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地主也想过,就算王氏贪了这些东西,他也认了,给王氏总比给仇人强。
于是王地主借口全家要换衣服,带着妻子儿女和王氏一起回了后院,在那里放着王地主半生的积蓄。
两口一米长八公分高的大木箱里面除了金条大黄鱼和小黄鱼,就是金银玉器摆件。
王氏没打开看,王地主也没细说,只说让王氏在他们离开后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带走,往东北去,不要回头,如果王家能躲过这一劫,自然会去寻她,如果躲不过去,就让王氏赶紧逃命。
王氏哪里肯听,哭着说了要在她家老屋等消息,要逃大家一起逃。
王地主没再多说,他也抱着万一能有儿女能逃出来的希望,这样一来儿女还能凭借这些东西好好活下来。
王地主一家被带走后,王家就被围了,王氏怕暴露,不敢找人帮忙藏东西,撑着小身板自己把两口大箱子藏了起来,等到天黑,见王地主家还没人回来,王氏在厨房放了把火,吸引了外面人的注意,然后赶着王家的马车将东西从后门拉了出去。
后门闹出这么大动静肯定有人注意到了,安保局局长派来的人马上就追。
他们以为王氏会直接逃走,却不想王氏在她家老屋那里就停下了马车,将马车赶走,拖着两口箱子藏在了老屋里。
王氏一等就是五天,这五天她吃的是野菜,喝的是山上的泉水,直到饿的不行,趁着夜色回了王地主家打探消息。
还没走到王地主家,远远地就看到了王地主家挂起了白布和白色的灯笼,王氏心下大惊,改头换面暗中打探才得知,就在白天,王地主家一家五口全死了,尸体都运了回来。
安保局局长给的理由简单粗暴,王地主和妻子悲伤之下吐血而亡,两个年纪小的一儿一女受不住惊吓也跟着走了,大儿子因为全家身死一下子病倒了,不治而亡。
王氏年纪小,但她聪明,又跟着王家小姐一直上学,见识不凡,自然知道王地主家是让人给灭口了,目的就是王家的财产。
安保局局长在王家找不到什么东西,自然不甘心,肯定会翻遍全城找寻王家的财产,如果她这时带着两口大箱子出去,肯定落不到好。
于是王氏再次藏了起来,暗中等待机会。
也是王氏命大,不过月余,安保局局长被对家举报,全家下了大狱,不到三天就被枪决了。
仇人已死,王氏这下放心了,再次悄悄回了王家。
王家此时早已没人了,下人全跑光了,前后门也被封条封上了,王氏撕了封条进了王家,在王地主家的书房暗格里找到两把手枪和一堆子弹,然后买了马车拉上两口箱子连夜逃向辽省。
身怀聚宝盆,王氏年纪又小,一路上胆战心惊,几次碰到拦路抢劫的都让王氏手里的枪给吓退了,也不是没有那不要命的,冲上来想抢劫,王氏闭着眼睛放了两枪,杀了一人才逃出升天。
王氏是一路哭着到的辽省,刚进辽省地界就坚持不住了,随便找了个山头将两个箱子藏了起来,又从箱子里拿出两根小黄鱼藏好,马车进城卖掉,几次换装甩掉尾巴,最后装成了乞丐才出的城。
出了城王氏直奔乡下,在距离县城最近的村子落脚,好巧不巧地,王氏进的村子正是现在的河西大队,以前是河西村。
王氏是以逃难的身份进的河西村,刚到村子时她正好十四岁,只一年,小姐死了,主家也没了,王氏也不想活了,还是关长山的母亲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关长山的母亲说,整个村子里的人几乎全是逃难来的,谁也不比谁高贵,全是苦命人,村子里的大地主南家心善,肯定会收留她的,王氏这才有了生的希望,但她一直谨记王家小姐临死前的话,从此以后再没笑过,不管面对谁都板着脸,哪怕是救她一命的关长山母亲也从没给过笑脸。
关长山母亲以为王氏是天生不爱笑,也没在意,对她一如继往地关爱,王氏也在关家住了下来,并且用身上的两根小黄鱼换了银钱,一点一点帮扶关家渡过灾祸之年。
关长山和王氏接触之下慢慢爱上了王氏,两年后王氏嫁与关长山为妻,出嫁时仅十六岁。
一开始王氏对关长山只有兄妹之情,并无爱意,但关长山对她的爱她是看在眼中的,也十分感动,再加上两人长年接触,了解了关长山的为人之后,才慢慢放下心结爱上了关长山。
随后关大海出生,新华国建立,聪明的关长山也多少猜到一点王氏的小秘密,在关大河出生后,王氏完钱爱上关长山后才将自己的身世说给关长山听。
关长山知道了王氏的身世,对王地主家的财产并不在意,反而让王氏严守秘密,从今以后不要对任何提起,只暗中和王氏去了藏宝的地点将王地主家的财产重新藏好,并且拿了点金银放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而后就不再提起此事。
王氏见关长山绝不口不提此事,对谁都没有说起她的身世,就连对婆母都闭紧了嘴巴,觉得自己没选错人,她与小姐不同,这辈子她的男人比小姐的强。
关大海和关元元听完后默默哀叹一声,为那王家小姐不值,也为那王地主一家表示默哀。
关元元不好睁眼,关大海这时说话了。
“所以,家里的这些东西只是九牛一毛,山上还有?”
王氏点点头,“有,这些才哪儿到哪儿,家里这些只是我家小姐剩下的嫁妆,我也是想留在身边方便睹物思人罢了。”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王氏依然当王家小姐是自己的主子,不是她奴性大,天生愿意当奴才,是王家小姐对她实在太好了,王地主又是她的救命恩人,甚至还将所有财产都交与了她,让她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两份恩情加一起,就算是给她们家当一辈子的奴才她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