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棠不想与她缠磨,便道:“嫂子这是夸我呢?可惜我这是天生丽质,啥也没抹。嫂子要想美一美,那只能回炉重造了。”
余氏不识字,也不知道回炉重造是啥意思,她一脸懵的问:“啥是回炉重造?回炉重造就能美了?”
这一桌子坐的有男有女,都是一个村里的,加上今儿来的男多女少,几个妇人占一张桌子属实太过浪费,抠门的顾连升便安排了男女同桌而坐。
同桌的其他人在听到这话时,有跟余氏一样不明白的,有心里清楚的但就是不说的。
环顾一圈众人,见无一人为自个儿解答,余氏非常执着的问顾棠。
“你放才那话啥意思?我咋听不懂?”
听不懂?那就对了!
顾棠眨眨眼,一脸真诚:“我那是夸你呢,你好生梳妆打扮一番,一样是个美人!”
这话说到了余氏的心坎上,还算是清秀的圆脸上满是欢喜:“你这丫头跟你爹一样!嘴巴会哄人的紧!”
顾棠:……
顾棠:???
不是,大嫂子!你这话听着不对劲!
这话越寻摸越古怪,顾棠还想细问问,却被三叔公瞪了一眼,不许她在问。
完了。
这下顾棠更好奇了。
“呦!新郎官出来了!”余氏突然看着东厢说道。
她这话引得众人齐齐往东厢那边瞧。
余氏见大家都好奇,低声道:“方才行礼的时候你们看了没?”
众人摇头,都没来看。
顾棠他们先前在顾天宝家,其他人跟三叔公一样,因为太冷,全躲在家里烤火取暖,等闲没人出来看热闹。
若是为了一场热闹冻病了,那可就事大了!
大冬日的生了病,随时都能没命,太不值当。
余氏一脸得意,一副你们错过好一场大戏的模样,成功让众人的心猫抓一般。
顾棠比任何人都要好奇,她对余氏夸道:“好嫂子,知道你厉害,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眼,快别卖关子了,快与我们说说。”
余氏就爱听好话,顾棠一夸她便嘴秃噜似的全说了出来。
“你们是不知道,方才行礼的时候闹出了好多笑话来,先是咱们这位童生老爷说爹娘病重,就不让他们出来受礼了,只让那钱氏对着空位行礼就行。
礼成后,童生老爷便让钱氏去西间跟老两口敬茶,可好巧不巧,冯氏尿床了!
咱们这位童生老爷便让钱氏去伺候,可谁想,那钱氏竟是个厉害的,死活不沾手,且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今儿她不伺候老两口,明儿也不伺候,往后也都不会伺候。
若是把她逼急了,她带上嫁妆接休书走人!说什么,左右她已经嫁过一次,不是大闺女,她脸皮厚,不怕人说道!”
哦豁!
这是个好样儿的!
顾棠暗中点赞,又问道:“目前来看,我那堂伯没犟过我那堂嫂子,这事就这么算了?”
“只能算了,不然人钱氏若是真拍屁股走了,往后他还能娶谁?人家钱氏可是带着嫁妆嫁过来的,有底气的很!”
俩人说话间,顾棠余光看到顾连升往棚子这边来。
忙暗中拿脚轻踹了一下余氏的脚,又朝余氏眨眼,示意她顾连升来了。
余氏别的不开窍,可在这方面上确实十分老手。
顾棠又是踢脚又是眨眼,她瞬间明白,当即话题一转,转到初七那天的认亲宴。
“……听说下请帖了?咋不给我家下?我还想着去吃席呢。”
“好多亲戚们都没下帖,天太冷,东家受罪,你们这些来吃席的也受罪。
我爹说了,今年就先这么着,是个意思就行。明年我爷生辰的时候,到时请个戏班子过来,好生热闹热闹!”
余氏爱听戏,当即笑了起来,可还没等她说话,旁边忽然传来顾连升的声音。
“巧了,三叔生辰的前一天就是我爹的生辰。”
听到这话的众人愣了一瞬。
外人很少有知道这事的,只有顾家人最清楚。
但顾棠例外,她是个外来的,并不清楚这事。
她没理会顾连升的话,而是看向三叔公:“爷,是这样吗?先前在家的时候都没听人说过。”
这话是在点顾连升。
也是在回怼顾连升。
顾老爷子跟自家兄弟的生辰日极其相近,年年在家过生辰,却年年都不说这事。
可惜顾连升脑子不灵光,听不懂顾棠话里的意思。
他嫉妒地打量一眼阿狗,见阿狗身上穿的、戴的,比他那些家境富足的同窗还要好百倍,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这般金贵的衣裳,自个儿若是穿了,定能让那些看不上他的同窗们弯腰巴结!
可惜,这般富贵竟落到老二一家手里!
老天不公!
想到这些,顾连升死死地盯着顾棠,竟是当众裹挟她:“你是个孝顺的,既给三叔请戏班子,那就该一碗水端平,给家里也请一班,好生庆祝庆祝才是!”
这话真是刷新顾棠的认知。
她道:“我确实孝顺,你嘴里的三叔,那是我爷,我自是要孝顺的。至于外人,都是不想干的,谁家老子谁孝顺,想转手包给旁的人?呵呵,天底下可没有这般的好事!”
顾连升红了脸,终于听懂了顾棠话里的意思,瞬间怒了起来。
见此,三叔公拍了下桌子,提醒顾连升:“时辰到了,快开席吧。连山说,你是找人算了开席的时辰,既如此,那就别误了好时辰。”
对上三叔公的眼神,顾连升宛如冷水浇头,瞬间清醒了。
今儿是自个儿大喜的日子,不该闹的。
缓了缓情绪,随后竟是转身离开,没有理会三叔公。
众人被他这无礼般的态度惹恼,各自低声议论起来。
三叔公叹了声气,就这为人处事的态度,纵使读书的天赋极高也无用,成不了大事,也做不了官。
就算能做官,日后也不会有个好下场的。
余氏比较怯读书人,方才顾连升在这里,她是一句话都没敢说。
这会子顾连升走了,她又活了过来,暗中冲顾棠竖起一根拇指,称赞顾棠厉害!
顾连升走后没多久,灶房那边出来三位端着托盘出来上菜的妇人。
顾平安拽了顾棠的衣角,脸上闪过一抹兴奋:“来了来了!上菜的来了!”
话音将落地,端着托盘的妇人停到这边,示意众人将托盘上的菜品端下来放到桌子上。
两位大娘率先起身,将托盘上的饭菜端到桌子上放好。
顾棠拿着筷子跃跃欲试,想尝尝这菜品如何,初七那日可不能让顾连升比下去。
等菜摆好,三叔公原是想招呼着众人开动。
目光瞟了一眼桌上的菜,当即愣住。
这都是什么?!
桌子上此时摆了三道菜,一道炒咸菜,一道水煮芦菔丝,一道清炒菘菜。
这是吃席?
三叔公下意识扫了一眼众人,除了傻眼的顾棠,其他人还算接受良好,他们吃过比这个还要烂的席面,完全能接受。
旁人能接受,顾棠无法接受。
她放弃顾宝山家的热闹,再忍着寒冷坐在草棚里吃席,结果就给她上了三道没有一点油水的素菜!
她又不是兔子!
她不吃素!
她身旁的阿狗和顾平安都了解她,知道这三道菜顾棠不会吃的。
顾平安小声安抚:“这才刚开始上菜,你且等等,后面一定有肉!”
阿狗也跟着点头:“对,再等等看。”
谁家办喜事不上肉菜?
俩人信心十足!
顾棠没说话,心里的预感不太好。
很快,余下的菜也一道道被端上来:凉拌大头菜、清炒大头菜、凉拌菌菇、清炒菌菇……
一道道菜端上来,素的连出家人都要感叹,炒菜好歹放点油啊!
你连油都不放,那就不是炒菜了,那是水煮菜!!!
菜已经上到第九道了,顾棠已经认命,她随意夹了点菌菇吃了,别的一点没动。
“你这丫头咋不吃?”余氏抽空看了顾棠一眼,发现她基本没动筷子,很是不解。
顾棠也没瞒着,木着脸说了一句:“亏我还冒着雪过来,我还以为有肉的。”
这话得到余氏的忍同:“我也是这样想。先前你堂伯娶魏氏,你爹娶你娘的时候,听说席面在村里顶顶好,上了三个大菜,烧鸡、烧鱼还有羊汤!
平日里,你堂伯吃穿都还算体面,今儿又没摆几桌席面,按理不该这样的。也不知你堂伯是怎么办事的,太不靠谱!”
说着,那边又来了一道菜。
等到端到桌上,余氏高兴起来:“将说没有肉,这立马端来一汤碗的肉汤!”
顾棠也高兴,她嗅了一口,以为会闻到肉香,结果……肉香确实闻到了,但根多的是一种腥臊味!
这碗肉汤是拿猪肉煮的,煮之前没有煎也没有炒,就直接切成小块加水炖,炖熟了便舀到碗里端到桌上来。
这里的猪不是后世的改良猪,也不劁猪,喂食的东西也不是粮食,而是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不乏一些脏污的东西。
这样养出来的猪,那味道你别想有多好。
再加上没有任何去腥的调料,直接拿水猪,这肉……顾棠实在是吃不下去。
也不是非得吃肉……吃素也行!
顾棠筷子一转,又夹了一点菌菇放到嘴里,随后顿住,菜凉了……
“怎么了?”阿狗见她神色不对,忙问道。
顾棠摇头,没说菜凉了,只叹了声气,顾连升真是厉害!
这席面让他办的,自个儿也算是开眼了。
一碗肉汤,顾棠没动,阿狗也没动,顾平安和三叔公动了一筷子,之后就没再动。
余下的肉汤,全被其他人分吃干净。
将吃完,那边开始上饼子了。
这回轮到余氏傻眼了:“这才十个菜!我们这一桌挤了十一个人!一人还分不到一盘菜?!”
前来分饼子的妇人耷拉着脸,一听余氏这般说,忍不住倒起苦水来:
“童生老爷家啥也没准备,我们自个儿还凑了一些菜出来,就这才凑出十个菜来。
要是我们不想法子,怕是连八个菜都没有,这饼子也是一样,只有平日咱们吃的一半大,一人一个,多了没有!”
“啥玩意儿?这还不让吃饱?!”余氏瞠目结舌。
办席不让客人吃饱?!
妈呀!这还真是头回见!
得知这事的不只余氏激动,所有人都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脸上的不满和鄙夷毫不遮掩。
顾棠本来不打算要饼子,等分到她这边时,还是接了下来。
她基本啥也没吃,用饼子垫垫肚子,回去再吃一顿。
饼子吃完,众人便一个接一个的起身,头也不回的往家走,没一个留下来跟顾连升说话。
顾棠他们是头一个走的,众人见他们起身回去了,这才跟着起身离去。
东厢里,钱氏已经知道席面的事,这会子正气得厉害。
这顾连升怎么跟先前不一样?
先前他去找自个儿时,花银子大手大脚的,一点也不抠搜,怎么今儿会将席面办成这个样子?!
等外面的客人都走光了,钱氏忍不住从东厢出来,去堂屋找顾连升算账!
顾连升这会子正在西间给冯氏喂饭。
钱氏找来后,也不顾忌老两口会不会气到,直接将席面的事说了出来,并骂顾连升让她丢了人,往后在村里时,她有什么脸面去见人?
冯氏不能说话,知道这事后,只能干着急,什么也做不了。
顾老爷倒是能说话,可他一开口竟是斥责钱氏:“没个教养的东西!你一个妇人家,怎么能这般与自家男人说话?!你钱家都是这般教你的!”
钱氏不惧顾老爷子,冲他翻了个白眼:“是是是,我没教养,我做不来让客人吃不饱饿着肚子回家的事。
你顾家有教养,所以才做出这般的事来,我比不上你们顾家!”
“你!”顾老爷气得脸色泛白,胸口又疼了。
顾连升头疼的不行,钱氏不能得罪,他还想要她的嫁妆。
老爷子也不能让他气太狠,万一气死了,外人又要说道。
他耐着性子劝钱氏:“你先回屋,待我给娘喂完了饭,回头再跟解释……”
钱氏不愿意,可扫了一圈屋内,又觉得老两口极其碍眼,看见便觉得火大!
沉默了一会儿,不情不愿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