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听完郑森唱的《精忠报国》后,便灰溜溜的在女婿搀扶下走了。说实在的阮大铖虽然被骂的灰头土脸,脑袋还被开了瓢,但还是在内心中承认,郑森的这两首曲子,谱的都不错。‘仕途非我愿,奈何曾为官。’阮大铖在内心中一声叹息。
今晚的事格外让人亢奋,本来不提供酒水的媚香楼,也破天荒的买了两坛酒,提供给了今晚的客人们喝。
天色已经很晚了,秦淮河上的花船们都已纷纷回到了自家花楼前,郑森、方以智、侯方域等人这才悻悻然的唱着《精忠报国》离开了媚香楼。
“嗝~~~明俨兄,你家在哪啊?我……我送你回去。”侯方域一摇三晃的靠在郑森肩上问道。
“不必了,不必了。我家不远就在南航西边……不对,是贡院西边。”这会儿要去南航就得进皇宫了。
方以智一把把侯方域拉了过来,抗在自己肩上道:“朝宗兄,明俨没事,他家也不远,就让他自己回去吧。这会儿学舍大门已经关了,咱们找个客栈住下吧。”
郑森对方以智不回家的行为很是不解,问道:“密之兄的家不是在贡院东边吗,离我家也不远为何不回家,非要去客栈呢?”
方以智似乎想到了什么让他难受的事,又好像有些事让他十分为难。于是叹息了一口气道:“明俨兄年纪尚小,有些事……你以后或许也会遇到。”
郑森脑袋上一头问号,不知道方以智神神叨叨的想表达什么。
挥手送走了方以智和侯方域,郑森没有立即离去,而是趴在了燕来桥的栏杆上吐了一会儿。郑森能憋到现在也是不容易,这酒虽然不是后世的高度数的蒸馏酒,但是喝多了胃里也是翻江倒海。
吐着吐着,郑森忽然感觉到有人正在帮自己拍背。吐完郑森接过递来的手绢擦了擦嘴道:“谢了兄弟,手绢我拿回家洗洗明天再还给你。”
郑森话刚说完,拍背之人却传出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呵呵呵,不必了郑公子,奴家拿回去自己洗就好。”
郑森转过头才发现,卧槽怎么是李香君,糗大了。
郑森冒了一头冷汗,尴尬的笑了笑道:“让李小姐见笑了。”
李香君虽然戴着面纱,但是那甜甜的酒窝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是遮挡不住的。
李香君从郑森手里拿回来自己的手绢,揣到袖口里后说道:“郑公子与奴家年纪相仿,酒以后还是少饮为妙。”
“李小姐说的是,学生以后一定会少饮酒的。”这要是在后世,现在这个年龄饮酒就是违法的。
场面上一时有些寂静,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皎洁的月光下,孤男寡女站在桥头,总是有点……
李香君也感觉到有些尴尬,她有些话想要问,却一时说不出口,只得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平静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郑森看出来李香君心里有话,于是便主动问道:“李小姐是有什么事想问学生吗?”
李香君思忖片刻,抿了抿嘴,终究是抬起头,满怀期盼的看着郑森,问出了她想问的问题:“郑公子,您今晚说的都是真心话吗?不是为了讨好东林党和复社,好在仕途上有所依仗吗?”
郑森一愣,忽然又明白了,像李香君这样的歌伎,向来就是靠讨好他人吃饭的。而自己今天的表现又太像在讨好东林党和复社了:“当然,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至于讨好东林党和复社,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我参加科举本就是为了报效(报销)朝廷,而今天所说的只是我内心有感而发的话罢了。”
“奴家谢谢郑公子为家父鸣冤。”说罢李香君便直接朝郑森跪了下来。
这是咋回事啊?郑森连忙扶起李香君,说道:“李小姐使不得,学生什么也没做啊。”
李香君眼里含着泪花,抽泣道:“奴家本姓吴,家父正是孙巡抚手下的吴参将。今日若不是郑公子道明家父冤情,或许家父永远都要被人认为是奸臣了。”说罢便要再次下跪感谢郑森。
“唉~~~使不得,使不得。”郑森赶忙再次将李香君扶住说道:“令尊英雄好汉,李小姐也是女中豪杰。学生佩服的很呐。况且学生真没做什么呀。”
“不,郑公子,有你为家父鸣不平奴家就十分感激了。家父死时,奴家才两岁,家母带着奴家和哥哥颠沛流离到了南京,希望能投靠家父昔日的东林好友。怎奈家父人死道消,虽然后来魏阉倒台了,但他的那些东林好友竟然没有一个替他翻案的,也没有一个愿意收留我们孤儿寡母的。”
说到此处李香君抽泣了起来道:“后来奴家和哥哥还有母亲三人实在过不下去了,母亲便将奴家卖给李妈妈后,就带着哥哥回了娘家。再后来奴家跟李妈妈改姓了李,并跟着她学习了艺家诸艺直到现在。”
“想不到李小姐的身世竟凄惨至此,学生要是早生几年,定然不会让小姐一家落难的。”这时候郑森也只能说一些事后诸葛亮才会说的话来安慰李香君了。
李香君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扶着栏杆,望着天上的明月,笑了笑道:“都是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人死不能复生,覆水难收。奴家现在过的也很心满意足了。”
“真的吗?”
“真的!”李香君睁着大眼冲着郑森点了点头。
“假的!”郑森微闭双眼摇了摇头。
李香君右手捂着嘴笑道:“噗~~~呵呵呵呵,你才多大?你懂什么?”
郑森似笑非笑似的,歪头斜视着李香君问道:“咱俩不是一样大吗?你笑什么?”
“……”
“抱歉~~~抱歉。”
“没事,没事。”
现场的氛围一时有些尴尬,郑森这张嘴啊,真是不会安慰人。
“咚,咚。咚,咚。关门关窗,防火防盗~~~二更。”好在及时出现的打更人的声音缓解了两人之间尴尬的气氛。
“李小姐,二更了,外面不安全,我送你回去吧。”
“媚香楼有侧门的,我让晓曦给我留了门,郑公子请留步吧。”
“那好。”
随即李香君作揖,走下了桥。不过当她刚走到桥底下的时候,却转过身来问道:“郑公子,他日你入朝为官会为家父平冤昭雪吗?”
受酒劲影响郑森这会着实有些使不上力气,但是他依旧挺直了胸膛,义正言辞的答应了李香君:“这是自然,令尊为我大明功臣。学生自然不会让功臣蒙受不白之冤的。”
“郑公子大恩,小女子她日必建生祠以报之。”李香君不敢说什么做牛做马以报恩的话。郑森是什么身份,自己是什么身份,他家里怎么会容得下自己呢?
郑森可不知道李香君的内心戏,但他总觉得给自己建生祠像是把自己比作魏忠贤,可是他又不能拒绝李香君的美意。于是只得对着李香君拱手作揖,目送她从侧门回了媚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