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寒风开始凛冽,但诛皎接到镇里转来的、盖着县人民委员会红头印章的正式通知时,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通知上明确邀请他作为“农村青年生产技术能手”,参加县里举办的年度农业座谈会。
地点,就在县人民委员会的大会议室。
时间,定在三天后。
这个消息在诛家村再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去县里开会,和县领导、各乡的劳模坐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在村民们眼中,是天大的脸面和荣誉。
村长激动得连夜召集了几个村委,商量着要给诛皎置办一身像样的行头,至少不能穿着带补丁的棉袄去县府。
最后还是诛皎婉拒了,他找出一件陈兰兰用旧布料给他新缝制的、靛蓝色的对襟棉袄,虽然料子普通,但浆洗得干净,穿在身上挺拔利落。
陈兰兰又连夜赶工,用攒下的零碎布头,给他纳了一双厚实的新棉鞋。
出发那天清晨,全村人几乎都聚到了村口。
“皎哥,到了县里,好好说,让领导们也听听咱们庄稼人的心声!”陈大壮挥舞着拳头,比自己要去还兴奋。
陈兰兰默默地将一个包裹塞到诛皎手里,里面是几个白面馍馍和一小罐咸菜,低声道:“路上吃,别饿着。”
诛皎看着乡亲们期盼和信任的眼神,看着兰兰眼底的柔情,心中责任感更重。
他用力点了点头,在众人的目送下,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土路。
三十多里路,他走得沉稳而快速。
中午时分,便已抵达县城。
县人民委员会是一座古朴的青砖大院,门口有持枪的哨兵站岗,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诛皎出示了通知和村里的介绍信,经过仔细核查后,才被允许入内。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一些面容黝黑、饱经风霜的中老年农民,是各个乡推选上来的生产劳模,也有几个穿着干部服的人。
诛皎的年轻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出,吸引了不少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他找到贴着“诛皎—百家镇”字条的位置,安静地坐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
会议很快开始。
主持会议的,正是上次在镇上有一面之缘的李主任。
他首先总结了全县一年的农业生产情况,表扬了包括诛家村在内的几个增产先进村,然后便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谈谈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分享成功的经验,对明年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好的建议。
起初,会场有些沉闷。
老农们大多腼腆,或者习惯了听上面安排,说得不多,即便发言,也多是感谢政策好,表示要继续努力之类。
李主任的目光几次扫过诛皎,带着鼓励。
诛皎知道,该他出场了。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李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乡亲,我是百家镇诛家村的诛皎。”他站起身,声音清朗,不疾不徐,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我们诛家村今年粮食能增产,主要是靠了科学堆肥、精心选种和加强田间管理。这些法子,都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农民自己可以做到的。”
他先是再次强调了集体的力量,然后才切入正题:
“但是,光靠种粮食,咱们农民想要过上好日子,手里想要有点活钱,还是很难。而且,国家建设,前线打仗,需要的东西很多,光靠粮食也不够。”
他顿了顿,看到李主任和几位干部都露出了认真倾听的神色,便继续道:
“所以,我觉得,咱们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一下农村的副业?”
“副业?”下面有人小声议论。
“对,副业。”诛皎思路清晰,一条条阐述开来,“比如,咱们县山区多,野生资源丰富。可以组织妇女、半劳力,在农闲时节,有计划地进山采集药材、山货、编织材料。”
“像常见的蒲公英、黄芩、益母草,晒干了就是药材,前线医院急需。山上的荆条、柳条、葛藤,可以编织箩筐、背篓,同样是前线需要的物资。这些东西,供销社可以统一收购,既能支援国家,也能给村里增加收入。”
他接着又提到养殖业:
“还有就是养殖。现在政策鼓励养猪积肥,咱们可以试着科学喂养,比如利用豆渣、泔水、野菜混合喂养,缩短出栏时间。猪粪又是上好的肥料,能反哺农田,形成良性循环。除了猪,也可以鼓励村民养鸡鸭鹅,鸡蛋鸭蛋可以改善生活,多了也可以卖给供销社。”
他甚至提到了农产品加工:
“等以后条件好点,咱们还可以搞点简单的加工。比如,咱们县有的村子红薯种得多,除了直接吃、交公粮,是不是可以试着漏点粉条?粉条耐储存,价值更高,也能丰富城里人的供应。”
诛皎的发言,没有空泛的口号,全是具体可行的办法,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又隐隐指向未来发展的方向。
他提出的“副业”,不仅仅是增加收入,更是与支援前线、保障供给紧密挂钩,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会场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他的想法吸引住了。
连那些老劳模也开始点头,低声交流,觉得这小伙子说的在理。
李主任更是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农村青年,不仅有技术,更有眼光,有头脑,思考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一亩三分地,涉及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和长远规划。
这正符合上级最近开始强调的“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精神!
“好!说得非常好!”李主任忍不住带头鼓起掌来。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主任示意诛皎坐下,激动地对与会人员说:“大家都听到了吧?诛皎同志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农业不能单打一,要粮畜并举,要发展副业,搞活农村经济!这才是让咱们农民真正富起来,让国家建设更有力的好路子!”
他当即指示旁边的秘书:“把诛皎同志刚才的建议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材料,我要向县领导专门汇报!”
会议结束后,李主任特意留下诛皎,又和他单独谈了许久,详细询问了他关于副业发展的更多想法,甚至问了他对农村合作社的一些初步看法。
诛皎谨慎地结合前世记忆和当前政策,给出了些稳妥且具有前瞻性的回答,更是让李主任对他刮目相看。
“诛皎同志,你是个难得的人才!留在村里种地,有些屈才了。”李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好好干,以后县里有什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我会考虑你的。农村的广阔天地,需要你们这样的有为青年!”
带着李主任的赏识和与会者的敬佩,诛皎踏上了归途。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这次县府之行,不仅献出了“良策”,更为他自己,铺设了一条更为宽阔、更能施展抱负的道路。
桃园空间的力量,将能通过更合理、更宏大的渠道,悄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