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门至大明门之间的大道上,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王承恩的帮助下,一件一件的穿戴好了暗甲、铁护臂、护腋、头盔。腰间挂上了开元弓和御林军长刀。
这是崇祯成为皇帝后,第一次穿上战甲。上一次着甲,还是17年前,在信王府训练府上侍卫的时候。
“王伴伴,朕这一身威武吗?”崇祯伸展双臂问道。
“威武,陛下风采更胜当年!”王承恩想忍住不哭,可是眼泪仍不断的往下掉。
崇祯步伐沉着的走上点将台,对着京城内仅存的后备京营将士们动员道:“将士们,如今我大明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口。
我们的身后就是大明,就是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就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家人。现在逆贼已经杀到家门口了,我们要为我们的家人们做最后的抗争。”
“抗争!”
“抗争!”
“抗争!”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将士。现在,朕要你们跟朕一起~~~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杀逆贼!保家国!”
……
校场上,3000多名京营将士和在京的大部分勋贵们跟着崇祯皇帝,发出了大明最后的怒吼。
崇祯拔出腰间的御林军长刀,向天一指命令道。“出发!”
“敬礼!”
一声令下,站在道边送行的郑成功带着梧桐卫队,迅速抬起自然伸直的右手举至与眉同高,向着崇祯皇帝及出发的将士们,敬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后世军礼,目送他们出征。
随着正阳门瓮城的大门被缓缓打开,崇祯皇帝又抬头看了一眼高悬西天的那一轮太阳和隐隐约约出现在东边的月亮,道:“好美啊,朕真想一直看着他们。”
刚刚进攻了一轮的闯军士兵,此时坐在正阳门外的广场上休息。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久之前还是明军士兵。
带队的刘宗敏定睛一看,那黄色的宝纛,不正是崇祯皇帝用的吗?崇祯皇帝出来了?在京城抓了崇祯岂不是要立下头功?
刘宗敏丝毫不敢懈怠,他立即命令手底下的将士站起来活动一下,准备迎接崇祯最后的进攻。
崇祯再次起举起他的御林军长刀,向着身后的明军将士们命令道:“将士们,随朕冲锋!”说罢崇祯一夹马腹,带头冲向了刘宗敏。
……
东便门外,郑成功亲自驾驶着一辆载着诸位皇子和公主的四轮马车,在登莱水师陆军第一旅的掩护下,向东走了大概一里地后,停了下来。
郑成功说道:“徒儿、长平,带着你们的弟弟妹妹下车,咱一起叩拜父皇、母后、母妃。”
“遵命师傅!”
“长平领旨。”
朱慈烺和长平公主含泪答道。
郑成功带着皇子和公主们对着京城三叩首完毕,对着京城方向说道:“先皇、先皇后、先皇妃,大明列祖列宗在上。我朱成功今天起誓:
不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我将用我的性命,保护诸位皇子公主的安全。只要我活着,就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他们。
如有违誓,天打雷劈!”
起誓完毕,郑成功对着诸位皇子皇女说道:“再看一眼京城吧,或许几年之内咱们都不会回来了。”
朱慈烺擦了擦眼泪,发出灵魂拷问:“师傅,您真的要当皇帝吗?”
郑森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无论我当不当皇帝,或者别人当皇帝,我永远都是你师傅。”
“我明白了师傅,那我永远都是蒋兆鹏,蒋兆鹏永远是一名大夫。”蒋兆鹏擦干眼泪答道。
郑森点点头回应道:“好的,兆鹏。”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也头发散乱的躺在天坛的广场上,口吐鲜血,双眼直直的望着天空,渐渐失去了意识。
‘啊,好想再喝一碗二锅头啊……郑森这泼猴至今都没送朕一坛……’崇祯带着许多不甘和对郑成功的满心期许,离开了人世。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公元1644年4月24日,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闭上了他的眼睛。至此存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
一天后天津卫,早已接到崇祯皇帝那两道圣旨的郑鸿逵,终于等来了他的侄子郑成功所率领的浩浩荡荡的队伍。
郑鸿逵手里拿着那两道昭告天下圣旨,递给了郑成功说道:“侄儿啊,这两道圣旨是真的吗?”
郑成功接过郑鸿逵递来的圣旨抄本,扫了一眼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是真的。”
“那你,接旨了吗?”郑鸿逵试探道。
郑成功点点头答道:“接了。”
郑鸿逵一听郑成功接旨了,立马便要下跪叩拜,还好郑成功赶忙将他扶住说道:“二叔,您还是我二叔。咱们一家人不兴这个,再说了虽然我接旨了,又没说要登基。”
“好,好。”郑鸿逵收拾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后又问道:“那陛下他已经?”
郑成功点点头,没有回答。
从郑森嘴里听到崇祯殉国的噩耗后,郑鸿逵连忙跪下,冲着京城的方向三叩首。
“二叔,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早晚我们要回来的,先皇的仇,我们早晚会替他报的。但是现在闯贼的大军正在向这边袭来。立即安排人员和货物上船,咱们要即刻起航。”郑森吩咐道。
“船已经准备好了。按照你的要求,不愿意走的天津卫将士我已发了遣散费,愿意走的已经在码头等着了。”郑鸿逵说道。
“二叔辛苦,那就劳烦二叔亲自去码头指挥人员货物登船吧。”郑成功说道。
“好,我这就去。那跟在您身边的这几位……”能跟在自己侄儿的身边,自己又不认识,想必身份不简单。
郑成功拉着长平公主的手介绍道:“二叔,这位是我未过门的妻子长平公主朱媺娖。”
“朱媺娖见过二叔。”长平公主作揖答道。
“臣拜见…”郑鸿逵刚想要拜,就被长平公主扶住。
“二叔,不要见外。我就是您的侄媳妇。”
“哎,臣……我……好的。”郑鸿逵话都有点说不好了。
“这位是我的徒弟蒋兆鹏,他是一名大夫。”郑成功把朱慈烺拉到身边介绍道。
“兆鹏见过师祖。”蒋兆鹏拱手答道。
郑鸿逵当然知道自己的侄儿是太子朱慈烺的师傅,那么想必这位少年就是太子了。但人家都自称蒋兆鹏了,自己又怎么好再称人家为太子。
“久闻吾侄有一徒儿,一表人才,有妙手回春之能,今日一见果然非凡无比……”
郑成功不想让诸位皇子公主们过分暴露身份,于是说道:“二叔,剩下几位都是,他俩的弟弟妹妹们,现在时间紧迫,以后再详细介绍。现在赶紧安排我们登船吧。”
……
就在郑森带着皇子皇女们抵达天津卫的时候,李自成也赶到达了‘忠于’他的京城。
站在午门前的广场上仰望着午门的李自成,心里颇为得意。自他崇祯二年起事起,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这里,掌握着属于他的紫禁城。
“闯王,这是朱由检贴身太监送来的十万两山西屋子的票子,说是郑森托他转交给您的。”刘宗敏拿着十万两山西屋子的票子走到李自成面前说道。
“哦,郑森?就是前些年给俺写过信,劝俺不要围开封的那个郑森?也是朱由检下遗旨传位的那个郑森?”李自成追问道。
“正是。他也是这次唯一带兵进京勤王的明将。要不是他,俺早就把京城拿下来了。”刘宗敏如实回答道。
“嗯,他有这个能力。”李自成点头肯定完,又问道:“他送十万两银子给俺是什么意思?”
“据刘老板说,郑森想请您收殓朱由检、周皇后和田贵妃的遗体,将他们合葬于天寿山皇陵。并将这次战死的将士和死去的其他后妃和宫人,也安葬在周围。
这十万两,就是他给您的用于安葬他们的丧葬费。”刘宗敏答道。
“他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比起那些个只会卖主求荣的人强多了。”说罢李自成扫了一眼跪在一旁的魏藻德、高尔俨和陈名夏。
三人被李自成冷不丁扫来的这一眼,吓得浑身一哆嗦,出了一身冷汗。
“闯王,那这钱咱们怎么办?要不咱们.....”刘宗敏试探性的问道。
“收下,按郑森的意思厚葬朱由检和他的皇后、贵妃。其他明军将士和宫人也一并安葬。”李自成吩咐道。
“喏!”
“刚才送你票子的朱由检贴身太监呢?俺想见见。”李自成问道。
“他将票子交给俺后,就服毒自尽了。”
“真是一名忠仆啊。将他的陵墓就安排朱由检的陵墓的南边吧,让他们永世为主仆。”李自成吩咐道。
两日后,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和田贵妃合葬的墓前立起来了一块墓碑,墓碑正面写的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皇后周氏、贵妃田氏之墓。女婿朱成功,女儿朱媺娖,立。”
(第一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