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原身从小接受的规矩礼教思想,她又不能按照现代标准来寻一个缘分,不,现代的她忙着搞钱连恋爱都没有过。
两世为人她也不清楚合适的、喜欢的应该是什么样儿的。
现代都有“嫁人是第二次投胎”的说法,何况这种古代?
除非她在村子里找一个,不然像这种大户人家子弟、科举读书人怕都是要三妻四妾的?
苏老爷就有妾室,林文宗他爹也有。
大哥还有林文宗他们娶妻只会娶合适的,将来也会纳妾的吧?
原身从小就是按当家主母规范培养起来的,自然会接受林文宗将来也会纳妾的结果。
但她是原身吗?
她穿越而来成天想着搞钱,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就为了将来嫁一个男人,给这男人纳妾?用她的钱养着男人和男人的小妾?
她怕不是疯了。
“怎么了?”苏云臻见妹妹脸色难看不说话,以为她其实还放不下林文宗,心里也是一阵为难。
林文宗那厮是要不得了。
不管是云萝还是云芳,与林家的联姻怕是成不了。
云萝看清了林文宗的为人和林家的态度,就算现在有机会和林家重新联姻她也不会同意。
云芳想嫁进林家但她担不起林家未来主母的责任,还得不到林文宗的喜欢,日子会很难过。
林夫人可以看在和娘当年的那点闺阁交情上善待云芳,时间长了婆媳关系怕也好不起来。
他中秋回家发现云芳懦弱拘谨,在他这个大哥面前战战兢兢的,和云清相处则自然一点。
他过年回家发现云芳性格好似又变了些,在他这个大哥面前敢撒娇敢说笑了,性格却使他喜欢不起来。
或许是他心里总会拿云萝来比较吧,但他身为长兄也明白,都是妹妹他不应该有好恶偏见。
所以对两个妹妹的婚事他都是一样的操心。
“可是心里怨着林文宗,又放不下他?”苏云臻轻声问。
叶青萝神色一怔,随即摇头,解释道:“没他的事。”
“那是为何,可愿告诉大哥?”
苏云臻一这问,叶青萝又犯难了。
沉吟着,她无奈开口:“我不知道喜欢谁,又谁合适,再说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谁真心几何。”
“何况我如今最喜欢的是赚钱,突然提到相看亲事,我……我不知道咋办了,有点惶恐。”
“我不想太早嫁人,也不想为嫁人而去相看亲事,我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遇上一个都能看对眼的、让我明白那是喜欢的男子。”
“或许,先有合适再培养出喜欢,又或是幸运的遇着了喜欢之人正好又合适,可……现在让我就去思考这种问题,我好难。”
她的话让苏云臻温和的眼神怔了怔,妹妹这是在跟他掏心窝子说话?他有些无奈又有些哭笑不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幼定亲时没有这么多想法,如今及笄之年却胡思乱想了,还是那之后有了心结、害怕再次面对亲事吧?
苏云臻心疼道:“那就不相看、不去想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先见上一面,是喜欢还是合适就随缘了。”
“人与人结交除了慕名、久仰,不都是从见面开始的吗,通过了解、熟悉才能做出更好决定。”
“我家萝儿又不是要今年出嫁,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去见面再挑选喜欢的也好、合适的也行。”
“大哥只是先问你的意思,不是就要带你去见人。”苏云臻怕妹妹心里有负担,又改口来安抚她。
“大哥也希望是乡试之后看谁合适、谁有缘,说不准乡试之前他们就去相看别人了呢,这就是无缘了。”
“再不济就是等明年春闱之后,府学、县学、书院里那些埋头科举的读书人,年前年后有了结果,年纪到了都是要成婚的。”
所以乡试之后有一批、会试之后还有一批。
年纪大的和已成亲的都不在名单上,名单上的和别人相看的、妹妹瞧不上的、对方不合适的……都可筛选不要。
剩下的再劝妹妹见上一见吧。
苏云臻自认已经小心翼翼照顾妹妹心情了,妹妹应该能接受了吧。
叶青萝果然点头答应了,不过她想的却是……
明年春闱生意赚上一大笔,到时她就是一个小富婆,不管是大哥还是二堂哥的科举路也有了结果,到时她也好调整发展方向。
若他们止步在今年的乡试,他们会继续在府学读书,她的发展重心暂时就在府城这边;
若他们止步在明年的会试,他们可以去太学读书或者在家读书当然更可以游历天下;
那时她的生意重心在京城以及……跟着他们去游历天下,那时她可以多写写散文、游记和各地的风土民俗人情物志,成就她的大儒目标。
那时的她有机会拓展自己的人生路与人脉,长过见识之后会知道什么最合适自己,而不是现在只能凭哥哥们的挑选来决定自己的归宿。
没了相看亲事的话题,叶青萝的心情又愉快了起来。
最近,叶青萝还是跟着苏云臻出门了,坐着马车在街上闲逛了半天,最后在一家茶楼停了下来。
闲茗阁,苏家的茶楼,位于东南一带的某条二街上。
这家茶楼在府城开了好多年了,叶青萝在苏云臻来府学读书后来看他曾来过这里一次。
只不过这次她是少年装扮,举止还有几分少年气,丝毫不见女扮男装的忸怩,掌柜并没认出来。
苏云臻要了楼上方便听说书的一个雅间,点了许多糕点小食还有瓜子花生,再要了一壶红茶。
看到瓜子花生,叶青萝眼眶热了热差点落泪。
这在现代世界最便宜最常见的零食,在这落后的古代却因产量原因并不便宜。
虽然不是有钱人才买得起,但对农家人来说也就过年买上几斤还能当礼送,平时她都没吃过。
虽然她可以花钱去买些来吃,但又觉得花这钱不划算,有这钱买别的零食能买更多。
还是这价差影响她的消费态度。
如今看到当天炒的花生香喷喷地放在自己面前,一时心情有些复杂。
“吃吧,回去时带两包。”苏云臻以为妹妹回家后就没吃过了,心疼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