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纪书玉去供销社买东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两个随军家属在低声议论。
“你听说了吗?昨天海边那事儿,好像不是林菲菲故意诬陷贺团长,是纪书玉太强势,把林菲菲逼得没办法了”
“是啊,我还听文工团的人说,纪书玉一来就摆着嫂子的架子,对林菲菲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林菲菲那么小的姑娘,哪经得起这么吓唬?”
纪书玉脚步一顿,挑了挑眉。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话肯定是林菲菲传出来的。
她倒也不恼,径直走到柜台前,笑着对小张说:“给我来两斤白糖,再要一块肥皂。”
小张是个直爽人,见她来了,赶紧把东西递过来,压低声音说。
“书玉姐,你别听那些人瞎嚼舌根,昨天海边的事儿我都听说了,是林菲菲不对,你做得好!咱们军嫂就得这样,护着自己的男人,护着自己的家!”
纪书玉接过东西,付了钱,笑着道谢:“谢谢理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说。”
小张笑眯眯的,又给纪书玉拿了些东西,还说是王主任特意给她留着的。
书玉姐可是他们供销社最重要的人、
自从听王主任说,供销社有现在,都是靠的纪书玉后,小张别提多崇拜纪书玉了。
“对了书玉姐,王主任招了一个新人,让我有空去你家问问你,赶巧了,你要是有空,可以来给她培训下。”
小张就是纪书玉培训出来的。
现在那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供销社很多老主顾,一半是冲着商品,一半就是冲着小张。
这姑娘可比之前那个小周讨喜多了。
“行,她什么时候来?我那天来就行。”
“后天就来,那我跟王主任说下。”
告别了小张,纪书玉从供销社出来。
她显然是没把那些家属说的话放在心里。
可她不在意,贺渊却在意。
当天贺渊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纪书玉,脸色沉了下来。
他当着那几个多嘴的家属老公的面儿,狠狠的警告。
说是再让他听到这些多嘴的话,别怪他不给面子。
大家都知道贺渊的脾气,平时对战友温和,可要是触碰到他的底线。
尤其是纪书玉,他可不会客气。
纪书玉浑然不知,她正在贺家,跟王淑芬说话呢。
王淑芬觉得纪书玉住在苏文娟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正好现在李翠花走了,贺强也不在,家里清净。
纪书玉也觉得总是叨扰苏文娟不好。
上次贺渊跟她说过,说是家属院那边的申请已经在走流程了,快的话,一个月就能下来。
到时候他们就能搬了。
她就想着,自己还是搬回家里住吧。
“那行,我让贺泽跟贺瀚跟你一块儿去搬东西,你这怀着孕,还是在家里好,我照顾你。”
王淑芬当然很开心,毕竟这家里一下走了这么多人,看着实在是冷清。
苏文娟听说纪书玉要搬走,心里还有点儿不舍呢。
不过这到底不是人家家里,她也理解。
帮着收拾好东西,苏文娟还拉着纪书玉的手:“书玉啊,什么时候想回来住了,你就跟嫂子说,嫂子家,永远也是你家。”
纪书玉点点头,拿着东西离开了。
而此时的林菲菲,正在文工团的排练室里,假装委屈地跟同事诉苦。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就是当时太害怕了……贺团长的妻子好像误会我了,现在大家都在说我坏话,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个平时跟林菲菲关系不错的女孩赶紧安慰她。
“菲菲,你别难过,我们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纪书玉刚随军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等过段时间就好了。”
林菲菲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得意。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要大家觉得她是受害者,觉得纪书玉强势刻薄,总有一天,贺渊会厌烦纪书玉,到时候,她就能趁虚而入了。
可她没想到,纪书玉根本没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
她跟贺渊都是组织盖章的婚姻关系。
林菲菲这样做,不就是三儿姐吗?
可是林菲菲自己不觉得有什么,那她也不能把她怎么。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所以纪书玉想了个法子,正好上次给王主任的大货,还有一批余货。
她让贺渊拿给了他交好的领导还有战友。
正所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林菲菲不是喜欢拿舆论造势吗?
搞得谁不会一样,她在现代,不知道在围脖看过多少撕逼大战。
那些人的战斗力,堪比二战,林菲菲这点小孩子过家家的手段,还不够看呢。
纪书玉让贺渊整理的余货,可不是普通的针头线脑。
上次给供销社供的货里,有一批上海产的雪花膏,还有几匹不易褪色的灯芯绒布料,都是这个年代稀罕的紧俏货。
贺渊虽不懂这些女儿家的东西,但只要是纪书玉交代的事,他都办得格外上心。
隔天午休时,贺渊拎着两个帆布包,先去了办公室。
他老领导的媳妇前几天还跟他念叨,想买雪花膏给女儿擦脸,却一直没凑上货。
“领导,这是书玉让我带来的,让嫂子和孩子用着玩。”
贺渊语气平淡,却特意提了纪书玉的名字。
老领导一看包里的东西,眼睛都亮了,拍着他的肩膀笑。
“你小子好福气,书玉这媳妇不仅能干,还这么会来事!”
接着贺渊又去了几个相熟的战友家,每家都送了一小罐雪花膏或是半匹布料。
战友们的媳妇们收到东西,都乐开了花。
贺渊没多说别的,只提了句书玉说大家平时照顾我,这点小东西别嫌弃。
这话听在旁人耳里,既透着纪书玉的周到,又暗里点明了她和贺渊的夫妻同心。
哪有像林菲菲说的那样,夫妻俩感情不和?
这些话像长了腿似的,没两天就传遍了家属院。
之前跟着议论纪书玉的几个家属,见了王淑芬都主动打招呼,语气里满是客气。
“淑芬姐,书玉那姑娘真是能干,还想着咱们这些老邻居。”
王淑芬心里门儿清,嘴上却笑着打哈哈:“这孩子就是实诚,没别的心眼。”
纪书玉搬回贺家后,日子过得越发踏实。
王淑芬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营养餐,早上是小米粥配水煮蛋,中午必有一碗鱼汤,晚上还会煮些软烂的面条。
这天,婆媳两个正在一块儿吃饭,就见贺泽过来。
“三嫂,你之前,之前是不是给了三哥几个军属嫂子雪花膏?”
“有人说那雪花膏用了烂脸,正要来家里找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