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确实没有人敢说什么,大部分士兵只看到王爷抱着一件红色的大氅上了马,至于大氅里到底是什么人,裹得严严实实的,没人看得见。

而秦如霜一直到被抱上马才反应过来,谢洵说的是真的——他真的打算带着自己去剿匪。

而自己的行李,早就被“叛徒”青枝打包好了塞给了王爷身边的一个侍卫。

谢洵一声令下,大军拔营起程。

这次剿匪的士兵一共一万五,算是规模比较大的行动,主要是祁帝生气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匪患,而且皇城军多年没有实战,也有打磨打磨士兵的意思。

秦如霜不管再怎么生气谢洵不按常理出牌,可既然已经拔营起程,她便也安安心心没有再挣扎。

主要是自打她怀孕之后,日子过得真的太无聊了。

这次的匪患她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一次郊游。

五十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晚间的时候,军队已经到了瞿县外的一处山腰里。

而随行的士兵直到下午安营扎寨,才得知随行的女子竟然是王妃。

秦如霜被谢洵抱着骑了一整天的马,腰有些酸涩,因此安营扎寨之后,一个人出来溜达。

这一溜达就听到了不少士兵在议论她。

说话的是个粗汉子,看衣服应当是个副将。

“没想到王爷竟然会带个女人来剿匪,亏我还觉得王爷......"

“哎!祸从口出你知不知道?王妃可是秦将军的女儿,听说武艺不凡,可别小看人家!”

“那又怎么样?一个弱女子,听说还怀着身孕,能有多厉害,可别拖我们后腿!”

“......”

秦如霜饶有兴致地听了一会儿,来来去去不过就是那几句,她都听腻了。

打了哈欠,她溜达回了谢洵的帐篷:“今天吃什么?”

谢洵转身,手里拿着一卷书,是瞿县的当地游记,大概是记载瞿县的一些历史趣闻之类的。

他放下手里的书,看了一眼秦如霜的腰:“还酸么?”

“多谢王爷关心,还成。”秦如霜不自觉地挺直腰背,她骑马的技术可不比谢洵差。

谢洵收回眼光:“和士兵一起吃大锅饭,厨子手艺还成。”

秦如霜点点头,她不是挑剔之人。

可真到了吃饭的时候,她看着碗里的肉皱起了眉头。

这肉是腌肉。

她有孕之后大夫就嘱咐要少吃些腌制品,多吃新鲜食物。

她端着碗皱眉的样子,落在一旁聚在一起吃饭的副将和几位百夫长眼里,就成了小女子家吃不得苦,嫌弃军营伙食。

先前那个高大的副将又是一声嗤笑:“我就说,这娇滴滴的王妃,哪里能受这种苦。”

秦如霜闻言将碗一放:“不吃了,叫几个人弄些野味,也给将士们吃点新鲜的。”

这回谢洵还没开口,副将先开口了:“王妃体谅,这附近只有野猪,可是野猪难抓,将士们还得留着力气剿匪呢。”

言下之意,搞什么幺蛾子,别耽误大伙儿正事。

秦如霜也不恼,点头道:“行,几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确实轻易劳烦不得。这样吧,王爷把厨子和几个火头兵借给我,我去猎头野味给大伙儿加加餐。”

“王妃是在开玩笑吧?不是我说,这林子里的野猪,随便一个都比我老朱体格还壮,一身猪皮刀枪不入,脖子上还有刺,几个火头兵就能抓?”

秦如霜打量那个副将,原来是姓朱啊......

秦如霜没有再接他的话,而是转头询问谢洵,“王爷,可以么?”

谢洵略一思索,若是不答应,往后就坐实了秦如霜娇生惯养还挑剔的名声,倒不如让这群人开开眼。

一头野猪而已,他相信难不倒秦如霜。

于是点点头道:“行,让厨子和火头兵过来。”

军营里的消息传得飞快,不一会儿,王妃要亲自抓野猪给大伙儿改善伙食的事情,就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都撂下了饭碗出来看热闹,只有那姓朱的副将一脸不屑,自顾自留在军营。

“哎,你真不去看看?”

“看什么看?”副将不耐烦地摆摆手:“她今日要真的能猎一头野猪回来,我老朱的名字倒着写,行了吧?”

秦如霜这头,大伙儿跟了一段路,在林子入口,秦如霜止住了脚步:“各位请回吧,半个时辰后来帮忙抬猎物即可。”

秦如霜拿了自己的鞭子,又带了几个火头兵,往林子深处去。

她从前跟着她爹军营里的老兵,学了一手勘察踪迹的本事,不一会儿还真发现了野猪出没的痕迹。

秦如霜循着那痕迹走了一段路,又仔细辨别了野猪的脚印,还有新鲜的粪便,很快就猜出了野猪大概在的地方。

她将几个火头兵打散:“这处应该是野猪的老窝,待会儿发现踪迹之后,你们在各个角落守好,母猪小猪一律放走,只留最强壮的公猪,往我这边赶就行了。别担心,公猪遇到危险,肯定会护着小猪先逃,它留到最后。”

几个火头兵面面相觑,有些不敢接这个任务,若是王妃受了伤,他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最后还是厨子点头:“就按王妃说的办!”

几人按照秦如霜的指示,慢慢往一处可疑的地方围拢,果然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那野猪精得很,发现有人靠近后,立刻四散而逃,母猪护着小猪往外边跑,两只公猪竖起脖子上的刺,龇牙咧嘴与众人对峙。

“这!王妃!这有两头公猪可怎么办!”

秦如霜缓缓走近,拇指按下鞭子上的一个机关,原本就很长的鞭子又长了几尺。

她将长鞭一甩,空气里传来鞭子空打的噼啪之声。

“来一只擒一只,来一对,那就擒一双!”

几个火头兵对视一眼,一点头,都拿起手边捡来的树枝石头等攻击野猪。

两头野猪很聪明,受了攻击,左右一看,发现似乎只有秦如霜那边比较好突破,于是都卯足了劲儿往秦如霜这边冲来。

野猪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一起并身冲到了秦如霜跟前,而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只见秦如霜突然错开身子,身后竟然是一根极粗的大树!

她挥动长鞭,鞭子“啪”一声缠绕上其中一只野猪的脖颈,猛一发力——

这一下,却不是想拉住野猪,而是往野猪蛮横冲来的方向用力!

野猪本就跑得极快,有了秦如霜这一鞭子的“帮助”,根本卸不下力气,眼看就要往树上撞去!

它试图改变方向,可缠在脖子上的鞭子却不同意!

秦如霜只稍稍用力,野猪奔跑的方向又被拉了回来,最后竟是直直地撞上了树干!

“砰”一声巨响,几个火头兵只觉得连脚下的地都晃了几晃,那棵被野猪撞上的树更是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大量的枯枝落叶哗啦啦往下掉。

就在众人震惊之时,秦如霜提劲后退,一手缠住树干,一手挥鞭,鞭子最末端堪堪缠住了另一只野猪的脖颈。

她借力使力,挥鞭的手猛地一缩,那野猪脚下打滑,就这么被鞭子拉着,绕着树干滑了一圈,最后又是”砰“一声,撞上了原先那头已经倒地不起的野猪,也倒下了。

而秦如霜这才收回鞭子,借着余劲儿绕树一圈,慢慢停了下来。

在一幕落在几个火头军眼里,那便是王妃两鞭驯服两头野猪,这会儿红衣翻飞,宛如仙女。

尤其是周围还有两只面目狰狞的野兽,更显得她出尘不染。

当然,也有人并不觉得秦如霜如何仙气飘飘,只觉得她实在是厉害,比王爷还要厉害。

于是,一个十七八岁的火头兵咽了咽口水,大喊道:“王妃威武霸气!”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