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药业”上市受阻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商海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原本一些倾向于“华东”的供应商和渠道商开始观望,甚至主动向大山药业示好。王斌和周明摩拳擦掌,认为这是趁机抢占市场、扩大份额的天赐良机。
然而,张大山却出人意料地摁下了这股躁动。他在管理层会议上定下了基调:“不主动挖角,不恶意压价,不落井下石。”
这个“三不”原则,让王斌和周明十分不解。
“张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华东’自己出了问题,怨不得我们吧?”王斌急切地说。
“是啊,商场如战场,讲究的是战机!”周明也附和。
张大山摇了摇头,目光深邃:“战场也讲究‘势’。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小便宜,而是长久、稳健的‘大势’。趁火打劫,就算能占点便宜,也会让其他合作伙伴觉得我们唯利是图,不可深交。真正的强者,赢要赢得让人心服口服。”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润物无声’。把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把我们的服务做得更到位,让市场、让客户自然而然地向我们靠拢。这才是正道,也是王道。”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王斌和周明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也认同了张大山的远见。
于是,大山药业做出了一系列看似“反常”的举动:
* 对于主动投诚的“华东”供应商,大山药业并未趁机压价,而是依据自身质量标准进行严格审核,达标者按合理价格合作,体现出的是严谨与公平。
* 对于摇摆的渠道商,大山药业加大了对终端市场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比如增派培训师、提供更丰富的宣传素材,用实实在在的帮助来巩固关系,而非空头许诺。
* 王斌团队甚至主动联系了几个与“华东”合作出现困难的中小种植户,以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了他们符合标准的药材原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行业内赢得了“重义守信”的好名声。
这些举措,短期内似乎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市场份额暴涨,却像春雨般无声地浸润着行业的土壤。大山药业“负责任、有担当、重品质”的企业形象愈发清晰,品牌美誉度稳步提升。
更让张大山欣慰的是,公司内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上市前的浮躁被扎实做事的风气所取代。李秀云团队沉心于新一轮的抗病品种选育;周明狠抓生产工艺的细节优化;连基地的普通工人都更加自觉地维护着药材的品质。
一天,张大山在基地遇到老药农赵满囤,老人拉着他的手,感慨地说:“大山,现在外面都说‘华东’要不行了,就咱这儿稳当。大伙儿心里都踏实,跟着你干,有奔头!”
这句话,让张大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企业的竞争,最终是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靠投机取巧或许能赢一时,但唯有诚信和担当,才能赢得人心,赢得长远。
就在这“润物无声”的沉淀中,大山药业上市辅导的最终审核顺利通过,迎来了上交所上市委员会的聆讯。这一次,张大山心中充满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