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踏过溟茧碎裂后的残渣,脚下青石寸寸凝结冰霜。第十一境“溟殛合道”的灵力在他经脉中翻涌如沸,每根骨骼表面都浮起细密的《禹贡地域图》纹路。远处崩塌的水阙废墟突然震颤,地脉裂隙中喷出墨绿色雾气——那是《水经注》中记载的“腐渊瘴”,触之即蚀修士金身。
三具青铜兽首从瘴气中浮出,兽瞳里流转着破碎的《归藏易》卦象。林霄后撤半步,右手虚握时掌中凝出一柄缠绕玄冥煞气的断海戟。戟尖刚触到兽首獠牙,地面陡然裂开蛛网状的渊缝,裂缝深处传来锁链拖曳声。
“喀嚓!”
一条覆满青苔的青铜锁链破土而出,末端拴着半截焦黑石碑。碑面蚀刻的《山海经·大荒南经》篆文正在剥落,露出底下暗红的血锈——这是镇压“九渊蚀骨阵”的阵眼石。林霄左手掐出《道枢》记载的坎水诀,脚下忽有冰晶顺着锁链蔓延,却在触及石碑时被骤然腾起的黑火烧融。
瘴气突然凝成九条鳞片倒竖的冥蛟,蛟首喷吐的毒液在半空结成《乙巳占》灾厄卦象。林霄旋身挥戟劈碎卦象,飞溅的毒液却在触地瞬间化作三百具白骨傀儡。这些骸骨关节处生着墨绿晶簇,指骨捏着锈蚀的青铜铃铛——每声铃响都引动地脉深处的腐渊瘴暴涨三寸。
“镇!”
林霄将断海戟插入地面,脊柱中迸发的玄冥煞气凝成三十六根冰棱,刺穿最近的三具傀儡。被贯穿的骸骨却突然炸开,飞射的骨片中钻出密密麻麻的蚀骨虫。这些指甲盖大小的黑虫背甲刻着微型《河图》纹路,所过之处连岩石都被啃出蜂窝状的孔洞。
丹田处若木灵根猛然震颤,林霄喉间涌出带着冰碴的血沫。第十一境灵力不受控地外溢,在周身形成旋转的溟煞漩涡。三只蚀骨虫被卷入漩涡,甲壳上的《河图》纹路突然亮起幽光——整个腐渊瘴气随之扭曲,化作一尊百丈高的九首冥蛟法相。
法相中央头颅张口吐出腐渊核心,那是块布满孔洞的暗绿色晶石。晶石表面流淌着《神异经》所述的“万毒母液”,滴落处将地面蚀出深不见底的渊洞。林霄肋间突然传来撕裂剧痛,低头看见两根骨刺穿透皮肉——不知何时,他影子中竟钻出两具裹着腐袍的守渊尸傀。
断海戟横扫斩断尸傀脖颈,喷涌的黑血却在空中凝成《焦氏易林》凶兆卦辞。卦辞文字化作枷锁扣住林霄脚踝,将他拖向九首冥蛟法相张开的巨口。危急关头,若木灵根深处传来禹王斧凿山岳的轰鸣——林霄瞳孔收缩成竖线,第十一境特有的“溟殛真瞳”看穿了法相命门。
“破!”
他并指如刀刺入自己心口,扯出三滴精血凌空画出《禹贡地域图》残章。血图触及腐渊核心的刹那,九首冥蛟法相突然僵直,暗绿色晶石表面裂开蛛网纹路。林霄趁机挣脱卦辞枷锁,断海戟化作流光贯穿法相第七首的独目。
震耳欲聋的嘶吼声中,腐渊瘴气倒卷回地缝。林霄单膝跪地喘息,却发现掌心不知何时多了枚青铜钥匙——这是从溃散法相中掉落的《水经注》秘钥,匙身刻着“九渊镇狱”四字。钥匙突然自行飞向废墟中央,插入半截残破的夔牛雕像眼眶。
地面开始剧烈震动,十二根刻满《归藏易》卦象的青铜柱破土而出。柱身缠绕的锁链全部指向中央渊洞,洞底缓缓升起一具水晶棺椁。棺中封存着半卷《溟泽尸解录》,书页间夹着片冰晶雕琢的应龙逆鳞——这正是殛溟魔尊当年炼化“七漩吞天阵”时遗失的本命鳞。
林霄伸手触碰棺椁的瞬间,渊洞深处突然喷出靛蓝色火焰。这种《道枢》记载的“九幽冥火”能焚毁修士神识,却在触及他周身溟煞时诡异地凝成冰雕。棺盖自行开启的刹那,整个废墟的地脉灵气突然逆转,形成倒悬的灵力漩涡。
“咔嚓!”
若木灵根表面裂开新的溟纹,林霄眼前浮现大禹治水时劈开龙门山的画面。第十一境灵力彻底稳固的征兆显现——他周身毛孔渗出玄冥真水,在地面蚀出《山海经》记载的“归墟海眼”阵图。阵图成型的瞬间,九条冰龙虚影从海眼钻出,衔住青铜柱上的锁链用力拉扯。
渊洞底部传来岩石崩裂的轰鸣,一具缠绕腐渊锁链的玄龟遗骸被拽出地脉。龟甲表面《洛书》纹路早已被腐蚀大半,但残留的灵力仍让林霄髓海震荡。当他将应龙逆鳞按在龟甲缺损处时,整个废墟上空突然浮现覆盖百里的《禹王镇水碑》虚影。
碑文降下的金光中,玄龟遗骸化作流动的溟煞精魄。林霄张开双臂任其灌入七窍,脊柱上的《周易》卦象接连亮起。当最后一缕精魄融入丹田,他背后浮现出完整的玄龟负碑法相——这是“溟殛合道”大成的标志,周身毛孔都开始吞吐地脉深处的腐渊瘴气。
废墟边缘突然传来瓦砾滚落声。林霄转头望去,只见某个青铜兽首的眼眶中,正渗出带着《河伯祷雨图》纹路的黑血。血滴在地面凝成卦象,昭示着九渊深处仍有更大的灾劫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