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二圣开讲之际,蜀山之下原本正在等候圣人讲道的一众生灵,忽觉一股清静自然的道韵笼罩了整个蜀山范围。
不自觉地抬眸望去,只见一个老者,盘坐在蜀山之巅,表情无悲无喜,气息丝毫不漏,仿佛与天地合二为一,若不是亲眼所见,感知范围内根本发现不了老者的身影。
有少数几个曾经去过紫霄宫听道的人,心下骇然,他们因为修为陷入了瓶颈,所以才厚着脸皮,前来听圣人讲道,也没想着要拜太清为师,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借助圣人讲道,突破自身瓶颈。
没想到在太清成圣后,竟然如此深不可测了,他们也算是大能修为,在太清主动散出道韵前,他们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
即便是现在,在他们的感知中,蜀山之巅那里,依然是空无一人。
不禁让他们想起了当初在紫霄宫听道时,高居在云床之上讲道的那道身影,此时的太清和当初的鸿钧道祖何其相似。
无论是形象,气息都是那么深藏不露,让人无法琢磨,心中对于圣人的敬畏,也更加深刻,同时那颗想要成圣的心,也更加火热。
不再多想,这几人连忙起身,与一众生灵一起同太清行礼,太清淡漠的眸子扫视下方,微微颔首,随后便开始讲道。
“道可道…”
玄妙的道音自太清口中传出,带动着天道之力,在蜀山之地,形成了灵气狂潮。
蜀山之上听道的一众生灵,尽皆被浓郁的灵气包围,在玄妙道音的加持下,修为开始逐渐提升。
再次有大批的蜀山生灵得以化形,自动归于道教门下,虽然不是太清的弟子,但他们为蜀山所育生灵,又得太清造化而出。
气运天生便与道教相连,讲道途中,太清眸光扫视这些刚刚化形的生灵,心中暗暗点头。
蜀山生灵虽然资质一般,但承载了太清的道韵,天生适合道教,而且刚刚化形,心性单纯,好好调教一番,以后可以在洪荒中替他传播道教教义。
其中有一个生灵引起了太清的特别关注,在他化形之时,太清竟隐隐感觉到其与自己似乎有着师徒的缘分。
太清略微观察,这个生灵是蜀山上的一株柳树化形,一化形就是老者形态,有着两条长长的白眉,像是两柄利剑挂在眉毛之上。
太清默默推演,发现上次与元始和通天论道之时,这棵柳树就获得了不小的机缘。
如今更是借助自己讲道之机化形而出,与自己间的缘分,确实深厚。
并且太清感受到自己的灵宝空间内,那枚自分宝崖上获得的,极品先天灵宝级别的“两仪微尘符印”,竟然在微微颤抖,似乎与这个刚化形的生灵有缘。
太清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一切且等讲道之后再说,这些人群中还是有着几个不错的苗子,太清准备一同观察下,待讲道之后,再看是否收为弟子。
昆仑山中,虽然也是人潮涌动,但却不像其他圣人处一样,元始并没有公开讲道的打算,只是设下了种种阵法,布下九重天阶,用于筛选弟子。
即便如此,前来的人群依旧是非常的多,毕竟昆仑山本就是洪荒祖脉之一所在,灵气充沛,灵机浓郁,机缘无数,又有圣人坐镇。
如今公开招收弟子,自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昆仑山下,九重天阶之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踏入其中。
然而受到其内阵法所阻,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耗费极大的心神,并且对于跟脚、福缘卡的极严。
唯有根脚极佳,并且具有大福源,大毅力者,才能在其内快速行走,所以进入九重天阶的人数虽多,但大都在一二重徘徊,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极少。
其中能够走到六重之上的,也不过十多人,这些人个个灵光浓郁,虽然修为不高,但一看就知道根脚极佳,虽然走的也略显吃力,但看现在的情形,想走到山顶,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元始盘坐在玉虚宫中,目光穿过层层阵法,虽然对于这批生灵的资质之差,有些失望。
但看到走在最前面的十多人,还是目露赞许之色,心中对自己的安排更为坚定,他元始宁缺毋滥,想成为他的弟子,必须要比他人优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