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粥脉”的命名申请很快批了下来,星盟的嘉奖令随着晨光一起落在观测站的广场上。加尔正用少年留下的银勺,将新熬的星尘粥分给赶来祝贺的人,粥碗里的星星随着勺子搅动,在阳光下跳着细碎的舞。
“尝尝这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碗跑向刚落地的星盟专员,“这是用‘念粥花’的花蜜做的,甜丝丝的呢!”专员接过碗,刚舀起一勺,就见粥面的星星突然聚成个小小的箭头,指向观测站后山的方向。
“这是……”专员惊讶地挑眉。星辙老人笑了,用拐杖指了指箭头的方向:“那是少年当年的‘秘密基地’,估计是粥花在邀请咱们去看看呢。”
一行人跟着箭头往山后走,路两旁的“念粥花”越开越密,花瓣上的晶石像撒了把星星。走到半山腰,箭头突然拐进一片被藤蔓遮住的石壁。林飞伸手拨开藤蔓,后面竟藏着个小小的山洞,洞口挂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星星储蓄罐”,字迹歪歪扭扭,正是少年的笔迹。
“这小子,还真会藏。”加尔笑着推开门,洞里瞬间亮起柔和的光——洞壁上嵌着无数荧光石,拼成了幅巨大的星图,图上每个亮点旁边都贴着张小纸条。
“这里是‘甜星’,上面的糖霜比爷爷做的麦芽糖还甜”“那颗是‘暖星’,摸起来像奶奶的手,冬天也不凉”……最中间的亮点旁,纸条上写着:“最大的星星是观测站,我们都在这里,就不会迷路啦”。
山洞中央摆着个旧铁盒,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星星”:用彩纸折的、用泥巴捏的、用碎玻璃打磨的,还有颗用星尘矿脉的边角料做的,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银辉。
“这是他小时候收集的‘星星’。”星辙老人拿起那颗银辉星星,指尖轻轻摩挲,“他总说,把开心的事藏进星星里,难过的时候看一眼,就像有人在对自己笑。”
小姑娘突然指着洞壁:“你们看!那里有字!”众人转头看去,荧光石组成的星图旁,新的光点正在慢慢聚集,组成一行字:“欢迎来到我的星星屋”。仔细一看,那些光点竟是“念粥花”的花粉,被风从洞口吹进来,像群会发光的小蝴蝶,落在了星图的空缺处。
“原来粥花不只是指路,还在帮他补全星图呢。”林飞看着那些填补空缺的光点,突然想起少年笔记本里的话:“星星会记得所有温暖的事,就像粥会记得火候的温度。”
正说着,山洞深处传来“叮咚”一声轻响,像有水滴落在石碗里。众人走过去,发现那里有个天然石坑,坑底积着清澈的水,水面上漂着片“念粥花”的花瓣。花瓣旋转着,在水面转出圈圈涟漪,涟漪里映出的星图,竟和星盟最新测绘的宇宙星图一模一样,连刚发现的几颗新行星都清晰可见。
“他早就画出来了。”加尔看着涟漪里的星图,声音有些哽咽,“少年当年总说‘观测站能看到的星星太少了’,原来他偷偷在这里画出了整个宇宙的温暖角落。”
星辙老人舀起一勺坑底的水,水入口甘甜,带着星尘粥的香气。“这水是从矿脉引来的。”他笑着说,“你看,他把矿脉的水引到这里,让星星屋永远有清甜的水,就像他当年总往我杯子里续水一样。”
离开山洞时,每个人手里都多了颗少年做的“星星”。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洒进来,照在“念粥花”的花瓣上,那些晶石星星闪烁着,像无数双温柔的眼睛。下山的路上,小姑娘突然指着天空喊:“看!那朵云像不像少年画的笑脸?”
众人抬头,天上的云果然像个大大的笑脸,旁边还飘着朵像粥碗的云,仿佛正盛着满满的阳光,洒下金色的“粥汁”,落在观测站的屋顶上、“念粥花”的花瓣上,也落在每个人带着笑意的脸上。
回到观测站时,加尔发现“念粥花”的花苞上多了层细细的金粉,凑近一闻,竟有淡淡的粥香。他翻开少年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新的字迹,像是用金粉写的:“星星会记得,粥会记得,我也会记得。”
广场上,星盟专员正在安装纪念牌,牌上刻着“星尘粥脉”四个大字,下面还有行小字:“以少年之名,藏温暖于星与粥之间”。风吹过,“念粥花”的花瓣轻轻摇曳,像是在说“欢迎常来”,又像是在说“我一直都在”。
观测站的炊烟升起,带着星尘粥的香气,与天上的笑脸云遥遥相对,构成一幅被温暖浸泡的画面。就像少年从未离开,他只是把自己化作了星星、粥香和永不干涸的清甜水源,在每个被记得的瞬间,悄悄说一句:“我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