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未明,丝丝缕缕的晨雾还在宫墙间缭绕。太极殿外,侍卫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如同一尊尊雕塑般站立,表情肃穆。宫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映出一种说不出的庄重与神秘。
皇后身着元帅军服,那身军服笔挺而庄重,黑色的锦缎上绣着金色的云纹,领口与袖口处的银色丝线勾勒出精致的图案,彰显着主人的尊贵与威严。她头戴银色头盔,头盔上的缨络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身旁一众大将同样全副武装,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毅,身上散发着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
(皇后迈着沉稳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弦上。她手中捧着一份战功名单,这份名单凝聚着八年复国大战的血与泪,是无数将士用生命铸就的荣耀 )。来到大殿中央,皇后单膝跪地,声音坚定而洪亮:“皇上,臣此次归来,向您递交复国大战八年来所立战功的大将名单。”
(说罢,她将名单高举过头。一名小太监匆匆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呈给皇上。皇上坐在龙椅上,微微颔首,眼神在名单上扫过,面色平静,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
皇后接着说道:“边关如今形势虽已稳定,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臣回朝复命,已将部队暂交予初一将军代理管理。初一将军为人沉稳,治军有方,定能确保边关万无一失。”
(话音刚落,众大臣纷纷抱拳,齐齐恭贺:“恭喜皇后凯旋归来,大战八国联军,保卫云朝百姓安危!此乃云朝之幸,百姓之福!”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气势恢宏 )。
(然而,皇上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脸上并未露出太多喜悦之色。他看着皇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似有猜忌,又似有不满 )。
(林贵妃站在皇上身旁,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她轻轻扯了扯皇上的衣袖,低声说道:“皇上,皇后此次战功赫赫,朝堂上下对她皆是称赞有加,您可不能让她的风头盖过了您呀。”)
(皇上微微皱眉,心中暗忖:这皇后手握重兵多年,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加以制衡,日后恐成大患。但她深得民心,贸然打压,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该如何是好?)
(思索片刻后,皇上清了清嗓子,说道:“皇后及诸位将军战功卓着,朕心中有数。只是,如今朝堂之上,还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此次战功之事,暂且搁置。”)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皆感诧异。丞相李大人率先出列,拱手说道:“皇上,皇后及众将在外征战八年,出生入死,为我云朝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凯旋而归,理应论功行赏,以彰显皇上的圣恩,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呀。”)
(皇上心中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李丞相,朕自然明白。只是当下局势复杂,不可操之过急。待朕与诸位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皇后心中一沉,她抬起头,目光与皇上对视,试图从皇上的眼神中寻找答案。她不明白,为何皇上对自己的战功如此冷漠。难道真如自己昨日所担忧的,皇上开始猜忌自己了?)
(这时,大将军王猛站了出来,大声说道:“皇上,将士们浴血奋战,只为保卫云朝江山和百姓。如今皇后归来,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赐,这让将士们如何能心服?若寒了将士们的心,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效命?”)
(林贵妃见状,连忙说道:“王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皇上自有皇上的考量,岂是你能随意揣测的?你如此顶撞皇上,莫不是也有二心?”)
(王猛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反驳,却被皇后伸手拦住。皇后缓缓起身,说道:“皇上圣明,定有周全的安排。臣妾及众将一心为国,不求赏赐,只愿能为云朝的长治久安尽一份力。”)
朝堂风波骤起
清晨,阳光透过太极殿的窗棂,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映照在光洁的地面上。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静静等待早朝开始。
皇后身着那身象征着荣耀与威严的元帅军服,大步流星地踏入殿内。她身姿挺拔,眼神坚毅,身上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豪迈之气。然而,当她的目光扫向皇上身旁的座位时,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笼罩上一层寒霜。
林贵妃正慵懒地坐在那个本属于皇后的位置上,她身着华丽的宫装,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仿佛这一切都是她应得的。
皇后面色一沉,径直朝着林贵妃所坐的位置走去。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通过这脚步声宣泄出来。(她来到林贵妃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威严与质问 ):“贵妃娘娘,这个位置似乎是本宫所坐吧?你于云朝百姓毫无贡献,却堂而皇之地坐在本宫之位,这是何道理?”
林贵妃被皇后突如其来的质问吓了一跳,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她不屑地瞥了皇后一眼,冷笑道:“皇后娘娘,您这是何意?皇上宠爱本宫,让本宫坐在此处,有何不妥?您出征八年,这宫中之事,自然是本宫代为打理。”
皇后怒极反笑,伸手猛地扯住林贵妃的衣领。(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久经沙场的果决,丝毫没有平日里皇后的温婉仪态 ):“打理?你所谓的打理,就是坐享其成,贪图享乐吗?”说罢,用力一甩,将林贵妃从皇上的身边甩了下来。
林贵妃惊呼一声,狼狈地摔倒在地,发髻瞬间凌乱,脸上的妆容也因惊恐而有些花了。她坐在地上,眼中满是怨毒地看着皇后,哭喊道:“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皇后她如此野蛮,竟敢对臣妾动手!”
皇上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手指着皇后,怒喝道:“皇后,你不要得寸进尺!你出征八年,一直都是贵妃在陪伴朕,她坐这里有何不妥?”
众大臣见林贵妃坐在皇上身边,本就多有不满,此时见皇上如此偏袒林贵妃,更是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将军们更是气得满脸通红,拳头紧握,恨不得冲上去理论一番。
皇后看着皇上,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一字一顿地说道 ):“她林贵妃陪在皇上身边多年,那臣妾为何要出去奋战八年?臣妾出去奋战八年,又是为了谁?每一次,臣妾都清楚地记得,往日将士们凯旋归来,皇上都要亲自出迎,以示对将士们的敬重。而这一次,本宫打败八国联军,让万国臣服,归来之时却不见皇上的踪影,直到今日早朝才得见皇上一面,这又是为何?”
皇后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字字如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众大臣惊愕不已,纷纷将目光投向皇上,等待着皇上的解释。
皇上被皇后问得一时语塞,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心中虽然也觉得自己此次的做法有些不妥,但身为帝王,又拉不下脸来承认错误 ):“你是朕的皇后,朕知道你顾全大局。朕不来迎接你又怎样?你有本事,你有能耐,为了保卫云朝国土,为了保卫云朝百姓安危,这本就是你理所应当的事情!”
皇后气得浑身发抖,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生入死八年,换来的竟是皇上如此凉薄的话语 )。身后的将军们再也忍不住了,王猛将军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为了云朝,率领我等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她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云朝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如今皇上如此对待皇后娘娘,实在是让将士们心寒呐!”
其他将军们也纷纷附和:“是啊,皇上,皇后娘娘之功,天地可鉴,望皇上三思啊!”
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有的为皇后鸣不平,有的则在一旁观望,不知如何是好。林贵妃坐在地上,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暗自得意,她就是要借此机会,让皇后在皇上面央宠,最好废掉皇后,皇后的宝座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皇上突然大喝一声,声如洪钟,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住口,都给朕住口!” 他怒目圆睁,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条条扭曲的蚯蚓。紧接着,他面带怒容,恶狠狠地将目光投向皇后,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
“你,私自把兵权交于你自己的侍卫初一!” 皇上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皇后,仿佛眼前的皇后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还派兵到其他国家驻守。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皇上吗?你这分明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上越说越激动,几步走到御阶边缘,居高临下地瞪着皇后,“朕倒要看看,你这个皇后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你如此行径,不是想谋朝篡位,自己当上皇帝,又是什么?”
皇后心中一凛,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为国,出生入死八年,换来的竟是皇上这般猜忌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上前一步,直视着皇上的眼睛,说道:“皇上,臣妾对您、对云朝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将兵权交予初一将军,实是形势所迫。边关局势复杂,臣妾回朝复命,需有人暂代管理军队,初一将军跟随臣妾多年,为人沉稳,治军有方,臣妾才放心将军队交予他。至于派兵驻守他国,那也是为了云朝的长远利益。八国联军虽败,但余孽未除,臣妾此举是为了防止他们死灰复燃,再次侵犯我云朝国土,保护我云朝百姓啊!”
皇后言辞恳切,目光坚定,然而皇上却冷哼一声,不为所动:“哼,说得倒是冠冕堂皇。谁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兵权乃国之重器,你竟敢擅自交予他人,这分明就是心怀不轨!”
此时,丞相李大人站了出来,拱手作揖,一脸忧虑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向来深明大义,一心为了云朝。此次复国大战,皇后娘娘亲率大军,出生入死,才换来如今的太平局面。想必她将兵权交予初一将军以及派兵驻守他国,皆是出于公心,还望皇上明察啊。”
大将军王猛也站起身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为云朝立下汗马功劳,若没有皇后娘娘,我云朝早已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灭亡。还请皇上不要轻信谗言,错怪了皇后娘娘啊!”
众大臣纷纷附和,为皇后鸣不平。然而皇上却固执己见,他看着众大臣,怒声说道:“你们都不要说了!朕意已决。皇后擅自行事,无视朕的权威,此罪难恕!”
皇后心中一阵悲凉,(她看着皇上,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 ):“皇上,您若执意如此,臣妾也无话可说。只是,还望皇上不要因为一时的猜忌,寒了众将士和天下百姓的心啊。”
朝堂上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看着皇上,等待着他的下一步决定,而这场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也让整个云朝的未来,陷入了一片未知的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