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基金会”的邮件,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张大山和李秀云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这家基金会背景深厚,与多家顶级科研机构关系密切,其学术声望在国际上如雷贯耳。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为何会突然对偏安一隅的大山药业产生兴趣?
“事出反常必有妖。”周明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不讳,“咱们刚被做空,他们就找上门,太巧了。我看,说不定和‘华东’那边脱不了干系,想借着学术的名义来探我们的底细。”
王斌也表示担忧:“国际巨头的手段可比‘华东’高明多了。万一他们是想通过合作,最终吞掉我们的技术和资源呢?这种案例可不少见。”
李秀云却有不同的看法,她反复研读着邮件中严谨而客气的措辞:“从学术角度看,我们的种质库计划确实有其独特价值。‘诺和’如果真对道地药材的基因研究感兴趣,也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接触的分寸。”
张大山沉默地听着大家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机遇也同样诱人。如果能与“诺和”建立真正的、对等的学术合作,对大山药业的技术提升和国际声誉将是巨大的飞跃。这或许正是打破当前困局的一个契机。
“是狐狸,总要露出尾巴。是朋友,也能共谋发展。”张大山最终拍板,“秀云,你以技术总监的身份,先与他们进行初步的视频会议接洽。原则是:只谈学术,不谈商业;开放交流,但核心技术数据必须严格保密。我们要看看,他们递过来的,到底是橄榄枝,还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视频会议如期举行。对方出席的是基金会亚洲区首席科学官威廉姆斯博士,一位举止优雅、言辞严谨的学者。会谈气氛友好而专业,威廉姆斯博士对李秀云团队在“地涌金莲”保育和人工栽培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高度赞赏,并详细询问了种质库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整个交流过程完全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没有涉及任何商业敏感话题。
会议结束后,李秀云向张大山汇报:“从技术层面看,对方非常专业,提出的问题都切中要害。暂时看不出有恶意。威廉姆斯博士还邀请我门,在合适的时候访问他们设在新加坡的亚洲研发中心,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讨。”
这个消息让管理层稍稍松了口气,但警惕并未解除。张大山指示梁致远,动用一切资源,深入调查“诺和基金会”近期的动向以及与“华东药业”是否存在任何潜在关联。
调查结果需要时间,但资本市场的压力却与日俱增。尽管发布了澄清公告,“灰熊研究”的做空报告依然像乌云般笼罩在股价上方,交易量低迷,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这天深夜,张大山独自在办公室分析着股价走势图,梁致远的加密电话打了进来。
“张总,有眉目了。”梁致远的声音压得很低,“我托华尔街的朋友查到,‘灰熊’这次行动的背后,有大型对冲基金‘黑石资本’的身影。而‘黑石资本’,与‘华东药业’的境外大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诺和基金会’近期与‘黑石资本’有过接触……”
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迷雾中的棋局!张大山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如果梁致远的消息属实,那么“诺和基金会”的突然接触,很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先由“灰熊”配合“黑石资本”在资本市场打压股价,制造恐慌,再由“诺和”以学术合作为名接近,伺机窃取核心技术或提出低价并购!这是一套组合拳,目标直指大山药业的控制权!
“好一招里应外合!”张大山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对手的狡猾和凶残,远超他的想象。这场战役,已经从商业竞争,升级为一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保卫战。
他意识到,不能再被动防守了。必须主动出击,破掉这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