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盘坐在溟殛道域残骸中央,周身浮动的玄冥煞气凝成九道涡旋。地脉裂隙渗出的浊水触到他衣角时,竟自行凝结为《水经注》残篇所述的“霜髓晶簇”。若木灵根深处新生的溟纹突然震颤,三百六十道裂纹中钻出缠绕上古篆文的虬龙虚影——龙尾扫过处,青铜碎屑竟重组为半截刻着《禹贡》舆图的断碑。
“喀嚓!”
碑面裂纹猝然喷涌靛青色流火,焰心跃动的却不是热浪,而是能蚀透元神的九幽寒气。林霄右掌压住震颤的灵根,左手指尖刚触到流火,整条手臂瞬间爬满冰裂状纹路。纹路深处浮起《道枢·淬魂篇》残章,字迹如活物般钻入骨髓——这是淬魂劫启的征兆。
地底传来闷雷般的轰鸣。九座青铜巨鼎破土而出,鼎身蚀刻的并非寻常饕餮纹,而是《神异经》所载“噬魂鸩鸟”图腾。鼎口喷涌的浊气在空中交织成网,网上每处结点都悬着一滴凝固的溟煞精血。林霄暴退七丈,后背却撞上凭空浮现的《焦氏易林》卦象壁——坎卦爻辞“习坎入坎”四字化作实体锁链,将他扯向鼎阵中心。
第一滴精血坠落的瞬间,林霄脊柱爆出二十四根破溟锥。锥尖刺入精血时,鼎内竟传出鸩鸟尖啸,声波震得他足三里穴迸裂出血。血珠未落地便凝成冰针,针尖浮现《乙巳占》所述的“丧门星纹”,直刺眉心祖窍!
“镇!”
林霄喉间滚出大禹治水时的定波诀,天灵盖迸射的玄冥煞气在身前结出龟甲状盾纹。冰针撞上盾面的刹那,九鼎同时倾斜,鼎中泻出的不是寻常液体,而是《山海经》记载的“弱水三千”。水流触地即凝为玄冰,冰面裂纹中伸出数百只透明鬼手,每只掌心都烙着《周礼》春官所述的“摄魂符印”。
第三只鬼手抓住脚踝时,林霄肋间突然钻出九条噬溟虬蛟。蛟尾扫断冰手的瞬间,鼎阵上空浮现《淮南子》描述的“九泉归墟图”,图中坠落的不是水流,而是无数哀嚎的残缺魂魄。这些魂体接触玄冥煞气的刹那,竟反噬成赤红锁链,链条上每道环扣都嵌着《归葬易》爻辞!
“劫数化形?”
林霄瞳孔骤缩,脊柱裂纹中迸出七枚禹王开山钉。钉身缠绕的《禹贡》篆文撞上魂链时,整座鼎阵突然逆转,鼎口喷出的不再是弱水,而是《管子》所述“蚀髓幽焰”。焰光掠过处,他右手小指瞬间碳化,焦骨上却浮现《龙鱼河图》残篇——正是淬炼魂火的要诀!
剧痛催动灵根深处的溟纹。若木主脉突然裂开九窍,每窍都涌出《楚辞》河伯篇的祷词。青光缭绕中,碳化的手指重生为玉色骨节,指节表面浮起《道枢》淬魂篇缺失的第三章。林霄并指如戟,新生的玉骨撕开魂链阵眼,碎链中迸出的却不是残魂,而是《汉书》所载“戾太子”怨念所化的九头骨鸟!
骨鸟利喙啄向天灵时,林霄足底突然升起《周易》涣卦水纹。波纹荡漾处,周身毛孔钻出三千根噬魂冰针——正是方才袭来的丧门星纹所化。冰针结成《焦氏易林》坎之涣卦象,将骨鸟钉在虚空。鸟首断裂的刹那,九鼎轰然炸裂,飞溅的青铜残片竟在空中重组为《水经注》遗失的“九泉舆图”!
舆图展开的瞬间,林霄眼前浮现大禹跪泣的幻象。画面中崩裂的不周山碎石,每一块都烙印着淬魂劫文。他猛然咬破舌尖,喷出的血雾在舆图上蚀出《归藏易》遁甲篇,图中九泉竟倒流回鼎阵残骸!
地脉深处传来锁链崩断声。淬魂劫化作的九幽寒气突然收缩,在林霄丹田处凝成鸽卵大小的溟丹。丹体表面十二道《河图》蚀文同时亮起,若木灵根应声暴涨,根须刺破虚空直抵《山海经》所述的“归墟海眼”!
海眼漩涡中伸出布满咒文的巨掌。林霄凌空绘出《道枢》镇魂符,符纹触及掌心的刹那,整条手臂轰然溃散,化作《神异经》记载的“淬魂砂”。砂粒灌入灵根裂隙时,他忽然明悟——这淬魂劫竟是第十一境“溟殛合道”向大圆满蜕变的必经之劫!
砂暴中心睁开九只《春秋元命苞》所述“幽冥瞳”。瞳光照射下,林霄周身血肉层层剥落,露出玉色骸骨。骸骨表面浮起的却不是痛楚,而是《周易》坎卦第六爻辞“系用徽纆”的篆文。当最后一粒淬魂砂融入髓海时,九泉舆图突然自燃,青焰中浮起完整的《淬魂天章》!
“原来如此!”
林霄玉骨右手插入焰心,抓住天章本源的刹那,溃散的血肉竟从虚空倒流重组。新生的躯体通透如琉璃,每道血脉都流淌着《河图》洛书衍化的淬魂纹。九幽寒气在他掌心凝为实体化的“劫天尺”,尺量过处,连归墟海眼都冻结成《淮南子》所述的“玄冥晶髓”!
淬魂劫云消散时,地脉深处传来十二道钟鸣。林霄凝视着劫天尺上浮现的“十一境大圆满”蚀文,却见尺尾突然指向东方——那里正升起《山海经》未载的第九道幽冥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