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听见有人参村里没有人去找吗?”
何影显然有点激动。
她没想到的是兜兜这么小就被人欺负。
还好这个孩子心态够好,这要是换成其他孩子,估计之后遇见人都是小心翼翼。
哪里还像现在这样大大咧咧的像个小太阳似的。
“她大伯母和大伯父倒是进去了,就是那个刘癞子跑得快,没啥事儿。”
柳琪想想也是觉得把他抓进去才是。
“之前村里也有不少人上山去找,但是天凉,又是下雪的,村里人也就去了没多久就回。”
“我估摸着这山里有人参,也不一定能找到,见别人没有,其他人自然也就回家,要不是跟你闲谈,我还想不起来这事儿。”
话是这么说。
可她却不这么认为。
这没找到人参是因为村里的人不熟,真正见过的除了大夫,也就是老一辈的人。
何况这山里,也有几乎相似的叶子,不能仔细分辨出来,肯定就没那么容易找到。
送走柳琪后,何影就盘算着上山的事。
说起来,到这个地方这么久,她还真没上山里瞧瞧。
一直听说,这山里有很多野兽,为安全着想她一个人也没敢乱走。
可一听这话,这山是非去不可。
“娘,你想什么呢?”
兜兜看她看得入迷,自己叫好多声都没有听见,拍了拍腿。
何影这才回过神看她。
“怎么了?你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啦,爹爹叫你吃饭。”
兜兜拉着她往屋里走。
虽然日头足,可这夜里还是凉风嗖嗖的,所以陆建国特地把晚饭放屋里吃。
“明天要去镇上?”
陆建国往兜兜碗里加了一块鸡肉,这还是去接她放学路上看见野鸡,他打回家来的。
“嗯,我和赵家嫂子商量了一下,去镇上把这鸡蛋卖了,现在天热,鸡蛋也容易坏,与其放在家里坏,倒不如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赚些一点。”
这鸡蛋本来就是紧俏货。
供销社里立马卖光,这外头肯定也一样。
陆建国点头。
“以物换物吧,免得惹麻烦。”
“到时候看吧,没钱,以物换物其实也不是不行。”
他们家钱够。
可是赵铁柱家现在不仅是缺钱还缺粮食,能换钱那是最好的。
“行。”
陆建国没有坚持。
不过是觉得现在这个政策还不够稳,只是一个试营点,以后会不会推行难说。
不必要的麻烦,能避一避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吃过饭,坐了一小会儿,兜兜还瞪着一双大眼睛看他,拍了拍旁边空的床铺。
“爹爹,你再不来,我就要困死了。”
“行。”
陆建国叹气。
这几天他都是等着兜兜睡着后,跑到隔壁的屋子去睡,每天在她醒来之前提前醒来,不是在外面挑水就是做饭。
兜兜是一点没有怀疑。
何影被这父女俩逗得也是哭笑不得。
他送兜兜去上学,她就跟着柳琪一块去镇上,拿着一个提篮装了一筐鸡蛋。
“去卖鸡蛋?”
“是啊,黄伯。”
“行,那我慢点,要是有多得给我留几个,我买,我给我小孙女儿和儿媳妇吃,刚出月子,这营养也还是得跟上。”
“黄伯还真是个好公公。”
柳琪忍不住夸赞。
这村里苛待儿媳妇的人并不多,但是能像他这样把儿媳妇当女儿养的,这村里也难找出一个。
就连她自己的公公婆婆也很难做到这个地步。
“嗐!我也是做能做的,好在吃饭不成问题,要不然哪还有闲钱买鸡蛋。”
一路上说说笑笑,黄伯就把他们送到镇上,二人说要给钱,可是黄伯怎么也不肯收,说一会儿会在这儿等她们,架着牛车就离开。
“兜兜她娘,咱们不去市场,来这儿干什么?”
柳琪看着附近都是小楼,七拐八拐的连人都看不见一个。
这鸡蛋还怎么卖得出去。
“放心吧,这蛋我保证可以卖出去。”
何影算了算时间,之前遇见的产妇估摸着也还在待产期,要不就是月子中。
这鸡蛋就是最好的东西,而且这里是家属区,不只有产妇还有老人。
鸡蛋对他们而言是必需品,这供销社里都买不到的东西,有人看见肯定就会有人问。
“大妹子!”
这才想着,后面就有人追上来。
是一位老妇人,瞧着她们这鸡蛋个大又新鲜,这才忍不住上前追问。
“大妹子,你们这鸡蛋上哪儿买的?能不能告诉我,我也去买几个,这供销社的鸡蛋卖得快不说,还小个。”
“婶子,实不相瞒,这鸡蛋是我们家鸡自己下的蛋家里吃不完,这天又太热,怕坏了浪费,就想着来城里碰碰运气。”
“我和嫂子对镇上也不熟,走着走着就到这儿了,你要是看得上,干脆您就出个价。”
柳琪有些羞涩不好意思开口。
但何影不一样,见过世面,家里本来也是做生意的人。
对这些自然是熟能生巧。
老妇人看她们穿着打扮的确是不像城里人,拿着鸡蛋摇摇晃晃半天也没听见明显的水声。
的确是新鲜鸡蛋,而且这一个个的都是一个样子,这放供销社不得八九分钱一个。
“按着供销社的价格,五分钱一个,你给我来二十个。”
“好嘞。”
何影一听就把柳琪筐里的鸡蛋都给老妇人。
“正好,二十个,我再送您两个。”
老妇人见状更是欣喜。
“你这丫头倒是会做生意,下次还有记得来找我,我还跟你买。”
“行,婶子慢走。”
柳琪见自己家鸡蛋是卖完了,可是何影筐里还是满满当当,心里顿时过意不去。
“兜兜她娘,你不用这么帮我,这多不好意思……”
“嫂子,您就放心,这鸡蛋卖得出去。”
没过一热,她这三十个鸡蛋卖出去二十个,还剩下十个蛋,何影没打算再卖,拉着柳琪就往回走。
路上,俩人都买了一点糖果回家。
“咋?这好的鸡蛋没卖完?”
黄伯看筐里还剩下的鸡蛋,觉得不应该。
这大又新鲜的鸡蛋,不该是一抢而光吗?
“给您留的,不收钱,就当是我俩的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