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b>

这次长安取士,不管外界评论如何,但肯定是最近几十年里,最大的一次人才选拔考试,是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事件。

关中四十六个县,基层县级官员就有一百三十多个缺口,再加上州郡一级的主官,佐官,吏员,总计要取士两百一十三人。

而因为时间的关系,从益州,雍州,荆州,凉州各地,赶赴长安的考生,不过是三百零七人这录取率,简直高的吓人。

但不管怎么说吧,三百人参加的考试,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来主持,全靠刘备一个人来判断这些人哪些适合在哪个地方当官,当什么官类似刘备都做不到。

更别说刘备今年都已经六十四了,身体条件越来越差,来长安后甚至还有点水土不服的症状真的,要是搁历史上,这会儿刘备都已经入土了。

因此嘛,这种事儿,不可能全都压到刘备的身上,就算刘备乐意,张溪,庞统等人也不会乐意的。

在张溪的力荐之下,有过五年开科取士经验的马谡,就被刘备加封为礼部左侍郎,调往长安,协助礼部尚书秦宓一起,处理这次长安取士的事宜。

事实上,谁都知道,礼部尚书秦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祭祖礼仪的事儿要去研究,真正组织这次取士的人,就是马谡而已。

真的,你只要不让马谡去碰军事,他不管是理民,还是取士,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思路,而且这套思路还能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对的。

而且吧,经过在越巂郡的五年施政锻炼,如今的马谡,也少了不少年轻时的浮夸气盛,多了一些务实精神起码刘备亲自见过马谡后,跟张溪的私下评价,已经不再是“言过其实”了。

“马幼常才情不缺,多加历练,成就恐不在其兄之下。”

这是刘备对马谡的最新评价,认为马谡再锻炼锻炼,大概能达到马良的高度。

这已经是不低的评价了,要知道马良如今在荆州的地位,可是仅次于关羽和王基两人的,尤其在政务方面,说他是实际上的一把手也不为过。

哪天要是关羽和王基都上调到中央朝廷,那马良也足以担任荆州刺史一职。

总而言之,张溪在听到刘备对马谡这样的评价后,也是颇感欣慰马谡这人确实是有才能的,就是别让他赶鸭子上架的去做事,一步一步来,终究不失为栋梁之才。

张溪颇有种自己改变了马谡命运的自豪感。

而这次长安取士,马谡的到来,也确实帮了刘备很大的忙。

虽然马谡在越巂郡的开科取士,最大规模的一次也就是三十四个人同时参加考试,远远无法跟这次长安取士相比。

但马谡真的是有了经验,也有了自己一套成熟的做法,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做出一些微调,倒也勉强能把这次取士的框架搭起来,搞的像模像样。

而有了马谡的主持,张溪就可以从这些事情里脱身,去干其他的事儿了。

张溪的事儿很多,这跟刘备一直留在长安,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刘备呆在长安,一时间也就没有着急的去安排雍州刺史这样的职位,再加上曹魏败退出关中的时候,把关中的百姓迁走了一半,而主官地方的官吏那是一个不留的全部迁走了。

因此吧,整个雍州的事务,就靠张溪,黄权,庞统三个人撑着。

黄权负责掌军,庞统负责军务,而张溪,自然就负责政务了。

谁让三个人里面,就张溪曾经在荆州有过主政一方的经验呢。

但张溪也想喊冤啊当初他在南郡就是管理一个郡而已,如今可是一个州。

而且在荆州的时候,张溪身边可是有马良,孙乾,赵累,邓艾,以及习家兄弟帮忙的,可如今,自己身边就剩下一个柳隐可用了。

马谡的长安取士还没有正式开始,而且就算是真的取士了,这些官员到任前,整个雍州的大小事务,都必须交到张溪这边做出决断和安排这事儿能少才叫怪呢。

没办法之下,张溪不得不开始再次摇人。

在上奏刘备同意后,张溪急调李球,赵累,州泰,张翼,句扶,蒋琬,陈祗等人到长安来帮忙,同时又任命柳伸为右扶风郡太守,胡奋为左冯翊郡太守,把雍州的行政框架给搭建出来。

等到这些人到位后,张溪的事情才算稍微少了一些,但依旧少的有限。

底层官吏缺失,一州事务全都压在了这么几个人身上,这帮人忙死都不可能全都干完。

雍州政务暂时性的陷入了停滞,回家百姓的安置工作进展极其不顺利,今年的耕种肯定是完蛋了闹得张溪一天跑三趟马谡那边,询问他到底什么时候能把这个考试弄完,好让官吏下放的地方。

你要是再磨蹭,以关中的气候条件,连过冬的准备都来不及做了,到时候必然会殃及百姓的。

马谡也没办法啊,时间是天子定死了的,而选拔考试的题目,到目前为止,刘备只给出了一个基调,就是要以实务为主,毕竟这些官吏都是要尽快到地方进行治理的,没有实务能力可不行。

但这么一搞的话,秦宓那边就犯难了考试题目到底以什么为好呢?!

这时候张溪出了一个主意,就以“如何治理关中”为题算了。

秦宓被张溪这话给气的,直翻白眼!!!

亏你张元长还好意思说自己的治学之书是《礼记》你听听你说的话,它合“礼”么?!

建议是好建议,但如果他秦宓真的用“如何治理关中”当考题,那等着他的就不是青史留名,而是贻笑大方了。

这题目取的,太没文化了。

这年月,其实还没有彻底形成四书五经的说法,主流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论语》,《礼记》,《尚书》这几本。

《中庸》是脱胎于礼记里的,这时代还没人把《中庸》从《礼记》里单独剥离出来,而《大学》虽然相传是春秋时期曾子所做,但实际上应该是秦汉时期的儒者假名而写,这时候的影响力有限,流传不广,根本不为人知。

至于《尚书》这里说的是古文《尚书》,就是晁错奉命向伏生求教的《尚书》,也不是后世的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这玩意儿,据考证,其实是王朗的儿子王肃托名所写,而这个时候,王肃还在家读书呢。

因此,秦宓要想出题,就必须从《论语》,《礼记》,《尚书》中寻找题目。

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这些典籍里,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的道理都有,找出一篇作为实务考题,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对于经典的解读也不像后世明清时期那样,各种集注满天飞,大街上都能随便买到,从古人到当朝权贵的解读都有。

这年代,就是秦宓的《论语》的解读,都未必会让中原其他世家的人感到满意。

这要是自己出的考题让其他地方的世家认为不对,甚至由此嘲笑那秦宓的天下大儒梦想,还能实现么?!

因此啊,为了防止自己贻笑大方,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出题考察应试学子的能力,秦宓早就在三月份的时候,派人前往北海郑家,求取郑玄做注的《礼记》,《论语》,《尚书》本篇,以作参考。

天下人就是反对他秦宓对经典的理解,也不会有人去质疑郑玄对经典的理解吧?!

这从长安到北海,路途遥远,中间还要经过曹魏的领地就算这种事儿曹魏官方不一定会管吧,但总是要时间的,到现在秦宓还没有得到郑家的回复,实在不敢轻易出题啊。

秦宓这边一天出不来题目,这个考试就一天无法进行,马谡自然没有任何办法。

而马谡这边没办法,张溪就只能坐等抓瞎,然后被柳隐给劝了回去有这个功夫一天找马侍郎三趟,还不如在府衙呆着,多看几篇文书来的实际一些。

张溪对此能说啥能说老子就是看文书看的头晕,借故出来偷懒摸鱼的么?!

面子还要不要了!!!

没办法,只好跟着柳隐回去,继续在书山牍海里煎熬着。

(本章完)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