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很快过了田畈,停在叶家二房门前,叶长富先跳下驴车,就去解开绑绳先将盘箕搬进院子。
不想太多的人看见了,虽然已跟人解释是陈家的盘箕,剩下别人咋想是别人的事。
叶青萝看着几个小的跟猴儿似的跳下驴车,朝院子里跑去,叶青宇听见了动静也走出屋子。
叶青萝最后下驴车,等驴车空了,交还驴车的事交给叶长富去。
叶青彦跑这一趟也有些累了,但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到叶青萝屋里,点上油灯将他未看完的小故事都看了。
明天他要去镇上会同窗,要带叶青萝去书局交稿。
叶青萝还写了几页话本子开篇,打算让书局的人看一看,合适就接着写。
她是从童话、寓言还有民间故事综合新编的小故事,但资源库再丰富也总有用完的一天。
而且交稿太勤容易让人觉得她写的小故事太容易,进而轻视作品的质量。
因此,她决定先交上二十个小故事,算上前面几次交稿达成的四十个小故事,一共是两册《云间零星集》的数量。
以后每月初交上一册的数量就行了,若自己缺钱或是书局催货,可以多交一册。
不用交得太勤了,剩下的时间就用话本来补档。
思来想去这世界里的话本最畅销的无非是宅门恩怨、爱恨情仇,再就是一些探案类话本满足固定爱好者。
她如果要写,显然爱恨情仇这类最好下笔,但……
若她真写了,首先二堂哥就会好奇她哪来这么多复杂思想,会不会受原来身份的影响而自苦,是不是对失去的婚约在难过?
再一个她也无法给弟弟们看话本故事了,因此,至少目前她不想碰触这类题材。
武侠、修仙剧情太庞大而复杂,她可以默写但也同样的理由,暂时不合适在家里人知道马甲的情况下写这些。
因而想了几天终于想到能写什么了。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长篇童话故事!
《虹猫蓝兔》系列,改一改兴许可以!
借用小动物行侠江湖、行正义事、惩恶扬善,又能展示拟人化的可爱有趣。
小朋友看得懂,还能满足中二少年们的热血梦,闺阁千金们兴许也会愿意看。
借用动物拟人化可以将复杂事情简单化,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剧情也不会太单一、单薄、幼化。
这次叶青萝给自己用的代名是:流霜。
叶青彦很快就将剩下的小故事看完,又按叶青萝之前的提醒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开篇。
看到那一个个动物名字,还有保护森林的大义……他的眉毛挑了又挑,差点绷不住一惯冷清的表情。
正义的侠客故事,行文却风趣、情节还有些怪诞,比他曾看过的探案文要轻松多了。
如果说话本的特色就是行文流畅、文字直白简单易懂,那么叶青萝的话本就比行市上的还要简单直白一些。
只要认字就能读懂,根本不需要再三咀嚼去理解。
就不知借以动物来行人间事,是否被人接受了。
叶青彦看完,才接过叶青萝递来的茶喝了几口,笑道:“很新奇的写法,可以一试。”
叶青萝笑着点头,又担忧道:“就不知书局明天是否开了,不会也放节假吧?”
“放假过节正是铺子做生意的时候,除了过年几天或是有特殊情况,都不会闭门的。”
“读书人放了假,除了酒楼、茶楼,最多去的不就是书局吗。”叶青彦道。
叶青萝这才松了一口气。
叶青彦没有立刻回去,而是走到隔壁屋门口,看见正在桌前坐着聊天的几个小子。
叶青萝之前将碗柜里剩下的几块绿豆糕拿来招待叶胜,还倒了一杯茶过来,几个孩子颇有一种同窗小聚的派头。
“胜儿,天晚了,我送你回去。”叶青彦忍了忍,还是只能打断几个孩子聊天的兴头。
叶青宇没参与弟弟们和叶胜的聊天,毕竟年纪差太多了,但叶青宇之前也招待了杨春勇。
中秋放假,叶青宇却一直不得空,到晚饭后不能再跟着出门就在家里了,杨春勇就过来给他讲最近夫子布置的课业。
最近所学也大略讲了讲,他读书不如叶青宇好,为了给叶青宇带课业,最近读书也刻苦了不少。
不刻苦怕讲不清楚夫子教过的那些东西。
叶青宇也拿了两块绿豆糕给他,倒了杯茶就听他不时卡壳地回忆夫子讲过的东西。
叶青宇最近在重温所有读书的书。
知道他下月就要回村塾去,杨春勇很是高兴,就连许夫子听说后也很高兴。
叶家几个娃读书都有灵气,教书夫子自然最喜欢这样的学生。
不过叶青萝他们回来时,杨春勇刚刚回家去,他自己也要完成课业。
圆月高挂,路面依稀可见,叶青彦牵着叶胜走在过畈的田畻上。
叶青安还想跟着去,被叶青彦拒绝了,只能送到院门外挥着小手与好朋友道了别。
他退学之后就很少与同窗玩耍了,同窗每天要上学也不得空来找他。
他这些天也很忙的。
“今儿累着了,早点洗漱了睡觉,明天早上起来读书,落下的功课要赶紧补上,不然回塾里可跟不上同窗了。”
叶青萝牵着依依不舍的小弟回屋。
叶刘氏在厨房里烧了热水,姐弟四个都打了热水洗漱、泡脚,都打算早些睡觉。
今天光是坐驴车都来回四趟了,还摘了许多玉米,还待客也耗精神。
兴头上不觉得有什么,闲下来就会知道累的。
至于一家人齐聚院中赏月?吃月饼?猜谜玩游戏?月下抚琴?
那都是原主以前在苏家才会有的事,如今……她只想睡觉。
这夜,苏家后宅院子里,桌子上确实摆着月饼、瓜果还有其他瓜子花生、栗子、蜜饯等零嘴。
丫环婆子站了一院子,只不过热闹中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别扭、尴尬。
苏云芳刚才抚琴如秋风瑟瑟,气氛异常沉重。
苏云芳穿着粉色绣花襦裙、梳着以前苏云萝常梳的发式戴着新买的首饰,身边跟着以前伺候苏云萝的两个丫环。
她回家以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却每天过得很辛苦,因为要识字、练字,要学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