个比赛吗?嗷……傲什么的?”
“奥林匹克!”
王利生骄傲的说出全名。
本来,他也不知道,他是刚才在车上,看到谢长宁写了这几个字,才知道的。
李厂长不知道,王利生有种奇异的自豪感。
他比李厂长知道的多!
诶嘿!
老小子不如他!
看出王利生的嘚瑟,李厂长没好气地开口:“就你知道得多,要是我跟小谢在一个厂子内待久了,我肯定也知道的多!”
哼!
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但是,目光都忍不住聚焦在谢长宁身上。
谢长宁了解过每个人之后,分别给每个人留了作业。
钳工做模具,焊工焊梯凳……
回去的路上,谢长宁翻开自己的黑皮笔记本,拿着钢笔,一字一字的写下组内成员。
王利生坐在谢长宁旁边,看着她写下每个人的名字,性格,技能,以及作业——
每个人用一页纸,让王利生有些心疼,“他们几个人的资料,还需要用这么多的地方吗?”
“嗯,先要观察他们的技术,然后再记录最近的成长。”谢长宁组内的成员,平均技术都是三级的水平,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他们的技术提高一些。
基础功扎实,就好提升。
基础功不扎实,她就要找李厂长换人了,她的组内,要留最好的三级工。
闻言,王利生若有所思。
回到厂子内,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李国东告诉王利生,第一批钛合金螺丝生产完毕,按照谢长宁的吩咐来做,合格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个合格率代表着,他们的交工时间会缩短!
“长宁啊,厂子里是真的不能没有你啊!”王利生感慨,可他知道,谢长宁往上爬是必然的。
一旦有厂子面临倒闭,赵局就会将谢长宁安排到那里去,将厂子盘活。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间就在不远的将来——
确定好要去京城参加技能比赛,赵局对各个厂子的参赛情况也很关注,他每天都会去一个厂子,看该厂子的训练进度。
春城机床厂就在赵局的考察内。
这是他手下的大厂之一,重点厂子,赵局非常看重。
赵局来到厂子内,就让李厂长给他介绍这次参赛的人员,“这次我们参赛的人,一共有五人,分别是组长谢长宁,组员:钳工李明和,焊工杨玉国,操作工朱玉红,锻造工王永和。”
这一组的人,都是年轻人。
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赵局看到组员的时候,眉毛微微皱起,“我听说,谢长宁也代表螺丝厂参加,怎么你们——”
“小谢同志说她兼顾得过来,所以每天上午在螺丝厂培训,下午来机床厂培训,这不,组员们都在按照小谢的要求完成作业呢吗?”
来到特别培训车间,李厂长指着车间内,四个正在忙碌的身影开口。
赵局看着里面的景象,微皱的眉心松开两分,“行,我倒要看看,这小妮子要搞什么名堂。”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
谢长宁坐着机床厂的小汽车过来,下车后直奔特别培训车间。
一天的时间,足够几人完成小一些的项目,所以在谢长宁来的时候,他们的作业基本已经完成。
谢长宁穿着工服,戴着手套,一一检查之后,微微点头。
“基础都不错,可以留下。”
听她这么说,大家才明白,谢长宁说是在留作业,实际上,是在考察他们的技术!
谢长宁拿起梯凳,对焊工杨玉国开口:“今天着重给你讲课,等我将他们的缺点说完,我们就来培训。”
“好!”
谢长宁在工作的时候,整个人气场很强大。
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更像是参加过很多重点项目,建立过非常大成就的专家。
她很沉稳,讲问题的时候,也是直击要害!
几名工人对她的批评都虚心接受,并且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等谢长宁讲完,他们都欢欢喜喜的去做新的实验。
“技术工种就是这样,没有捷径可以走……”
谢长宁很会鼓舞人心,她每次说完,大家都跟打鸡血一样,热血沸腾。
就连站在旁边的赵局都难免被她鼓舞,“这小丫头说话,还真是……我这个老年人听着都感觉燃起来了!”
一想到自己的国家能够站在国际的舞台上,他们就心情激动。
没有人能拒绝这种诱惑。
“你说,未来的我们,真的可以拿到世界第一吗?”
“能!”
李厂长对自己的国家有着蜜汁自信,“我们起步晚,但是我们发展快,看看,也就二十年,我们的技术都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李厂长的话,得到赵局的赞成。
“你说得对,确实是这样,我们一定会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俯瞰整个世界!”
两人站在角落里,不说话,谢长宁还真没注意到有领导过来。
听到赵局慷慨激昂的话,谢长宁才回头,看到赵局正站在不远处,她忙放下手上的工作,“赵局,您什么时候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