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虎头山北面的平地紧挨着叆河,所以载着楯车的小舟,直接顶着招讨军的炮火,把20多辆楯车送到了距离虎头山山脚700多米的滩涂上。
虽然在运输的途中有几艘小船被打沉了,但这无伤大雅。一个牛录的汉军旗士兵在这些楯车的掩护下,来到了山脚下。
“进攻!”指挥这个牛录的佐领一拔腰刀,他手下的士兵立即从楯车后面窜出,举起手中的鸟铳对着山上就一通乱射。但这根本打不中藏在堑壕里的招讨军士兵。
自从有了米涅步枪以后,郑成功就给所有属于步兵编制的士兵配发了一个军工铲。同时加强了挖掘堑壕的能力的训练。
一开始大部分战士还不理解,为什么非得练挖堑壕,直到现在战士们才终于明白了堑壕的用处。
敌人的枪声变得稀疏后,二师一旅三营的营长费成武命令道:“一二连注意,立即射击!”
得到命令的一连和二连,立即从堑壕里探出头来,对着正在爬山进攻的敌人,打响了自己手中的米涅步枪。
遭到了打击的汉军旗士兵,立即便被打倒了20多人,剩下的要不就是爬到了地上,要不就是躲回了楯车后面。
不过这种情况完全在齐尔哈朗的意料之中,他的目的是待这一个汉军牛录冲到山脚站稳脚跟后,立即安排后面的楯车带上小红夷炮前出。
到山脚下对山上的招讨军进行炮击,再让后续跟上的汉军牛录抵进进攻。
随着推进到虎头山下的小红夷炮越来越多,虎头山阵地上遭受的炮击就越多。虽然躲在堑壕和坑道里的招讨军将士们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但是20多门小红夷炮的十几轮炮击,已经打掉了不少堑壕上和洞口摆放的沙袋以及作为伪装的草木。
整个虎头山北坡,除了在山脊之上,位置较高的炮兵阵地外,其他步兵阵地大部分都已遭到了打击。
看到这一情况齐尔哈朗立即命令最后一个上去的汉军牛录和第一个上去的汉军牛录,对山腰上的招讨军发起了进攻。
由于山路崎岖,外加山上有不少石头和灌木。火力上不占优势的汉军士兵很快就学会了利用石头和灌木作为掩护,交替向前进攻。
“这帮孙子学的还挺快,都会利用掩体交替前进了。”三营三连三排排长顾铁锅说道。
连长张二牛说道:“郑将军常说骄兵必败,他们毕竟在松锦之战中打败了前明十三万大军,不可小视。你速回你们排去,让战士们打起精神来。
两人一组,瞄准那些藏着敌人的石头或灌木的左右两边,敌人一冒头立即开枪。”
“遵命。”
随着三营改变战术,打掉了十几个利用石头作为掩体交叉掩护进攻的敌人后。敌人的进攻再一次被压了下去。
不过齐尔哈朗并没有放弃进攻,命令第二波四个汉军旗牛录,去接替了已经打了一上午,颇为劳累的第一波四个牛录。
由于第二波这四个汉军旗牛录带来了更多的火炮。虎头山当面的小红夷炮已经达到了40门,虽然虎头山上的火炮也打掉不少小红夷炮,但对方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被12磅榴弹炮打掉的速度,还不及敌方补给的速度。因此战场上敌方的火炮越打越多。
根据积攒的经验汉军旗的士兵们也改变了战术,他们不顾己方的炮火,在己方炮火的持续压制下,他们一直冲到距离招讨军阵地前80米的地方才停下。
虽然中间冲锋的过程有被己方炮火误伤的情况,但这也比在路上就被招讨军消灭掉要好。而80米的距离,正好是汉军旗手里的火绳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最大距离。
在清军最后一轮火炮停止后,躲在石头后面的汉军旗士兵们,立即对半山腰阵地上的招讨军发起了进攻。他们排成一线一边射击一边进攻。
然而招讨军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敌军的鸟铳已经能打着自己了,他们还是毅然的顶着几乎三倍于己的敌人,进行顽强的还击。
当然这一波敌人的进攻,也让招讨军出现了伤亡。十来名士兵不幸被击中头部,失去了性命。
而在清军这一边,他们也在丢掉了50多名汉军旗士兵的尸体后,再次撤了下去。
“奶奶的,这帮兔崽子还真不好对付。”顾铁锅吐槽了一句后,又对全排的士兵说道:“所有人都注意了啊,别随意冒头。都蹲好了,别让人家的炮炸着。敌人的下一波炮击马上就来了。”
招讨军战士又再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齐尔哈朗派上来了第三波汉军旗,这一次他们不止携带了常见的小红夷炮,还带上了来了20门类似臼炮的虎蹲炮。
这种虎蹲炮是一种典型的抛射武器,非常适合在山区地势狭小的地方作战,其高抛的弹道可以直接从上而下直接砸进战壕里。
20门虎蹲炮发射的炮弹,第一次让招讨军因敌军炮火而产生了伤亡。也正因为虎蹲炮的压制,招讨军的战士不得不躲到坑道里。
因为继续留在堑壕里很有可能就像镇江堡的参领一样被砸成肉泥。
也正是有了虎蹲炮的压制,汉军旗的士兵们得以前进至招讨军阵前三十米的地方。
正当这些汉军旗士兵觉得这么近的距离可以一鼓作气冲进招讨军堑壕的时候。突然堑壕里飞出了上百枚木柄手雷,直接把这些汉军旗士兵炸的死的死伤的伤,又再一次退了回去。
在望远镜中目睹了这一切的齐尔哈朗大惊,这是什么东西,居然能一炸一大片。他还从未听说过招讨军还有这种秘密武器。
“承谟,你读书多,见多识广。给俺讲讲刚才山上的明军那一炸一大片的武器是什么?”齐尔哈朗向跟在自己身边当参谋的范成文的次子范承谟询问道。
“摄政王,俺,俺也不知道啊。”范承谟一脸无奈的答道。
连被称为汉军第一神童的范承谟都不知道,那只能是郑成功新造出来的玩意。不过这也不奇怪,在没遇到郑成功的部队之前,谁也没想到枪、炮能打那么远。