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祁镇很承李实的情,自然赐金还乡,还赏赐双俸,也就是所谓的养老金翻倍。而且是翻了四倍。

要知道,大明对致仕官员的待遇是食半俸,也就是他们当官时俸禄的一半而已。

至于为什么朱祁镇承李实的情,因为李实挡了丘浚的路。

面对韩雍的强势,朱祁镇在面上步步后退,但是实际上,却是往内阁之中安插不少自己的人手。

确保对朝政的控制。

也是对韩雍的警告。

如果韩雍一心一意推行新法,很多事情,朱祁镇都可以容忍。但是如果韩雍有别的想法,朱祁镇那就让韩雍在内阁首辅位置上,坐不上一天。

于是,而今内阁已经,韩雍,朱仪,徐有贞,李秉,项忠,商辂,丘浚。

这内阁之中,最少四个人,也就是朱仪,徐有贞,商辂,丘浚都在朱祁镇的掌控之中。

事情很紧急,朱祁镇也没有废话的意思。直接问道:“韩卿,陕西的情况怎么样了?”

韩雍说道:“陕西巡抚余子俊上报,而今已经巡视了甘肃,宁夏,榆林,兰州等地,这一次地震,影响很大,断水流,坏城郭,有一段边墙,整体下陷了三尺有余。还看见一道裂缝宽三尺,长十数里,不少地方生灵断绝。今年麦收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收成了。”

“不等麦熟,已经不少人给吞了青苗。”

“甘肃宁夏关中各地,估计有百万人流离失所。”

“余子俊已经设法安抚了,只是缺医少药,他虽然劝诫当地士绅,但也是杯水车薪。”

韩雍也是在赈灾之中,崭露头角。对赈灾事务很是熟悉,他叹息一声,说道:“余子俊也算是能吏了,只是这事情太急了。一点准备都没有。”

朱祁镇也明白,这就是地震与其他灾害不一样的地方。

不管是旱灾还是水灾,在开始之前,都是有前奏的。唯有地震,稀里哗啦就来了。官府根本没有一点点准备。

几乎一夜之间,多出了百万灾民。

这样的情况之下,以大明行政效率来做,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必须抓瞎。

朱祁镇说道:“其他的可以放放,当地有多少粮食?”

韩雍说道:“甘肃,宁夏,榆林,固原等地,本不就产粮之地,全赖朝廷运粮,虽然在于公兴修水利之后,当地粮食产量有所提升。”

“但也勉强自给。而今又是四月分,青黄不接之际,粮食本就不多,还有不少粮食在地震之中受到了损失。百姓没有口粮,各级仓库的粮食,有些被哄抢,还有一些就是空的。”

朱祁镇冷哼一声,他太明白下面的猫腻了。

如果单单看账面信息,大明各级仓库储藏丰富,但是真要遇见大事的时候,比如有不少仓库是有问题的。

这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朱祁镇说道:“这些人怎么处置?”

韩雍自然知道朱祁镇所问,就是这侵吞仓库粮食的人。

韩雍说道:“余子俊,已经先斩后奏,将这些人挂首城门,安定人心了。”

朱祁镇说道:“好,这个余子俊倒也果断。”

大明死刑复核权在刑部,甚至要朱祁镇御批,一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朝廷命官。在开国之时,连徐达对下属将领犯错,都不敢擅杀,要说送到南京处置。

可以说,不管是将领还是官员,任何一个上官一声招呼,斩首来献,都是越权,除非有皇命在身。有先斩后奏之权。

不过在实际实践之中,有很多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

但并不是说,这种先斩后奏就不用承担政治风险的。

朱祁镇说余子俊果断,就是因为如此。

韩雍说道:“只是,即便余子俊果断,也无济于事。当地粮食不足,余子俊估计当地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有余。”

“而且一个月之内,也很难恢复生产。”

朱祁镇说道:“粮食缺口有多大?京仓够不够?杨鼎怎么说?”

杨鼎而今已经是户部尚书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首辅自然是一套班子。

户部之前是刘定之的基本盘,杨鼎虽然是户部出身,其实有几分被排挤出来。只是刘定之突然死亡。

韩雍上位。

户部这么重大的部分,韩雍怎么可不伸手?韩雍就将杨鼎扶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如此一来户部就成为韩雍的地盘了。

韩雍说道:“这些年虽然赈灾不断,但是总体上来说,朝廷所有粮仓总储备没有下二千三百石。用来赈灾却是足够了。”

“问题是,所有驰道都断了,粮食运输不上去。”

其实,大明朝廷的粮食储备是在逐年下降的。

之前京仓储备在两千万石,而今却是所有仓库的总储备才二千三百万石。

而且这几年驰道修建并没有断过。但是铁道修建倒是很短,只有遵化到北京,从北京到天津而已。

无他,就是驰道便宜,铁路太贵了。

而且虽然铁路载重量上去了,但是并不比驰道快到哪里去,而且故障频发。一个不小心就坏在铁路上了。

这又是一个不方便的地方。

在驰道并非没有故障。但是一旦有了故障,就能将马车赶下驰道,不耽搁后面的通行,但是铁路上却不行了。

一旦坏了,整个路线都要停。

这种种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驰道与铁路在大明还是要并列存在的。

王永和在致仕之前完成的徐州到肃州的驰道,还完成了两京驰道,当然了,这驰道并没有延伸到长江以南,只是在长江以北作为终点。

如此一来,大明大部分粮食运输,要么海运,要么用驰道运输。运河虽然没有废弃,但是更多是百姓所用。

这也是这几年运河钞关表现抢眼的原因。

如此一来,大明粮食运输,特别是西北粮食运输,就对这一条驰道形成了依赖。此刻驰道一断,都忘记了怎么运输粮食了。

一时间根本完不成对灾区粮食的紧急运输。

朱祁镇微微皱眉,正要说话。韩雍立即补充道:“余子俊已经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引百姓南下就食。”

朱祁镇听南下就食这一句话,首先想起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流民潮。以及流民潮引发的种种事件。

流民是很可怜的,但是流民也是不可怜的。

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百姓,会丧失所有的理性,为了活下去,不折手段,为了能吃一口饭,可以突破所有的底线。

对于凄惨到易子而食的流民,早已不将自己的命当命,也不将别人的命当命了。

固然要承认流民的悲悯之处,但也要承认,对于尚可维持的地区,大量流民的出现,就是打破最后秩序的筹码。

很可能就让流民滚雪球的变大,很多百姓不是因为天灾变成流民,而是人祸。

一半是官府的不做为,另外一半就是这些流民了。

很多时候朝廷赈灾,就要封锁边境,宁肯让流民饿死,也不让他们到处乱跑,就是基于这点考虑。

所以,此刻朱祁镇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其中的风险。

韩雍对此比朱祁镇更明白,韩雍说道:“臣看过余子俊的奏疏,其中也有可取,而且甘肃,宁夏,固原,榆林一带,乃是西北精兵所出之地。臣恐一旦有变,不可收拾。”

“两项其害取其轻。”

朱祁镇听了心中立即明白,虽然而今大明占据了草原,但是就民风来说,九边从来是精兵所出之地。

这种彪悍的民风不会立即散去的。

朝廷如果封锁,很可能封锁不住。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寒门状元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