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二郎无奈,只能把孩子抱出去哄!
但他的腿脚本来就不得力,因此差点在众人面前滑倒,还是张闻卿扶了他一把,关切问道。
“可要我帮忙?”
“多谢。”
谢二郎眼有湿意,看着张闻卿的时候眼泪差点就要夺眶而出。
都是他不好,给孩子们,给家里丢脸面了。
张闻卿一把接过谢云深,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因此沉甸甸的很。
平日里的谢云深哪里会让张家人近他的身,可现在他恨不得立刻逃出崔家,所以张闻卿伸手之时,自己也立马就靠了过去。
伏在张闻卿的肩头,露出满目惊恐。
点头致意后,张闻卿就送了二人出门。
见此,薄云先生哭笑不得。
“我竟不知自己这般凶恶?把个孩子也给吓哭了!”
谢云岫也不想家里的事情烦扰到两位长辈,所以上前去就语气温和的解释道。
“堂弟年幼,今日估摸着是有些闹觉了,先生别见怪,崔祖母也不要动气,身体要紧。”
听了她的话,崔女官表情才恢复了镇定。
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话不过是给大家个台阶下罢了。
“你啊,就是心太善。”
张闻音听着也觉得崔女官说的对!前世女儿就是心太善,若是早放手也不至于被谢家给坑害到那一步!
眼瞅着家人都出去了,谢云潜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低着头,默默的让到旁边去,他倒是想离开,但若现在甩手走人,那他在薄云先生面前可就彻底没机会了,因此只能忍下。
张闻音心里还记挂着两个侄儿,干脆岔开话题。
“先生,这两位是我娘家侄儿,大的叫伯达,小的叫仲远,也是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意来参加考核的。”
听到这话,牛氏赶忙把儿子往前推了推。
兄弟二人都不是喜欢读书的,但也知道尊师重教的道理,于是自信又大方的抱拳就说道。
“张伯远(张仲达)见过女官,见过先生。”
如此表现令薄云先生怔了怔,大抵是见多了文秀又沉稳的书生,乍然一看这两小子底气十足的,突然有些不太适应。
“气倒是足!看来平日里没少吃饭!”
他本来就不是严厉之人,只不过在做学问上会严谨些。
更何况面前的孩子们都是可以做他孙儿的年纪,更不会出言刁难。
在来之前,兄弟二人想过这大文豪说不定眼高于顶,对他们的出身和能耐都瞧不上,所以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却不曾想,先生竟这般和蔼,松了口气的同时,弟弟张仲达咧嘴笑开,挠了挠后脑勺便开了口。
“先生聪慧,连我们平日里吃得多也能推算出来!我怕自己壮得不像读书人,这几日都刻意少吃了两碗饭咧。”
这话说完,屋子内针落可闻。
牛氏倒吸一口冷气,这傻儿子还不如不带来丢人的好!
正想着在诸位面前丢脸丢大发了,岂知却见薄云先生手拍大腿的就朗笑起来,叫在场之人都有些吃惊。
“有趣,有趣,怎么会说壮得不像读书人,在你眼中,读书之人该是什么样的呢?”
他笑得亲切,张仲达看他就跟看祖父似的。
所以一下子没搂住,嘴巴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统统撒了出来。
“秀才文弱,非得吊着口气仿佛才能把书读透似的,我家隔壁的那小子就是打小都没吃饱过,因为教他的先生说了,吃饱饭脑子就不够用,书就读不进去了!”
……
牛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闻音也有些无语。
看样子,侄儿想走这条路是不能够的了!
哥哥张伯远站出来拉了一把弟弟,表情要稍镇定些,随后就解释道。
“先生见谅,我与弟弟平日里读书不多,所以开口也没个把门的,他的意思是说读书人时常废寝忘食,沉浸在书本子里,而我们没那么高的天赋,日日在外头跑街,所以吃得自然多些。”
“跑街?”
薄云先生露出疑问,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祖父在做官之前,曾是商贾,我爹娘如今也还管着家里的生意,我跟弟弟没事儿就给他们打下手,不计做什么,有时候去米店帮忙扛粮食,有时候去缎子店帮着扯布匹,更多的时候会去外祖父的酒肆帮忙,沽酒迎客都会。”
“原来如此,倒是两个好孩子。”
薄云先生摸着胡须,满眼欣慰。
他一生淡泊名利,无妻无子,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如今听着张伯远的话反而觉得俩孩子接地气的很。
“你俩想读书吗?”
薄云先生开口问了一句。
弟弟张仲达下意识的摇摇头,但很快又点点头,最后苦着脸的还是摇了摇头,随后解释道。
“读书就不能吃饱饭,我怕饿,所以不想读!”
这话一出,崔女官和薄云先生就都憋不住了,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开怀些。
“少年心思,真乃赤诚也,这张家小儿实在对我胃口,若是能仔细教导一番,或许日后能成我朝之栋梁,张大夫人,可愿将孩子交到我手中?”
“啊?”
这可真是天降馅饼,砸得牛氏晕乎乎的。
她瞪大眼睛,而后轻咽口水,不太确定的问了句。
“先生,这是瞧中我家的俩小子了?”
“正是。”
“可他们的学问,实在是有些……嗯,拿不出手,我怕先生会被这俩蠢孩子给气到,您要不要再想想?”
临门一脚,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就拜师了,偏偏牛氏是个出人意料的。
她虽也盼着儿子们能读书识礼走官道,但他俩有几斤几两的能耐,做娘的还是一清二楚的,故而郑重的回问了一句。
闻言,薄云先生摆摆手,眼中含笑。
“学问而已,翻来覆去的不过就那几本书罢了,心思正直才是最要紧的,这两孩子不卑不亢,说话条理分明,是个好料子,张大夫人放心就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牛氏再不答应就有些不识抬举。
于是喜笑颜开的就上前行礼。
“承蒙先生不弃,我这俩儿子今日就拜您为师,日后您该打打,该骂骂,我绝不多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