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回平宁侯府时,天色尚早。
马车正要拐进平宁侯府后角门儿的巷子,前面便过来两辆马车,马车里隐约传出说笑声。
林岁安撩起帘子一角瞧了一眼。
隐约能瞧见马车里的人影。
其中一人,她正认识,正是七夕后来拜访老夫人的杨家妇人。杨家妇人身边好似还坐着一个高大的年轻男子。
想起前两日在老夫人屋里伺候,陶妈妈说起杨家和陈家想来拜见老夫人。
老夫人懒得一家一家的见,便同陶妈妈说,叫两家同来。
想来另一辆马车里便是影儿的娘和二哥。
瞧着应当是刚从侧门出来,应当是刚拜见完老夫人离开。
回了松鹤堂,林岁安将东西放下,便往绣房去。
今儿是春鸢当值,也不知春鸢姐姐这会儿有没有在绣房。
林岁安刚到绣房门口,隔着帘子,便瞧见梅香和影儿正凑在一起说话。
“影儿你二哥有没有给你讲他瞧上的是谁?”
梅香抓着影儿的袖子,小姑娘年纪虽小,大大的眼中却散发着八卦的光芒。
“我二哥那性子,他哪里会跟我讲这些?不过阿娘说了…”
影儿顿了顿,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
“阿娘说了,还不知道姐姐们的意见,暂时不能往外说,怕坏了姐姐们的名节。”
“你俩神神秘秘的,说什么呢?”
林岁安隔着珠帘瞧见两个小丫头正咬着耳朵,说着悄悄话。
便掀了帘子进去。
“安儿姐姐。”梅香放开影儿的袖子,规矩的福了福身。
“安儿姐姐,你回来了。”影儿也仰着笑脸微微福身打招呼。
林岁安点点头,算是应了。
绣房里挨着软榻放着冰盆儿,林岁安在外面匆匆走了一遭,额上还浸着汗。
便在软榻上坐了,拿起小几上的罗扇扇起风来。
梅香乖巧的倒了凉茶来给林岁安解暑,才同影儿一起,在软榻另一侧坐了。
“影儿,今儿可是你娘带着你二哥来了?”林岁安扇着扇子,又喝了口茶水,才闲话道。
“安儿姐姐怎么知道?”影儿小手撑着脸,笑盈盈的望着林岁安。
“我回来时恰巧碰到杨家的那位夫人带着她儿子正坐着马车回去,旁边儿还有辆马车,想是你家的。可是有什么好消息?”林岁安眼神示意了一下正房那边。
“要陶妈妈问过才知道呢,阿娘说,要先听姐姐们的意思,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瞧上我那二哥。”说着,影儿又生出几分担忧......
她二哥木愣愣的,也只有阿娘帮着操持,不知道二哥心中到底如何想。
倒是她见那杨家的公子,虽是习武之人,却并不是十分粗犷。二哥站在那杨公子身旁,又没有人家高大健硕,瞧着又差了一筹......
“哎~”影儿轻轻叹了口气......
老夫人要给年岁到了的大丫鬟说亲这事儿,原本只有一等丫鬟,和当时在老夫人屋里伺候的二等丫鬟们知道。
除了陶妈妈示意林岁安同影儿说的,谁也没敢乱传。
虽只是丫鬟,但也是要注重名节的。
今儿杨家和陈家两家人打着拜见老夫人的名义,带着自家孩子来老夫人院儿里同大丫鬟悄悄相看一番。
梅香和影儿知道此事,见陈杨两家来了,两个小丫头便时不时往正房门口张望。
影儿只等着等会儿自家阿娘出来,好上去询问一二。
陈家和杨家拜见完老夫人,只坐了约摸小半个时辰,便出了来。
送杨家和陈家两家人出来的是陶妈妈。
大丫鬟们都垂着头,羞得不敢抬头看人,哪里还能去送客?
影儿见自己阿娘和二哥出来,便起身想要迎上去。
又想起自己不想靠着爹娘哥嫂的照顾,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在老夫人院中站稳脚跟,又把脚步缩了回来。
等陶妈妈将人送到松鹤堂二门处,在门口说了几句话,便叫旁的婆子引着几人出府。
影儿沿着抄手游廊跟在后边,见陶妈妈走了,便提着裙摆小跑着追了上去。
同自己阿娘和二哥说了两句话,才慢慢儿回到绣房。
被梅香追着细细的问了,又瞧见林岁安回来。
又把刚刚同梅香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林岁安想着当初陶妈妈只叫她将此事透露给陈家,后边儿也并没要她做什么,只是她自己好奇心作祟,问了一嘴。
如今觉得影儿娘思虑周全,也不好再问。
若是这会儿逼着影儿说出来,回头两人又没有瞧对眼,也难免尴尬
且若是不小心传了出去,对女子声誉也有影响。
林岁安在绣坊坐了坐,刚想回后罩房。
却见春鸢从正房过来。
梅香和影儿赶紧起身,将位置让给春鸢坐。
“春鸢姐姐,这会儿老夫人跟前不忙了吗?”林岁安见春鸢额上有汗,便将手中的扇子递给春鸢。
“客人送走,刚将杯碗茶盏收拾妥当,便没甚忙的了?这会儿,老夫人叫陶妈妈唤了绿萝姐姐和橙香姐姐进去。想是有话要说,便叫我们都出来。等会传饭了,我再过去伺候老夫人用膳。”春鸢笑着道。
林岁安眨眨眼,问春鸢:“可是瞧上了?”
“这不里面正说着嘛,叫我上哪儿知道去。你也甭去问,只等几日,瞧瞧是谁到后角门儿来找谁就成。” 春鸢轻轻白她一眼。
林岁安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忙赞道:“春鸢姐姐英明。”
春鸢用扇子轻轻拍了拍林岁安的脑袋。
安儿什么都好,就是爱财又爱八卦。好在是嘴严的,只自己知道了,不会往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