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进了灶房,先把空竹篮往墙角一放,转身就去揭灶台上方的木盖。
灶膛里的余温还在,她摸了摸陶罐外壁,昨天娘炖的排骨汤还有点温热,可这天儿闷热,再放下去准得变味。
她正准备添柴热汤,忽然瞥见窗台竹篮里的鸟蛋——上午跟傅逸在后山松树下捡的,一共五个,蛋壳带着浅褐斑点,个头不大却新鲜。
她指尖碰了碰鸟蛋,又想起院子里赖着不走的钱桂芳,眉头皱了皱。
这鸟蛋要是煮了,钱桂芳见了保准要凑上来分,与其平白被占便宜,不如先藏进米缸里,等她走了再给爹娘和哥哥们补补。
打定主意,她把鸟蛋小心收进米缸角落,才重新蹲回灶前,往灶膛里添了几根干柴。
火苗舔着锅底,陶罐里的排骨汤渐渐冒起热气,肉香慢慢飘了出来。
叶蓁蓁闻着香味,又想起院子里的黄瓜架——前几天看还挂着好几根嫩黄瓜,今天正好摘来做拍黄瓜,解腻又爽口。
七零年代是凭工分分粮食,不过杏花村村民会在自家小院种了些蔬菜,刚好叶蓁蓁家里的院子里有黄瓜
她擦了擦手上的灰,掀开门帘往院子角落走,路过石凳时,故意没看闭目养神的钱桂芳。
黄瓜架上挂着四根顶花带刺的黄瓜,绿油油的透着水润。
叶蓁蓁踮脚摘了两根最壮实的,刚要转身,就听见院门口传来脚步声,还夹杂着娘李秀兰的声音:“这天阴得厉害,怕是要下暴雨,得赶紧把晒的红薯干收了。”
她抬头一看,李秀兰挎着个篮子,里头有些野果子,三个哥哥跟在后面,裤脚都沾着泥,脸上满是疲惫。
几人一进院子,看到石凳上坐着的钱桂芳,都愣了一下。
李秀兰脸上的笑意先淡了,手里的篮子紧了紧,鉴于都是妯娌,她还是开口问道:“是大嫂啊,今天竟然有空来我家串门了。”
叶卫东脾气不好,皱着眉没说话,只往爹叶全国身边凑了凑。
叶卫华性子最急,直接撇了撇嘴,小声跟二哥叶卫诚嘀咕:“大伯娘不是除了过年都不来村里嘛,今天怎么来了,还屈尊降贵的坐在院子里。”
钱桂芳听见动静,立马睁开眼,脸上堆起热络的笑,起身就往李秀兰身边凑:“弟妹回来啦?快歇歇,这天儿走山路可累坏了吧!我这不是怕下雨嘛,在你们这儿歇会儿,顺便等你们回来唠唠嗑。”
说着就想去接李秀兰手里的篮子,被李秀兰不着痕迹地躲开了。
“大嫂有心了,”李秀兰语气淡淡的,把篮子递给给叶卫东,“家里还有活没忙完,倒是让大嫂久等了。”
她扫了眼灶房方向飘出的肉香,又看了看钱桂芳没挪窝的行李篮,心里已然明白她的心思,只是没点破。
钱桂芳没接话茬,又转向三个侄子,笑着道:“卫东、卫诚、卫华,今天上工累坏了吧?我刚才闻着灶房里飘肉香了,是不是炖了排骨汤?要我说啊,这蓁蓁就是懂事,心疼你们你们,知道你们干活辛苦,总想着给你们补补。”
她说着,眼睛直往灶房门口瞟,她今天来只是想把那一百块的欠条要回来,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老二家真是发达了,竟然还吃得起肉了,这可不是过年啊!
叶卫华刚要开口怼回去,就被叶卫诚拉了一把。
叶全国这时放下手里的竹条,沉声道:“行了,都进屋歇着吧,囡囡在热菜,等会儿吃饭。”
他这话没提钱桂芳,明摆着是不想留她,可钱桂芳像是没听出来,反而跟着往屋檐下凑:“哎,好嘞!我帮蓁蓁烧烧火,正好学学咋炖这排骨汤,回头也去老宅试试,顺便可以给娘补补身子。”
说着就往灶房走,气得叶卫东攥紧了拳头。
钱桂芳刚挪脚往灶房走,叶蓁蓁正好端着热好的排骨汤出来,两人在门口撞了个正着。
陶罐沿儿冒的热气扑在钱桂芳脸上,她下意识往后躲了躲,目光却黏在陶罐里的排骨上,喉结悄悄动了动。
“大伯娘这是要去哪?”叶蓁蓁侧身挡住灶房门口,手里的陶罐稳得没洒出一滴汤,语气里没半分热络。
钱桂芳脸上的笑僵了僵,又立马堆起来:“哎哟蓁蓁,我想着你娘累了一天,过来帮着烧烧火,省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不用了,”叶蓁蓁直接回绝,“灶房地方小,我一个人够用。大伯娘要是闲得慌,不如去看看院角那堆柴火,要不要帮着劈几根?”
她这话里带着刺——钱桂芳最懒,平常回老宅这边从来不干活,更别说
钱桂芳果然噎住了,干笑两声:“瞧我这记性,我刚还想着老柴婶子那边的衣裳没晾,等会儿还得过去收。”说着就往后退,又坐回了石凳上,只是眼神还时不时往陶罐那边瞟。
叶蓁蓁没再理她,端着排骨汤往堂屋走,路过李秀兰身边时,低声说了句:“娘,鸟蛋我藏米缸了,排骨汤热好了,我再去拍黄瓜。”
李秀兰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自家闺女就是机灵,没让钱桂芳占着便宜。
没一会儿,叶蓁蓁就端着拍好的黄瓜出来了。
翠绿的黄瓜拌着蒜泥和少许酱油,看着就清爽,刚放到堂屋桌上,就听见钱桂芳在院子里喊:“蓁蓁啊,你这黄瓜看着真新鲜,是不是院子里种的?回头我要走的让我摘一点回去呗,省得总让你大伯去镇上买。”
叶蓁蓁没应声,转身回灶房拿碗筷。这时,外面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桃树叶哗哗作响,几滴雨点“啪嗒”落在地上。
钱桂芳眼睛一亮,立马站起来:“哎哟,下起来了!这雨看着小不了,我这下是真走不了了,总不能淋着雨回去吧?”
她说着就往堂屋凑,伸手就要去拿桌上的碗筷:“我来帮着摆碗,人多手快,一会儿就能吃饭了。”
叶卫诚立马拦住她:“不用,我们自己来就行,大伯娘坐着等吧。”语气里满是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