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七百二十四章精神信仰

洪承畴输在松山之战。

这一战,手底下的将领打的不行,兵将不如大清精锐是一回事儿。

实际上,洪承畴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次战斗的指挥上,自己输给了陛下极。

剩者王侯,败者寇,这是不折不扣的道理。

洪承畴清楚自己在大明之中的本事,他扪心自问,在当时看来,怕是没有人比自己强。

那自己都输给了陛下极,别人呢?别人更不会是陛下极的对手。

这也是洪承畴对陛下极的收服半推半就的原因。

对大明心灰意冷的死心。

对前程的渴望让他动心。

前者会让一个读书人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后者,则会让一个读书人,放弃脸面,走上骂名之徒。

起先洪承畴是不会在乎这一些的,他心里很清楚,将来汉人会骂自己,甚至大清的皇帝,为了将来维护统治,让更多的人懂得忠心于朝廷,会将自己钉在羞耻柱上。

但是洪承畴不在乎这些,因为他虽然降了,但是他降服了明主。

良禽择木而栖。

只要他引导这些人,行汉化,以汉人的规矩做事,在洪承畴看来,他们就不是蛮夷。

那么他就可以一展心中所学,重新鼎利天下,而自己也势必可以位极人臣。

甚至,洪承畴还觉得,帮着大清收复天下,可以提前结束战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节操?

天下读书人,有节操的有几个?

起码自己还绝食明智过,比那些主动来投,献上城池的人不好太多了么?

可眼下的时局,留下千古骂名这些暂且不说,当初自己投降时,自己最大的理由,也要站不住脚了。

大清明显坐不住这江山了。

而唯一能拯救大清的人,只有自己。

洪承畴一向是这么自负。

但是洪承畴的自负只是在心里,平日里他还是低调做人的。他只求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来不站队,从来不掺和大清贵族旗主之间的争斗。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在陷害自己呢?

这个问题,以洪承畴的智慧,思索了许久也没有答案。

不过,不论是谁在后方搅动风雨,洪承畴都心里清楚,洗干净自己身上的嫌疑,才是正事。

洪承畴打定了主意,命人铺纸研墨,给多尔衮写了一封情谊深重的书信。从最初来到清朝,受到黄台吉厚恩开始,一直到如今自己领兵在外,点点滴滴无不感念大清恩情。随后他笔峰一转,也不说满人见疑之事,只说自己身体不好,过年之后日渐衰败,恐怕耽误王事,请求返回北京养病。

如此一来也算是推辞兵权以表清白,只要多尔衮不是疑虑甚重,如此也就够了。反之,若是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回京之后也不过是落个闲住的结局,伤不了性命。

洪承畴写完之后,自己细细读了一遍,哀叹一声,只觉得乱世为臣真是艰辛。不过此时他仍然是铁了心地站在满清一边,并不觉得有必要借此机会去与明廷接触。虽然满清局势不甚好,再不济也能退回关外,等若是一次盛大空前的“抢西边”。

然而就在洪承畴将这封情真意切的启本送往北京的翌日,他就收到了太原沦陷、孟乔芳身死的消息。这简直如同当头一棒,吓得他另外分了三千兵,扼守阜平县之西的龙泉关,以免明军北上,攻克五台,越过太行山直扑保定。

这个预防措施本来是一招先手棋,在多尔衮看来却是大有深意。

此刻晋北的忻州、定襄都还在大清手,这三千兵到底是防明军还是防清军?

而且,为何明朝放着打了一半的北直战场不打,却突然跑去收复太原了呢?明军的这种调动,处在前线的阿巴泰、洪承畴到底知否?

二月二十五,距离太原城易手已经足足过去七日。除了滇黔那等偏远之地,几乎全国知闻。如果说打胜仗可以吹嘘战果,那么收复失地就是实打实的证据了。任何怀疑新朝造假的人,都能亲自前往太原,瞻仰太原城墙上的龙旗,以及城外新竖起来的忠烈碑。

碑上刻录着太原之战献身的官兵姓名籍贯和号牌。

按照华夏立庙的传统,很快这里就会有人捐资修建一座忠烈祠,用来供养英烈忠魂。而这些出钱的善人,也有机会被收入地方方志,甚至被抬进乡贤祠。

徐梁前世受的教育总是说,国人有宗教没信仰云云。等他真正回到了明朝,才发现大明处处都有信仰的影,只要人口过百的小城,必然会有土地、城隍、乡贤、忠烈之类的信仰空间。至于再大点的城市,孔庙、佛寺、道观,更是无一不备。

非但有这些硬件设施,绝大部分的百姓也都遵循着自己的信仰,恪守道德规范,安宁祥和地度过一生。

徐梁在忠烈碑前毕恭毕敬地上了三炷香,方才转身离开,让后面的武官员依次上香。

“傅道长,你说百姓所崇信的道义,会断绝么?”徐梁对侍立一旁的傅青主道。

傅青主面露微笑,道:“殿下此问大有慧根,乃是问到了宗教之本。”

“愿闻其详。”

“何谓宗教?乃宗其根本,循其教化。三教的教化手段各有不同,根本却是唯一。”傅青主道:“这唯一的根本便是道,天道有常,昼夜相交,日月潜行。虽千万世也不会变易。既然根本不变,道义常存,如何可能断绝?”

“若是再搞一场焚书坑儒,且以强权磨去百姓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如此也不会断绝么?”

傅青主愣了一愣,道:“即便始皇帝复生,也未必能做到这点。”

“呵呵呵。始皇帝只是坑了四百余个儒。日后说不定我华夏明会被自家孙唾弃……唉,后世的事不好说,不好说啊。”徐梁摇了摇头,道:“傅道长,我前日说的要封一个‘全真大真人’,或是‘全真大掌教’,统摄全真道,您可考虑清楚了?”

傅青主微微欠身,道:“蒙殿下错爱。封以真人号。贫道已经是欺世盗名,焉能再僭越天职?殿下且稍安勿躁,静待时日,自有应命道人出山,以阐玄教之风。”

“唔,还要多久?”徐梁并非真的皈依了全真教,对于玄教并没有多大热情。他要的是意识形态武器,就如大炮一般要尽快拿来用的!

“很快。很快。”傅青主笑道:“不过十年上下。”

徐梁终于明白了老神仙的时间观念跟自己的区别。对他来说,时间要精确到“分钟”。但对于那些老修行。沧海桑田,一梦百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瞬。

“这十年,还要辛苦真人广度痴愚……”徐梁道。

傅青主颔首而笑。

傅青主明白陛下的意思,也知道军常有道士对士兵们进行开解、祈福,偶尔还要加以恐吓。在他看来。那套类似巫术的东西根本无从帮人了悟智慧,获得最终成就。当然,以他的智慧也看得很清楚,天地间万物定位,希望人人成圣的念头只是妄想。

在成真了道与诓骗世人之间。是更为广阔的间地带:心理慰藉。

陛下殿下如此迫切地希望全真教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入世,正是希望借由全真的智慧慰藉军民的焦躁心态。

尤其是在乱世之后,这种心灵抚慰更显得不容或缺。

傅青主不急不躁,只是开始进一步与出没在军的正一道士接触起来。他也绝不说正一与全真的差异,凡是只以“祖师爷”为名头,谁都不知道他说的哪位祖师爷。不过道教以老为尊,只要紧扣老之教就不存在什么

辩论。

傅青主显然是治《老》的高人,短短数日之内,就收了不少正一道士的心。不同于全真有师方可入门,许多正一道士出家之后也未必有明师指点,所以这些人顺理成章地就投入了傅道长门下。

正所谓人以类聚,这些道士又为傅青主带去了更多的信徒。就连不少训导官都皈依在真人门下,用道门智慧结合忠勇之义,给士兵做思想工作。

人们常说“思潮”,正是因为思想如同潮水一般,无法抵御。当道学思潮泛起之后,整个军营都荡漾起一股新风。这些尚未完全脱离盲阶段的战士,自然不会明白道家真义,但是傅道长的循循善诱,仿佛洞悉一切玄机的高妙姿态,让他们更加深信一个道理:为陛下尽忠,死后英灵不灭,更能上天成为天兵天将。

“殿下,如今军崇道成风,恐怕于军心不利。”李岩终于坐不住了,找到徐梁表露隐忧。

徐梁没有就崇道的问题上纠缠,只是问道:“训练指标下降了么?”

“那倒没有。”李岩一顿:“但军锋锐之气,却是明显不如以往。”

“我看他们打球的时候,还是很锋锐的,每场不都有两三个被抬下去的么?”徐梁笑道。

“殿下,”李岩却笑不出来,“若是失了锋锐好杀之气,这支军队可就废掉了呀!”

徐梁听了这话,突然想通了一样,道:“所以为了维持这好杀之气,无论是官兵、闯军还是鞑虏,都能接受屠城劫掠?”

“我军自然不能做此不道之事……不过有些官兵也的确做了……”李岩支吾道。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有无道义的问题。”徐梁叹道:“在我看来,强兵有三种。第一种,勇悍之军。便如我朝李成梁、李如松父领导之下的李家军。又如东虏,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此军胜在单兵的勇悍战力,也的确能给敌手造成不小的杀伤。”

李岩与满清交过手,对此深有感悟,微微点头。

“上去一层,便是纪律之军。便如我朝的戚家军,俞家军,又如目前的新朝军。随便从军挑一个人出来,未必就比满洲甲兵强。

“不过就算一对一咱们比不过东虏甲兵,十对十的时候,咱们却未必落入下风。若是人数更多些,咱们的优势就会超越建奴,最终将之击垮。这便是军纪的力量。有铁一般的军纪,所以有铁一般的军队。”

李岩是新朝军从弱到强的见证者,对此也是信服不已。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强的强军。”徐梁顿了顿,道:“要我战,莫若我要战!真正的强军是有信仰的军队,是知道为何作战、为谁作战的军队,是舍生取义的军队!他们有铁一般的纪律,同时也有铁一般的意志。就如史书上说的田横五百士、阳城殉城的百八十名墨者,都是此类。”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田横本是齐国王室,与刘邦大战,兵败退到了青岛港之外的小岛。与他一起退守此岛的有五百义士,后来听闻田横在去见刘邦的路上自杀,这五百人无一例外地以死相殉,从而成就了田横岛的义名。

阳城殉难的一百八十二名墨者,本是墨社钜孟胜的门徒。孟胜受恩于楚国阳城君,为他固守阳城。当面对十万楚军时,孟胜选择了以死相殉。而他手下门徒,没有一人惜命逃避,一同自刭。其有两名墨徒受孟胜之命,前往宋国将钜之位传与田襄,在完成任务之后也向着楚国方向自刎而死。

这就是华夏自古以传的信仰!

每一个华夏民,他们血脉骨髓都烙刻着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死其犹未悔!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