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要出货,大堂哥会提前来点货,要是屋里放不下了,我回去与他说,最迟后天上午过来。”
一听最迟能后天过来,二舅奶奶也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了起来。
“你是不知道,原来只是绣花也罢了,一幅绣面总要绣个几天,如今做斗篷对这些针线好的人那都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了。”
“天冷又没啥事儿做,一天天就都乐意在屋里做针线,积极得很。”
“这不就攒了不少货嘛,我们一家子每件都仔细检查过了才装竹箱的,我们这边原来是种了暖屋菜的……”
“后来让人来绣花就把暖屋菜不种了,屋子收拾出来当作坊用。”
“后来做斗篷了需要更多地方放箱笼,就把你四表叔的屋子收拾出来作了库房,专门放斗篷。”
“这不也快放不下了嘛,前儿你二表叔在堂屋后门那儿砌了两个角炕,多招了几个人手进来做斗篷。”
“这货就越囤越多了,都压在心里呢。”二舅奶奶细说了原由,让叶青萝有些汗颜。
她和大堂哥都信任方家,一直都是交给方家就没多管……
没想到方家增加了第二批人手进来,再加上原来就有绣花的那些人手,囤货快不出货确实就有积仓压力了。
叶青萝忙改口道:“今天我们来了有驴车,回去时先带个三四箱,明天让大堂哥再找几辆驴车先来拖一次货。”
“我们那边有专门的库房可以放货,原本是想着在出货前来点货就行的,是我们疏忽了。”
按叶青枫的计划,就是等过两天再往府城送货时,直接安排一辆马车过来应该能一次拖完所有的货。
倒是不知道方家这边进度这么快。
这也是要管的事情多了,难免有些疏忽。
二舅奶奶想了想,也没拒绝,笑道:“行,能拖两箱都能空出两箱的位置来了。”
“对了,让青枫带驴车来时多拖点竹箱来,货要不够装了。”
叶青萝连忙答应了,心里暗暗记下,年前给每人发一百文年赏可别把方家村这些人数记错了。
叶家那边确实不知方家最近把堂屋也利用上了,又增加了新的人手进来。
下河村和杏花村的作坊都建好了,人手应该也确定得差不多了,却没有提前开工,但方家不一样……
方家村的作坊也建好了,只是没有搬过去使用,冬天建的宅子还要多晾晾,不然太潮了。
当然可以每天烧地龙烘着,只是新墙有个烘干的过程,这时候进人干活并不合适,尤其还是做衣料活儿呢。
方家行事也是谨慎细心的,不会为了早些进人干活就冒然做决定。
叶青萝也没说家里放不下就放作坊去的话,这时候的作坊既然没进人干活,当然不能放货。
又了解了一下库房箱数之后,叶青萝也没去屋里与那些正忙着的妇人打照面,而是也转身出了院子。
二舅奶奶要去老宅,叶青萝和方明娟带着叶铭和方明杰还是转去作坊那边看看,至少知道在哪个位置,建了多大。
最后他们在成衣作坊斜对面一座新建的院子看见了二表叔。
二表叔见到叶青萝便笑着走了过来:“萝丫头来了,你大堂哥来了没有?”
叶青萝忙摇头,道:“大堂哥不得空,是二堂哥来的。”
也就是说,如今家里最有空能赶驴车出门的,就只有放了假在家读书的叶青彦了。
其他人没来当然是都在忙。
二表叔便道:“原本昨天应该让你明祥表哥带信儿的,只是他去报喜也不好再说别的事。”
报喜还附加别的任务不太好。
“二表叔可是说成衣快没地儿放货的事?”叶青萝便低声询问。
二表叔点头,叶青萝笑道:“刚才二舅奶奶与我说了,最近大堂哥太忙了,也没想到你们这边囤货快。”
“等我回去就让大堂哥安排驴车,明天先来拖三、四车吧,若是有志叔的驴车能空出来,那就五车。”
二表叔笑道:“五车应该不至于,四车应该是有的了。”
叶青萝一听立刻道:“那正好,车辆驴车还是凑得出来的,还要先去拖竹筐回来。”
不论是干货还是成衣小物件,一直都是用的方筐,比普通竹箱或藤箱要大要厚,能多放货。
二舅奶奶说的竹箱,正是加盖的方筐。
打制木箱的成本太高了,这样长期出货可不划算,进度也不容易跟上。
竹箱里边铺上油纸、再用棉纸当包袱布将成衣细细打包放进筐里。
马车板上先铺一层稻草垫子,放上几层竹筐之后再用防水毡布仔细盖住绑好,就能在这样的天气里长途运送了。
知道明天可以把货运回叶家的库房去,二表叔转头看着快建好的那座院子,解释道:
“也是最近在忙着建酿酒作坊,不然我和明祥也能先拖两车过去。”
叶青萝看向泥坯院墙的宅子。
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作坊模样,但她知道,二表叔早就表示想酿酒,她也同意了。
最开始酿酒作坊第一批酿酒上流程时,是她去盯着教过的,二表叔也在场学了,后来大舅也去学了。
如今刘家畈的酿酒作坊已经开始酿酒了,二表叔还在建作坊?
似乎知道她的疑惑,二表叔轻笑道:“家里边当时不是有很多人绣花嘛,腾不出屋子来捣鼓了。”
“本来是打算在两宅之间果树林子前头把空地起一间屋的,这不是你大表嫂快生了嘛,不宜在家动土。”
“这事儿就先搁着了,后来你们要买地建成衣作坊。”他说着转头伸手一指对面新宅。
“寻到了这块地,一亩半,空出的边角建了茅厕,预留了马车掉头的空地。”
“正好对面这里是林耆老家的偏屋和一块菜地,偏屋常年空着破烂得要倒塌了,我就花钱把这里买下来了。”
“让林耆老管作坊,一两银子,我们自家管库房和记帐,皆大欢喜。”二表叔说着又朝新宅子旁边指了指。
“林耆老家就在这里,盯着作坊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