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县甘家村旁的山上,香樟树郁郁葱葱。此山有一处豁口,在此处向南眺望可以看见甘辉家的院子,向北则能看到美丽的漳州湾。此山原本是族长家的,但是为了赔偿6000两汤药费,便抵给了郑森。几人觉得此处风水不错,问过甘辉的意见后,便把甘辉父母的衣冠冢安葬在了此处。
祭拜完甘辉道:“少将军咱们走吧,海澄县里的百姓们还等着您给他们做主。”
那日,郑森帮着甘家村民免费连夜写状纸替他们伸冤的消息传开后,一时间海澄县十里八乡的百姓们,纷纷找了过来请他写状纸,替他们伸冤。
郑森自然乐的帮他们,于是他叫上陈启和施琅一起来帮他写。甘辉虽然不会写字,也趁着这些日子学了不少字。至少在这个时代不能算是文盲了。
后来几日,不少本地秀才听闻了晋江秀才郑森的义举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其中有一位名叫郭启辰的穷秀才,文笔极佳,出力甚大。郑森觉着白让人家干这么多活也说不过去,于是送了些银两和吃食,可是人家坚决推辞掉了说‘他此举只为本地百姓,别无他求。’
‘他日造反,此人必有大用。’郑森在心里将此人的名字暗暗记了下来。
十几天的连续高强度工作虽然辛苦,但也解决了一百多件多年积累下来的案件,十几名地方豪强受到了惩处,流放他处,一时间海澄县大治。海澄县百姓纷纷在自己的村子里立碑,记录下了郑森和知县的义举。更有不少像甘辉一样报了父母之仇,解除了族中压迫的小伙子,出于对郑森的感激报名了郑森的卫队。
就连难得说句好话的福建巡按御史,也向朝廷上表,夸赞了海澄知县和郑森之功。
福建巡抚沈犹龙和督学郭之奇更是对此事大加赞赏纷纷上表称赞此事。
特别是郭之奇,之前他曾拒绝了孙朝让推荐郑森去南京国子监读书的请求,也谢绝了郑芝龙私下为了他儿子能去国子监给自己送的礼。现在想想真是造化弄人。
本来在他心里对郑芝龙这个曾经的海盗是有些成见的。当初孙朝让将郑森夸成中兴之臣、栋梁之材,他还以为是孙朝让收了郑芝龙一笔大礼,现在看来真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悔不该当初拒绝了郑芝龙的那几斤大东珠和琉璃器。
当然出于对朝廷的一片赤诚和对人才的爱惜,郭之奇在今年向国子监推荐的禀生名单上,写下了郑森的名字。
……
郑森的卫队很快组建完毕了,名字则定为‘梧桐’。郑森解释说他单名一个森字,‘梧桐’又是自己最喜欢的树,因此便将卫队定名为了‘梧桐’,既郑森的卫队。
卫队一共33人,其中有3名女队员。当然,三名女队员不是因为郑森想学卡大佐,而是为了应对部分突发情况,比如说对可疑女性搜身,以及给李丽雅当护卫等等。
在剩余的30名男队员中,有5名郑森亲自招募的颇为可靠的队员,组成了一个‘五人团’由陈启领导,作为郑森的专职情报机构。并且与其他队员分隔开来,其他队员完全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五人团’的存在。
郑森给自己起了一个代号叫水手,化名海平,取意‘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郑森也给陈启起了个代号叫峨眉峰,化名李则成。取完代号和化名后,陈启问过代号和化名的意义。不过郑森没给他解释,只是说‘历史会记住你!’
五名‘五人团’成员代号很简单就是从1排到5。
中左所校场上,‘梧桐’卫队的28个人第一次集合到了一起。检阅台上郑森拿起了自制的铁皮大喇叭,对众人大声宣讲道:“在你们加入报名参加‘梧桐’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作为我的卫队成员训练是很辛苦的,不能祸害老百姓、不能嫖妓,不能酗酒,不能赌博,更不能抽大烟。现在想要走的还可以走,否则一会儿再要走就只能军法从事了。”
郑森望着台下鸦雀无声的众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我很满意。那么现在正式开始‘梧桐’卫队的第一天训练。”
郑森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大家好,我想大家都知道我是谁,或者说我爹是谁。但是从今天起,我要求你们把曾经的我忘掉,只记住现在的我是你们长官,你们以后要称呼我为我首长,是你们需要绝对服从的人!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首长!”众人齐声回答道。
“很好,现在我不管你们曾经是做什么的,有什么过往,都给我放下,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梧桐’之中的一员。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再次齐声答道。
“你们都来自于普通百姓之家,知道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苦,因此你们无论今后是发达了,还是遇到了困难,都不可以去侵扰百姓。兵过如篦的事情,在我郑森的队伍里绝对不能发生!否则军法从事!能做到吗?”郑森铿锵有力的说出了军法从事四个字。
“能!”甘辉带头答道。
“很好,为了让你们便于理解,我将咱们‘梧桐’的纪律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面我唱一句,大家跟着我唱一句。‘梧桐’队员个个要牢记……”
站在一旁的施琅颇为无语,当兵吃粮打仗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还整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可恶的是这歌还是用辽东官话唱的,而且自己还得跟着唱。这秀才练兵,花活就是多。
然而施琅没想到的还多着呢,下面的训练步骤就是站军姿和队列训练。练到这里施琅更加无奈了,哪有这么练得?校场上站好了后,一般不都是该操练棍棒了吗?还不许打骂士兵,这不打骂能练好?
或许你郑森以后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做一个人人夸赞的知县、知府甚至巡抚。可是你带兵就完全是纸上谈兵了。‘还是早日回水师去吧,跟着郑森没前途!’施琅在内心吐槽道。
郑森可不知道施琅这么多内心戏,他只是知道良好的纪律和严密的队列是排队枪毙时代步兵的基础。不先把纪律管好,队列练好,其他的都免谈。以当前燧发滑膛枪的精度,只要能整齐的打出去就行,枪法倒不是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