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秋,洛阳“伊川书院”的银杏树下,落叶铺成金色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桂花香。数十名身着儒衫的学子围坐在石桌旁,听一位白发老者讲解《论语》,时而有人举手提问,时而传来阵阵讨论声——这幅平和的学术景象,让年过九旬的赵烈拄着拐杖,在孙子赵仲的搀扶下驻足良久,手里的《五代儒学考》手稿,纸页边缘已被岁月磨出毛边,却仍清晰记录着五代儒学的凋零。

“祖父,那位讲学的先生是谁?”赵仲指着石桌旁的老者,小声问道。他在洛阳见过不少书院先生,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将《论语》讲得如此引人入胜,连路过的农夫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站在树旁听热闹。

赵烈缓缓眯起眼,认出那老者是近年来在洛阳声名渐起的学者胡瑗。他曾在汴梁听过胡瑗讲学,知道此人主张“以义理解经”,而非五代时盛行的“章句之学”,是宋初儒学革新的代表人物。“那是胡安定先生(胡瑗世称“安定先生”)。”赵烈的声音带着感慨,“老夫年轻时,见五代的儒生只会死记硬背‘子曰诗云’,却连‘修身治国’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如今胡先生讲儒学,能联系天下大事,能教学子如何做人做事,这才是儒学该有的样子。”

两人刚走近,就听到胡瑗正讲解“为政以德”:“诸位可知,‘德’非仅个人品行,更关乎治国之道?五代之时,朱温弑唐、石敬瑭割燕云,皆因失德;我大宋一统,太祖杯酒释兵权、太宗抚流民,皆因守德。故‘为政以德’,是要君主以仁待民,臣子以忠报国,学子以孝立身——这才是《论语》的真义,而非只在纸面上寻章摘句。”

学子们纷纷点头,一个来自蜀地的年轻学子起身问道:“先生,五代战乱五十三年,百姓苦不堪言,如今虽太平,却仍有西北党项作乱、燕云未复,我等学子当如何以‘德’报国?”

胡瑗放下手中的《论语》,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赵烈身上,笑着说:“这位老丈亲历五代,或许比老夫更有发言权。不如请老丈为诸位讲讲,五代的儒生,是如何在乱世中自处的?”

赵烈愣了一下,随即走到石桌旁,轻轻抚摸着手稿:“老夫年轻时,在晋阳见过一位老儒,姓周,曾是晚唐的进士。后晋天福年间,契丹‘打草谷’,周老儒抱着一箱经书躲进地窖,饿了三天,宁肯吃树皮,也不肯让经书被契丹兵烧毁。他说‘儒学不死,中原不亡’,可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契丹兵抢走了他的儿子,他只能对着经书哭。”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五代的儒生,不是不想报国,是没机会。后梁时,朱温杀儒生;后唐时,李存勖宠伶人,儒生只能做小官;后汉时,刘承佑苛政,儒生连俸禄都拿不到。如今大宋太平,胡先生能在书院讲学,你们能安心读书,这是天大的福气。至于如何报国,老夫以为,先学好‘义理’,明白什么是‘仁’‘忠’‘孝’,将来做官也好、为民也好,都能守住本心,不做五代时的乱臣贼子,就是报国。”

学子们听得入了迷,胡瑗也点头赞叹:“老丈说得好!‘义理’是儒学的根,五代儒学衰落,就是因为丢了这根,只讲章句,不讲本心。如今咱们讲儒学,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先明白道理,再践行道理,这才是儒学的新出路。”

午后,胡瑗邀请赵烈去书院的“藏书楼”小坐。藏书楼里摆满了各类典籍,既有雕版印刷的“九经”,也有活字印刷的新着,甚至还有几卷五代时流传下来的手抄本。胡瑗从书架上取出一卷《周子通书》,递给赵烈:“这是周茂叔(周敦颐)先生的新作,他主张‘无极而太极’,将儒学与天道结合,虽深奥,却为儒学开辟了新方向。老丈不妨看看,或许能想起五代时的儒学旧事。”

赵烈接过书卷,翻开首页,“无极而太极”四个字映入眼帘。他想起后唐天成年间,在洛阳见过的道士讲“天道”,那时儒学与道学泾渭分明,如今周敦颐却能将两者融合,让儒学多了几分哲学深度,不禁感叹:“五代时,儒、释、道各立门户,互相排挤;如今能将道学的‘天道’融入儒学,让儒学更有说服力,这是真进步。”

“是啊!”胡瑗泡了一壶热茶,递给赵烈,“五代战乱,百姓流离,不仅丢了典籍,还丢了信仰。如今咱们讲理学,就是要给百姓一个‘安身立命’的道理——君主守天道,臣子守忠义,百姓守孝悌,这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不再重蹈五代覆辙。”他指着窗外的学子,“你看那些年轻人,他们不仅学经书,还学算术、学兵法,将来既能做文官,也能懂军事,不会像五代时的儒生那样,只会纸上谈兵。”

赵烈想起雍熙北伐时,大宋文官不懂军事,导致曹彬冒进失利,心里满是认同:“胡先生考虑得长远。五代时,文官不懂军事,武将不懂儒学,才会频繁叛乱。如今学子既学儒学,又学实用之术,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兼顾‘义理’与‘实务’,这才是大宋需要的人才。”

正说着,一个中年学者走进藏书楼,手里捧着一卷《春秋尊王发微》。他是孙复,与胡瑗齐名,主张“尊王攘夷”,也是宋初理学的重要人物。“胡兄,这位老丈是?”孙复看到赵烈,好奇地问道。

“这位是赵烈老丈,亲历五代,见多识广。”胡瑗介绍道,“赵老丈刚给学子们讲了五代儒生的困境,很有见地。”

孙复连忙拱手行礼:“久仰赵老丈大名!晚辈正在写《春秋尊王发微》,就是要借《春秋》强调‘尊王’,反对五代时的‘以下犯上’。您看这一章,讲‘孔子贬诸侯’,就是要告诫世人,不管是君主还是臣子,都要守本分,不能像朱温、李从珂那样,随便叛乱。”

赵烈接过《春秋尊王发微》,翻到“贬诸侯”章节,只见孙复写道:“五代之乱,源于‘王纲失序’,诸侯叛天子,将领叛君主,故需以《春秋》‘尊王’之旨,正君臣名分,定天下秩序。”他忍不住点头:“说得好!五代时,老夫见惯了‘臣弑君’‘将叛帅’,就是因为‘王纲’丢了。如今强调‘尊王’,不是要君主专制,是要守住‘君臣大义’,让天下有秩序,这才是治乱的根本。”

孙复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老丈觉得,‘尊王’与‘攘夷’该如何结合?如今燕云仍在契丹手中,西北党项作乱,咱们该如何‘攘夷’?”

“‘攘夷’先‘自强’。”赵烈放下书卷,语气坚定,“五代时,后唐李存勖、后周柴荣都想‘攘夷’,却因国力不足、内部不稳,最终失败。如今大宋要‘攘夷’,先得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学子学好本领,让军队有战斗力,等国力强了,再谈收复燕云、平定西北。若是像五代时那样,连内部都不稳,‘攘夷’就是空谈。”

孙复与胡瑗对视一眼,都露出赞同的神色。胡瑗感慨道:“老丈的话,比多少典籍都管用。咱们讲理学,就是要让‘自强’的道理深入人心,让君主知道‘民为邦本’,让臣子知道‘忠君报国’,让学子知道‘修身自强’,这样大宋才能真正强大,不再受五代之苦。”

傍晚时分,赵烈准备离开书院。学子们得知他要走,纷纷围上来,有的请教五代历史,有的询问治学之道,还有的请他在书页上题字。赵烈一一回应,在一个学子的《论语》扉页上写下:“乱世守经,治世明道——五代之鉴,宋初之幸。”

回到住处后,赵烈挑灯整理《五代秘史·宋初篇》,在“理学萌芽”章节写下一段长长的批注:“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胡瑗、孙复、周敦颐等儒士兴理学,以‘义理解经’,融儒道之学,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尊王攘夷’,实为儒学之新变,亦为五代儒学衰落之救赎。五代之时,儒学困于章句,失于义理,儒生或死于战乱,或屈于暴政,难施抱负;宋初理学兴,破章句之束缚,立义理之根基,将儒学与治国、修身、攘夷结合,使儒学重获生命力。此非偶然,乃宋初和平稳定之果——五代战乱,典籍散佚,学者难安;宋初治世,书院林立,学者可潜心钻研,故能有理学之萌芽。理学之价值,非仅在学术,更在‘救时’:它为大宋提供了‘安内自强’的理论根基,为学子指明了‘修身报国’的方向,为后世‘重文轻武’的国策注入了‘务实’的内核。然理学亦需警惕:若流于空谈义理,忽视实务,恐重蹈五代‘纸上谈兵’之覆辙,望后世学者谨记‘知行合一’,勿让理学成为无用之学。”

批注写完,赵烈将手稿与胡瑗赠送的《周子通书》、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放在一起。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理学萌芽”四个字,也照亮了一个老人对儒学复兴的欣慰。他想起白天在书院见到的学子,想起胡瑗、孙复的执着,想起五代儒生的苦难,突然觉得,理学的萌芽,不仅是儒学的新生,更是大宋治世的精神支柱——有了这股“义理”之力,大宋或许能摆脱五代的阴影,走向真正的长治久安。

赵仲走进书房,手里拿着刚抄好的《论语》注解:“祖父,俺按胡先生讲的‘义理’,给《论语》做了注解,您看看对不对?”

赵烈接过注解,翻开一看,只见赵仲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旁写道:“五代时,朱温施虐于唐臣,契丹施‘打草谷’于百姓,皆因‘己所不欲,却施于人’;如今大宋治世,当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民、待邻,方能长治久安。”

赵烈笑着点头,摸了摸孙子的头:“说得好!你能把五代的教训与儒学的义理结合,就是真懂了胡先生的讲学。记住,理学不是死的学问,是活的道理,要用到做人、做事、治国上,才不算白学。”

此时的伊川书院,胡瑗仍在灯下修改讲学稿,他要将赵烈讲的五代旧事融入《论语》讲解,让学子们更懂“义理”的珍贵;孙复则在整理《春秋尊王发微》,准备补充“自强”的章节,强调国力对“攘夷”的重要性;年轻的学子们围坐在油灯旁,讨论着白天的所学,有人立志做清官,有人想从军收复燕云,有人愿做学者传承理学——一场围绕“理学”的精神变革,已在大宋的土地上悄然展开,它不仅弥补了五代儒学的断层,更为大宋注入了持久的文化生命力,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始于一群心怀“救时”之志的儒士,在洛阳的书院里,用一卷经书、一腔热血,点亮的那簇“义理”之火。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融入骨里:性冷医生前世妻穿书七五,谁家知青发癫啦无上邪仙大神,抢个亲末世之下,我要做丧尸女王妖尾:开局遇到欧嘉斯特咒回:别慌,金手指有亿点多而已我是贵族学院早死的白月光女配从六零年代到修真界四合院:我是何大清亲弟疯批坏男主,我不爱你,求放过假面骑士:我是主骑精灵:你说啥?我姓佐佐木!人在战俘营,开局建议抗美援朝!凶狠小道姑手撕全京城残王来递刀每天一个被动,躺着成仙很合理吧震惊!京圈太子爷是个恋爱脑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重返1999倾听雨声,弥补遗憾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小马宝莉:逝罪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娇软小狐狸,被消防员娇养了浮生落入阿易梦吞天神鼎柳无邪徐凌雪盗墓:开局拿下尹新月,不良帅!钻石暗婚,总裁轻装上阵末世狂怼怼在古代只想暴富她是龙九崽的奶娘千金散财还复来京圈小公主的竹马老公,太野快穿: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我家后院有座神山穿越六零做娇妻,冷面兵王轻点宠绯闻女人太一传当渣男不渣后的宠妻日常最强霸主贬妻为妾?这破替身我不伺候了原神:关于绫华是我童养媳这件事娇妻在上,蜜蜜宠!天魔奇谈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流放后我带着农场空间逆袭了功力尽失后,少阁主对我痴缠上瘾宣和公主快穿抱大腿后人生开挂了全家穿越后,打造小山庄闭眼重醒之在平行世界当爱豆
西陆书屋搜藏榜:南宋缔造者在恋综里搞起了友情群像穿成七零大佬的娇宠小辣妻大王叫我来巡山呀穿成校草后妈,创飞霸总全家精灵:我被宝可梦们吃干抹净了82年的我穿书天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魂穿农家苦丫头清穿:康熙九龙听到我心声后君诱臣妻?与夫和离后医妃HE了精灵:17岁,害怕校园不够暴力开局剑心通明,无敌在综漫世界末世医仙夜夜笙歌,总裁老公是毒药觉醒吧,元神女神你是最好的温暖爱别离生死两茫茫兴趣使然的猎人今生有缘遇见你科学修仙,我炼制出法宝计算机!决斗都市,和珠泪妹妹打穿游戏王虞夭诸天从猿击术开始荒年,她囤满空间物资落草为寇变成少女欺诈师后骗了病娇怎么办古代种田开局:带着系统去逃荒穿书后我替妹嫁给了男配天正寻龙秘史农门长姐:带着空间去逃荒魂穿王妃受冷落,龙凤胎暴打亲爹武皇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别动,我想抱你想当咸鱼的我被迫拯救六界媚孝子倾天下之离弃之不离我死后,京圈公主疯了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撩了小狗要负责哦琴妃独尊苍穹昭昭凝香传大姐勇猛二姐萌,小妹要修仙快穿之卷事业,被追捕了!武墓传前夫订婚我重生,京圈太子爷为我杀疯了海贼:草帽团的妖精女王潜龙临渊浮生度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穿书民国:少帅,夫人她飒爆了!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目标是成为海军大将人在迪迦:提前登陆千万年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柯南同人1996来米花町谈恋爱综武拍卖诸天宝物,威震八方远山荷香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我,精神病,开局让天道叫我爹爱吃拌肘花的第2本书绯闻新娘:明星总裁的契约娇妻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我在神奇宝贝世界冒险我在半岛卖烧烤重生后诡异入侵修真修仙怒怼木叶高层,集体破防!邪神灭世?和我的崩铁女友说去吧诸天从江湖开始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从哥莫拉娘开始,成为宇宙皇帝崩铁:叽里咕噜说什么呢?肘之!蔚蓝的心事铅灰色心脏腹黑仙尊怎敌孕徒她一身反骨傅总的神秘娇妻好久不见,我的校花学姐盗墓:开局血麒麟,炸张家试试水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穿越星际:太后娘娘氪金养崽记事神域星墟小娇妻一胎双胞震惊绝嗣军官全家我的死亡倒计时,全网直播一个山寨的崛起我平凡的青春恋爱物语我灵山有人重生1995,暗金时代领主:从种田开始的无限堡垒小河村李二狗开学第一天,就惹上了黑道校花!在女尊历劫的杀手大佬被强制爱了开局百花宗,我以气运成仙生化危机:暴君也要反生化海贼:老娘!夏洛特玲玲!惊!我修仙归来后,婆婆重生了替嫁男宠诗词风流群雄折腰无限,从崩铁开始开局暗影君王,分身亿万镇压诸天灾荒年:开局捡了三胞胎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