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在靳盛时和温云词相互熟悉时,姜莱拉着胡先生到了不远处的秋千处。
当下,她第一句话是——
“师傅,我找到我亲生父母了。”
在她这话响起前,胡先生刚准备点烟,但在听完她这话后,他两指的烟直接掉在水泥地了。
似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胡先生出声时,语气甚至有那么点不稳,“丫头,你……你刚跟师傅说什么来着?”
姜莱平静地重复了一遍。
随着她的话再次入耳,胡先生这回敢确定了,得,他刚才没听错,弯腰捡起那根未燃着的烟,他咬在唇上,边点火边问,“和他们相认了吗?”
“……没有。”
得到这两字,胡先生手上动作慢了一拍。
后面,过了一会儿,他唇上咬着的那根烟终于点燃,他这才不紧不慢地问:
“他们是怎样的人?”
姜莱回忆,“是很温和有礼的人。”
“那你想跟他们相认吗?”
“我不知道。”姜莱抓着秋千一侧的绳子,斜45度角朝天空看去,人略有几分茫然。
“为什么?”
“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孩,女孩和他们朝夕相处20年,他们的感情很好。”
听到这话,胡先生径自将嘴边的烟掐灭。
之后,他和她强行挤在一张秋千上。
没一会儿,他倏地大笑,“那又怎样呢,师傅这些年来,一直都把你当亲闺女,我们感情也很好,没人能代替你在师傅心里的分量!”
他的这些话,听得姜莱心口暖洋洋的。
很快,她嘴角上翘,脑袋也往他肩上靠去,“师傅,你也是一样的,在我心里,您一直都是父亲的角色。”
胡先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国家,这些年来,他致力科学研究。
至今,未婚未育。
现在从姜莱的嘴里得到“父亲”两字时,他上勾的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下去,最后,他说,“姜莱,我很荣幸,不管你亲生父母给不给你独一份的偏宠,但在师傅这里,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一个“最”字,足以让人感动流泪。
可就在她红了眼皮时,老头却突然蹦跶出一句扫兴的话,“但重要归重要啊,我可是坚决不会给你老公开后门的,到时,我手中医疗工程的票,只给能力更为出众的队伍。”
就这样,姜莱的眼泪完美憋了回去。
老头的话,当然不止在这就结束了,后面,他朝靳盛时所在方向看去时,语气挑三拣四得很。
“真不知道你什么眼光,怎么就看上了他。”
“不过就是长了个人模狗样,有张还不错的脸皮而已,难不成这就把你给迷住了?”
“简直肤浅!”
“如果真这样的话,你眼光真不是一般的差,你们俩的专业天差地别,你要是忙于哪个实验,他那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能给你出谋划策吗?”
“啧,我看你们俩平时也没啥话题可聊。”
“……”
胡先生巴拉巴拉了一大堆。
全程,姜莱都乖乖地没插嘴。
原因很简单。
这还是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说靳盛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除了脸外,一无是处”。
这种评价,以她对靳盛时的了解,他那个暴脾气肯定要将对方千刀万剐。
可也是奇怪,回家的这途中,她当笑话说给他听后,他居然还出奇意外地反思起来了。
“我天天泡在钱里,一身的铜臭味,和你这种为世界奉献的科研家相比,确实是高攀了,看来,我以后是得好好努力努力,争取跟上你的步伐。”
听完,姜莱无措地眨眨眼。
咦,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靳盛时吗?
这时,车厢里响起小孩叽嘹的声音。
“叔叔很有自知之明,夫妻之间要是没有共同话题,是很难长远的。”
“叔叔你加油,我可以监督你学习!”
姜莱,“你哪里来的这些深奥道理?”
靳盛时,“为什么喊我叔叔,喊她姐姐,叔叔和姐姐都不是一个辈分,小孩,我劝你想开点!”
短短一个下午,温云词已经变得很开朗了。
在靳盛时故意带些压迫性质地说这些话时,他只嘿嘿一笑,然后认真回答姜莱的问题。
“大人都这样说的,我妈妈说谈恋爱结婚一定要找同频的人,不然,余生会很痛苦。”
靳盛时嘲笑,“你知道什么叫同频吗?”
温云词眨眼,“就是懂自己的人。”
他不过就五岁,就能说出这样的话,靳盛时轻“啧”一声,得,小孩的新脑子就是好使。
之后,他朝姜莱方向看去,挑眉问:
“我们同频吗?”
只同他对视了一眼,姜莱差点没被他那双幽邃的桃花眼给狠狠地吸进漩涡,她不怎么自在地看向窗外,轻“咳”一声后,故作冷淡。
“还算凑合吧。”
在她回答完后,温云词直接化身“好心人”,“叔叔,我姐姐说,她对你很满意,你们是互相懂对方的人,你们能共度余生。”
姜莱,“……”
她什么时候说过?
靳盛时听完,眉眼间一片愉悦,他身体往椅背里靠了靠,姿态闲适懒散,就连语调,都是上扬状,“嘴这么甜,和我闺女有的一比了。”
温云词惊讶,“你们都有孩子了?”
靳盛时饶有兴致看了眼姜莱,“对啊。”
姜莱:“……”对个鬼哦。
在那两个字后,靳盛时忽然起了玩心,笑着往温云词鼻尖上轻点两下后,他问:“把我家盛夏许给你做媳妇好不好?”
他这么一问,小男孩整个人变得气鼓起来,脸更是红得不像话,整个人又气又羞,“不好!现在是新时代,我们要追求自由恋爱!”
“啧。”靳盛时收回手,指尖在大腿上轻敲,“你小子,懂得不少嘛。”
“小小年纪,脑袋还这么聪明,你别是过奈何桥的时候,孟婆忘记灌你喝汤了吧。”
男孩一本正经,“请不要迷信!”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让回程的这条路上,热闹了不少,姜莱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但如果,没有在清风楼看到蒋家夫妇的话,她的心情,肯定还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